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易安香学--李清照的人生和她的中国香/文汇麦杰珂新锐作家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展示当下文学界活跃在一线的年轻作家的创作风貌和成果,鼓励他们的文学表达,文汇出版社与上海麦杰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袂推出“文汇·麦杰珂新锐作家系列”。

这本《易安香学--李清照的人生和她的中国香》(作者周荣桥)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易安香学--李清照的人生和她的中国香》内容介绍:一个与香有关的传奇故事,一曲不朽爱情的词人悲歌。

扬之水、盂晖们谈过香;

康震、陈祖美们谈过李清照;

但从来没有人,从一个伟大的女词人用香的一生去解读这种中国古老的文明,用香的角度去感知这个无与伦比的女人。

若你体悟了香,再去感怀她的一生,我相信,一切都改观了。

《易安香学--李清照的人生和她的中国香》的作者是周荣桥。

目录

序 像冰片一样清香的女子

第一章 瑞脑香里,有易安的魂魄

附录:香事香人崔莺莺在花园里焚香了

小贴士

第二章 熏尽沉香人犹在

附录:香事香人《红楼梦》里你喜欢谁的香?

小贴士

第三章 篆香空,魂亦逝

附录:香事香人夜读的袁枚被美人夺灯去

小贴士

第四章 被冷香消魂梦同

附录一:香事香人义山先生的香灰冷清了

附录二:江南李王帐中香香方四则

小贴士

第五章 当年香车宝马,今时帘下徘徊

附录:香事香人斜倚熏笼的女子好美丽

小贴士

第六章 清照香,如寒梅

附录一:香事香人曹孟德分香卖履了

梅妻鹤子林和靖

附录二:古典梅花香方四则

小贴士

第七章 易安节气,常若桂香

附录一:香事香人东坡先生一生爱用香

附录二:闻思香香方两则

小贴士

第八章 海棠开败,易安香消

附录一:香事香人屠隆的香笺太优雅

附录二:海棠香方一则

小贴士

附录清照年谱

后记倘若没有李清照,中华香学将如何演变?

试读章节

若你没有看过瑞脑香,没有品过冰片(瑞脑的别称),你不会明白,一个女子为何会选择这样的香料来品味,而又那么用心地在诸多词作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及。

瑞脑香和易安,似乎有一种魂灵上的关联,而清照最喜欢的也正是瑞脑香。

1084年,李清照出生在宋代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这一年,司马光耗时十九年完成了史书《资治通鉴》的撰写,而宋帝决定让孟子从嗣于孔庙,居于孔子侧,配享了最高的地位,属鼠的李清照就在这样一个平静的年份里出生了。

出身世家的李清照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一个女子地位并不低,世家女子往往可以接受教育的时代里,清照打小即有才名。“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瞻,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女子,当推文采第一。”同时代的王灼说。

才力华瞻的清照在我看来,仿佛自小就被一种像冰片一样的忧伤萦绕,且淡淡而不可去。

在她15岁的时候,她写下了第一首和瑞脑香相关的词——《浣溪沙》,词这样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或许是少女不知愁滋味,刚刚及笄的清照在一个傍晚,独自酌饮。是微醺的缘故吧,还调皮的清照总是急急地吃酒,连那杯中的酒色因杯满而变成琥珀的深色都让她觉得忧伤。因为喝酒太快了,她还没有深深醉去,心境却已经开始消融。在窗外,和着晚风传来了钟声,那钟声也萧疏寂寞。

——在半夜醒来的时候,我饮酒时燃起的那清冽的瑞脑香料已经燃尽,只剩下香灰了,那个恼人的梦也如同香料一样焚断了。因为睡去的时候没有卸妆,小小的簪子啊,簪不住我的盘发,在镜子里,我看到那个忧伤而慵懒的自己。我起身,一个人对着红烛,看着烛花闪烁,怔怔出神,不知道该不该去拨弄烛花。

这个时候,清照是不是忧伤地想起了古诗里的那些典故?在这样的一个晚上,半夜里郎情妾意,共同起身拨弄灯花呢?

我们无从猜想了,但词不会骗人,清冽而伤感的瑞脑香也不会骗人。这个时期的李清照,是个怀春的少女,她敏感、忧伤,像一汪秋水一样,期待有花红飘落。她感伤于这个世界上的万物,而周遭,没有人能够体会。

同一时期,清照的那首无限凄婉的《如梦令》也完成了,虽然没有用香,但那种少女的伤感,跃然纸上。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昨天晚上我听到窗外的风那么急骤,把萧疏的雨也吹散了,我昏昏沉沉地睡过去,但即使浓睡,我依旧有醉酒的感受。

我支起身子来,呼唤我的丫头,我问她,外面的海棠花开得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开得依旧。我的朋友啊,你不知道,你不知道,这个时候,这样的日子,海棠花应该飘落了很多,而恼人的绿色则更醒目了。 “绿肥红瘦”四字,在我读来,真是动人魂魄,难道不是在说,孤独忧伤无法排遣的清照自己吗?

日子在一天一天过去,年华在一天一天变老,周遭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我凄苦的内心,我依旧独身一人,我的他在哪里呢?

清照18岁嫁赵明诚,而在那个时代里,18岁出嫁,显然已经是一个“大龄剩女”。当十六七岁的李清照清晨醒来时,依旧醉酒头疼,她以海棠自比的伤感,既含蓄,也直击心脉。

后期的易安用瑞脑香,没有了少女的无奈莫名,却总和一份相思如影随形。

必须再读一次《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一个薄雾弥漫,浓云压在天际的白天,忧愁也像这日子一样漫长,不可排遣。在那个我心爱的狻猊的香炉里,我点起了香味忧伤的龙脑,这个时候也已经燃尽了,只余下了灰烬,但为何我忧伤的思念啊,却没有随着香云的散去而消失呢?

又到重阳节了,洁白的玉枕,轻薄的纱帐中,只有我一人,秋天的凉意啊,还没有到半夜,就已经把我们的房间浸透。

明诚啊,你不在身边的日子里,只余下我一个人在东边的藩篱下,默默地饮酒到黄昏以后,菊花已经开了,在我饮酒的时候,它们溢满了这个思念你的人的双袖。P1-4

序言

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展示当下文学界活跃在一线的年轻作家的创作风貌和成果,鼓励他们的文学表达,文汇出版社与上海麦杰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袂推出“文汇·麦杰珂新锐作家系列”。

本系列共十种,为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时代的小说作品,题材多样、内涵丰富、情感饱满、风格各异,其中七种为长篇小说:哲贵的《迷路》、余西的《另一个世界的花朵》、甫跃辉的《刻舟记》、杨则纬的《我只有北方和你》、周荣桥的《易安香学——李清照的人生和她的中国香》、王兴菜的《一路向东》、杨青的《约翰·列侬坐在我的窗口》;三种为中短篇小说集:走走的《天黑前》、任晓雯的《阳台上》、张怡微的《旧时迷宫》。

文汇出版社

上海麦杰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013年1月

后记

我时常在想,若没有李清照和同时代的那些词人,中国的香学会如何演变?

在中国历史上,不同的朝代对香文化的影响各不相同。比如汉代,汉武帝等多个帝王希望长生不老,于是炼丹炼药,当时药即为药香,刘彻在博山炉里点燃香料恍惚间是否有飞升而去的感觉呢?我们不得知。但汉代以海上仙山的幻想而制作的博山炉留了下来,汉代香学也因为刘彻这些人而得到了发展。

再比如唐代,这个时期,佛教文化的昌盛是香文化发展的基础,法门寺出土的精美熏球就是一证。作为皇家寺庙,法门寺用香是极致的,一个熏球可以做到那般华美,在我看来,现代的工艺都未必能够达到。唐代宫廷用香的另外一个例子是杨贵妃,据传说杨贵妃佩戴的香囊在她死后许久还没有腐烂且芬香如故。

我更想说的却是清照所处的宋代,宋代将用香从宫廷、宗教推向了民间,而这些推动者就是苏东坡、黄庭坚、柳永、李清照们。在一个资讯并不发达的年代里,诗词显然是最精炼且可以传播的媒介。宋代是一个“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时代,而正是清照们大量的词作中用香、谈香,让世家用香、上层社会用香,开始变成民间用香,普通的殷实家庭用香。当人人会诵读“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的时候,瑞脑香就成为了众多大家闺秀思考品味的一款香料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李清照这些大词人的推动,中国香学或许只是一个小圈子的享受,而有了他们的推动,中国香学才走出宗庙,来到了民间。

香学在宋代达到了顶峰,这之后的数个朝代除了香料有所增加外,在香学上不再有大的拓展,不过也有两个事件值得记录。

一个是明代的宣德炉。宣德皇帝爱炉,他动用国家机器的力量烧制的五千多个香炉器皿,到现在依旧是无法绕过去的一个奇迹。当我在江苏苏州看到六百多种宣德炉器形的时候,那种震撼无以言表,可以说,香炉文化是中国香文化中的一个高点。还有一个事件就是明代周嘉胄《香乘》的出版,这个不世出的怪才据说本来还要写一本关于《睡》的书,在自序里他说,“余好睡嗜香,性习成癖,有生之年,乐在兹,每谓霜里佩黄金者,不贵于枕上黑甜,马首拥红尘者,不乐于炉中碧篆。”没有他对中国香学的高度汇编,我们现在就失去了研究一脉文化的根基。

清代之后,特别是大陆的百多年来,香学散落,故老远遁,那一缕“香火”,竟然缥缈失却了,连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大家王世襄都说华美的竹镂香筒不再是可用之物——原本老先生还要写作一本《香作》,也因为“文革”的开始没有完成。犹可幸运的是,我们的台湾,还保留着一些用香的传统,而日本将香学发展成为了香道……

我想,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香学是有恢复和传播的必要的。这也是我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想要做的一个小小的努力。

这本书的写作是次机缘巧合。在我的工作室,经常会有不同的朋友来往,真有些刘禹锡先生“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感觉,他们的渊博和见识,常常让我自愧弗如。一次,一个陌生人来拜访,听我谈了我对中国香学的看法,他突然说,你为何不通过香学来解读国学呢?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开始大量阅读李清照、李煜、纳兰性德、唐诗等等,之后就有了《易安香学》以及其他两本关于中国香文化的作品的构思。他叫柴泽彬,现在我也不知道他具体是干什么的。谢谢他。

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的香课正在进行中,感谢这些学生兼朋友让我可以边教课边收集更多的关于香的素材,他们是谢欣、Isabella、励蒂、郑世龙、Sandra、陈品嫉、江欣、徐姝彦、Emily、乔晓娜、谢春辰等。感谢我的助手高菲,她的细致和认真,让我可以从俗务中脱身,致力于香学研究。  感谢钱晟磊、童秀招、潘海荣、高小燕、叶选锋、郑碧秀等同学,钱同学在我还没有开始写作《易安香学》的时候就提前预订这本书了。感谢徐玉贞、姚弃疾、葛永、邵杰、刘颖、钱丽娜等老同事,他们和我一起创造了中国最好的读书俱乐部,而书香从来就不分家,我也由书进入了香的世界。感谢田力兄、毕磊兄,他们是我工作室的常客,和他们聊天多有助益。感谢乔木森老师,是他把我带入了香的世界。感谢郑春晖老师,作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沉香艺术创作大师,他对于沉香之美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感谢钟莉,她对于本书的阅读和无条件的支持让我深为感动,她的催稿也是种美好的动力。

感谢张顺、应琴夫妇,陈治碧、游兴霞夫妇,李卓华、王新凤夫妇,周靖波、周丽霞夫妇,李妙、谢尔顿夫妇。不管我富有还是贫穷,快乐还是悲伤,十多年来,他们始终无条件地支持我。感谢吴晓波老师、邵冰冰大姐,恩师之情,永生难忘。感谢张蕾,在她的建议下,我开始讲授香课,也开始考虑写作关于香的系列书,这是其中一本。感谢余秋雨老师、金克林老师,他们的些微言语都让我深为感动。

感谢那些研究过清照的学者们,没有他们的成果,我想我的写作会更为艰难,但我也想说,如果在这本作品中有所疏漏,那一定是我的错,我从未想寻根刨底,做考究癖,我只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撰写一个与香有关的清照,她的与众不同,又清冽无匹。

感谢石韫,作为本书的编辑,她的细致和专业精神让我汗颜,同时,她又是一个有趣的星座研究者,一个有理想的写作者,和她合作此书,是我的荣幸。

最要感谢的当然是我的父母,我每一本书的写作源头都是他们,没有父母,我们就一无所有。

最后我想说,香学的世界真的很迷人,在上苍把我的一扇窗关闭的时候,又为我打开了这一扇门。

周荣桥

2012年夏于天地沉香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易安香学--李清照的人生和她的中国香/文汇麦杰珂新锐作家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荣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607440
开本 32开
页数 1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
出版时间 2013-02-01
首版时间 2013-02-01
印刷时间 2013-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5.3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6: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