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是种子,企业是沃土,稚嫩的种子只有投身于沃土才能生机勃勃;种子离开了大地,永远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同样的,员工离开了企业,也将无法实现个人的成长。
归根结底,是企业成就了我们,而不是我们成就了企业。如果企业不为我们提供展示自身才能的广阔平台,如果没有企业长期以来为我们提供坚强的后盾,如果没有企业为我们创造种种机会,我们很可能一事无成。
聪明的员工会在公司伟大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自身也会随着公司的发展而不断增值。如果你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的的确确做得够好,那么在推动公司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必将获得成功。43岁当上全球快餐巨头麦当劳CEO的查理·贝尔,就是很好的佐证。
查理·贝尔的职业生涯始于15岁。1976年,年仅15岁的贝尔想打工赚点零用钱,无奈之中走进了一家麦当劳。他被录用了,工作是打扫厕所。虽然扫厕所的活儿又脏又累,但贝尔却对这份工作十分珍惜,并一直对公司在他最落魄的时候收留他而感恩不已,因此,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十分认真。
贝尔非常勤劳,常常扫完厕所,就擦地板;擦完地板,又去帮着翻正在烘烤的汉堡包。不管什么事他都认真负责地去做,他的表现令麦当劳打入澳大利亚餐饮市场的奠基人彼得·里奇心中暗暗欢喜。没多久,里奇说服贝尔签了员工培训协议。培训结束后,里奇又把贝尔放在店内各个岗位上进行锻炼。虽然只是做钟点工,但悟性出众的贝尔不负里奇的一片苦心,经过几年锻炼,贝尔全面掌握了麦当劳的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19岁那年,贝尔被提升为澳大利亚麦当劳最年轻的店面经理。1980
年,他被派驻欧洲,使那里的业绩扶摇直上。此后,他先后担任麦当劳澳大利亚公司总经理,亚太、中东和非洲地区总裁,欧洲地区总裁及麦当劳芝加哥总部负责人,并最终成为管理全球麦当劳事务的执行总经理。
公司是员工的发展平台,正是因为有了麦当劳公司这个平台,贝尔从一个厕所清洁工起步,一路奋斗,最终坐到了执行总经理的位置。成功后的贝尔对公司充满着感激之情,在坎塔卢波去世后,他临危受命,接掌麦当劳大局,即使在他身患癌症后仍继续坚持为公司工作。
正如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人才离不开培养的沃土。好的工作单位会为勤劳肯干的员工提供发展的沃土。用“金牌工人”许振超的话来说,是青岛港给了他成长的机会,把他培养成才。P5-6
当前不少企业员工“不定性”地频繁跳槽,似乎已经由最初的令人咋舌转为司空见惯的事情。然而,频繁地跳槽真的能使你的职业生涯峰回路转吗?可以说,员工跳槽都是为了寻找条件、待遇更好,或者更适合自己的工作。然而缺乏理性的择业却有可能影响人一生的职业发展。
事实上,绝大多数工作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关键是看你对待它的态度。只要肯对工作负责,全心投入和付出,与团队和公司齐头并进、同心并肩,那么我们不仅可以获得薪水和职务的提升,还能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这才是最值得欣喜的财富,这对于我们在职场塑造自己的职业品牌是至关重要的。
在我多年从事企业红色管理培训期间,有1000多家企业、近10万人接受过我的辅导。在与大量的企业家与学员的接触中,常常会有企业家问我这样的问题:如何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我的答案是:拥有“共成长”企业文化的企业无疑是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当员工将自身成长与企业发展牢牢地绑定在一起时,无论面对多么残酷的市场,多么难以解决的问题,员工最终都会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工作,恪尽职守,调动潜能,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同时,员工也在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得到了历练,使自己作为一个职业人得到不断的成长,并与企业一同走向成功。
“与企业共成长”是一个崭新而又古老的话题,是员工应该持之以恒追求的信念。“成长”是一种经历,更是一种理念。如果一个员工没有树立“成长”的意识,那他就不可能体会到工作的快乐,只可能在岗位上被动地工作,毫无幸福可言。只有当员工树立了“与企业共成长”的意识,他才能够体验到工作的乐趣。
企业和员工是一个共同体,企业的发展依靠员工的努力来实现,而员工的个人成长也离不开企业平台的支持。所以,我们应该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充满热情地投入到企业发展壮大的伟大历程中去。
孙军正
中国红色管理创始人
中国红色管理研究院院长
中国红色管理学会会长
乔明翰编著的《与企业共成长》内容介绍:企业和员工是一个共同体,企业的发展依靠员工的努力来实现,而一个员工的个人成长也离不开企业的平台支持。所以,我们应该自觉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地去工作,恪尽职守,调动潜能。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同时也使自己作为一个职业人得到不断的成长,与企业一同走向成功。一起来翻阅《与企业共成长》吧!
乔明翰编著的《与企业共成长》内容介绍:当前不少企业员工“不定性”地频繁跳槽,似乎已经由最初的令人咋舌转为司空见惯的事情。然而,频繁地跳槽真的能使你的职业生涯峰回路转吗?可以说,员工跳槽都是为了寻找条件、待遇更好,或者更适合自己的工作。然而缺乏理性的择业却有可能影响人一生的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