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迷彩人生/百种图书下基层文库
内容
试读章节

一、曾经带着绿色梦想走入军营

这是20世纪最后的一个冬末初春.谁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这个冬天竟然是被一个早春所代替,是一个少见暖意融融的早春。这一切也给古城增添了几分温情的感觉,它也给老人和孩子们带来了一个活动空间。古城市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国内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它的文化根基也是源远流长。

刘奕茗47岁,是古城市某机关的一个副处长.更确切地说是一个没有太多事儿的没有专业知识或技术之长的中层干部.很容易被人们与那些无所事事的人们混为一谈。刘奕茗中等的身材,人还很精神,气质也很干练,走起路来总是腰杆挺直,迈着很标准的军人步伐,疾风一样的速度。平日里,他总是一副严肃认真的面孑L,倒是与周围的同事们相处得和睦,一起工作过的同事们也非常尊重这位老领导老同志,偶尔也能吸引着来自不同年龄女性的另类目光.这是一种令人感觉很特别的目光,或者说是一种不解的无法说明白的关注。

刘奕茗除了严肃的面孔外,最大的特点是真诚和直率。说真诚。是他做人不做鬼,对人以诚相待,不分上级下级;工作认真表里如一,不玩虚的不做表面文章。说直率,是他为人做事不会拐弯抹角,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喜怒哀乐表现明显。这两者是他最大的优点,或许也是他最大的弱项。与他一起共事过的人们,都评价他是一个对工作对家庭都有责任感的男人.是一个见过点世面的经历过点场面的魅力者之一,也是一个很受人们关注与思考的职业者,说不清他应该得到一个什么样定位才合适。

多年如一日,刘奕茗总是第一个走进办公室的人,也是最后走出办公室的人。工作特性上的需要是一方面,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特质是主要的。有人说,他是因为家近,步行几分钟就能到单位.所以他上下班才能够多年如一日早来晚走;还有人说,这是他近20年军营生活形成的习惯,不用军号声的催促,这个当兵出身的,到点也睡不着觉了,这样的人不上班去还能干一些什么?大家应该知道这个道理,军营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是个能将血肉之躯的人锻造成一个钢铁的机器。机器是什么?是一个靠人操作的、轻易不会改变程序.不会自我修正的工具。不用多说,他将是一个远离现实生活的人.还将是一个被历史淘汰的人。或许是特殊的军旅生涯养成的习惯所致,或许是经历那战场的硝烟洗礼给他留下了太深的痕迹。

刘奕茗所处的位置,如果说处长是下指令的领导者,副处长则是第一执行指令的操作者。作为刘奕茗这样一个很有资历的人.他完全可以敷衍地代管不管地应付着,也不用顾忌什么逍遥地看报喝茶度日子,根本用不着像现在这样事必躬亲地辛苦工作。他不仅是一个有着特殊背景的老军转,而且他为了单位的发行事业累倒在工作岗位上,是两次大手术的康复者,所以现在的他,干好与干不好都是一个样子,不会有人去注意他的自身发展和工作业绩,人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些年轻骄子们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上,他们才是这个社会发展时期的希望所在。可刘奕茗始终坚持这样的一个信条.我是一个职业者,要对得起自己从事的职业,最起码要对得起自己拿的那一份薪酬。

这天早上,刘奕茗和往常一样提前来到了办公室,他还是老习惯地将大衣脱掉,拿起拖布开始擦地搞卫生,尔后他又拿起一块抹布擦办公室里桌椅。保洁员按时走了进来,她有些不好意思地上前接过了刘奕茗手中的活计,刘奕茗又很习惯地去为自已倒了一杯开水。突然间,刘奕茗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尽管刘奕茗动作非常快,可还是晚了半步未能接起来。他有些懊悔地看着电话不解地摇了摇头,看得出来,他的样子有些无奈,是因为没有接成电话而遗憾。还是什么原因谁也说不清楚。刘奕茗默默地一笑,又继续完成上班前的一些琐碎事务。

刘奕茗在班上还是和以往一样,习惯地接待着处理着来来往往办事的人们,不厌其烦地做着一些什么。快到中午下班的时候,他的妻子杜晓柯突然赶过来。杜晓柯,现年43岁,是古城机械工程大学机械制造学院的副教授,她尽管人到中年但风度和气质依然犹存.是一个很有学识和见解的知识分子。在他人眼里,杜晓柯不仅是一个靓丽而娴淑的好妻子,更是一个善解人意的知识女性,大家对杜晓柯与刘奕茗总体评价,是一对相濡以沫的好夫妻,或多或少让人有一种既羡慕又嫉妒的感觉。1-3

后记

岁月如斯,白驹过隙,不知不觉中时光足迹已在我的生命长河中划过了近60个春秋,在告别军营的24年里,每当战友重逢,或是翻看老照片,或与亲朋好友聊天,甚至陌生人无意中的一句“您一定当过兵吧”,都会勾起我对军旅生活的眷恋和自豪:战友情支撑我度过了最难忘最美好最激情的岁月,以至几十年后都念念不忘。我的军旅生活只有短短的18年,细算起来也就6500余天。然而,看似平淡无奇、枯燥乏味的军营生活,却是我成长的教科书,把我从懵懂无知的普通青年历练成为一名成熟的军营男子汉,让我学会了男人一生中最有用的气质和品格。岁月是一条无声无息的河,有些事情经历过才会明白,拥有了,失去了,反反复复才逐渐领悟人生。我相信无论是谁,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在部队生活过、磨练过,都会在军旅成长路上刻下烙印,印着永不退色的橄榄绿。

当迷彩记忆之门再次被开启的时候,那一身绿色军装仍在脑海中清晰可见。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只是共和国成千上万军人中的一名普通老兵。纵然平凡,命运也不曾亏待我。赶上了几次机遇和好运,成为我18年“炮兵”生涯中的小高潮。直到现在,我仍然怀着感激和感动的心情,追忆和感谢那些曾经培养、帮助、启发、鼓励过我的人。当兵时,被万里挑一地从基层选调到机关里,并有幸在两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身边工作4年多,骆老将军引领我跨进党组织的大门,熊老将军帮我选择了新的人生路径;“半路出家”的排长,摔打两年后碰上机遇。被选送去刚恢复的炮兵学府深造;任连长期间,带领七连全体官兵有幸接受军委首长亲自点将的战备拉验演练,聆听亲临现场观摩首长对全连作20分钟的指示和鼓励,以至还得到首长在国防大学讲话中提名道姓的表扬;任副营长期间,跨越了和平年代时空,肩负特殊使命亲历战场卫国惩寇,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5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荣立两次战功;战场凯旋归来之后,在鲜花与掌声中、在被提升之时,我毅然选择的合适方向,师团首长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我从未发表过文章,也未敢想过写书之事,正如女作家迟子建在《树下》一书的自序中说:“……就像一个只垒过猪圈和鸡舍的农人突然想造一座大房子一样……”事实上,我自己仅仅是想垒还没垒过猪圈和鸡舍的人而已,离造大房子差得老远老远!一个舞枪弄炮粗手大脚的老兵,在年近花甲之时为《迷彩人生》咬文嚼字,实属不易,实现起来更不一帆风顺。翻箱倒柜找出战地日记和往来书信,尘封的往事幕幕再现、百感交集;回忆、整理,再回忆、再整理;有时兴奋得叫好,有时气愤得吃不下饭;有时动情之处不免要落泪;有时思路像洪水泛滥一样不可收拾;又有时言寡词穷文不达意;停留过,也彷徨过,虽然记忆越来越模糊,但情感却越来越醇厚,经过时光过滤剩下的都是美好。经过岁月冲刷沉积的都是精华。

《迷彩人生》写作构思与开始,源自与老战友会丹、河山、卢平等一次聚会中偶然谈起的一个话题,战友聚会免不了总要回味一番迷彩人生中的往事,他们说我有过特殊的经历,应该还有点写头,并催促我立即动笔写,于是我借着酒劲说了“大话”。是战友们唤起我尚在的激情,追述那个时代迷彩人生中的靓点。

写作过程中,七连的战友们给了我写作的动力和素材。2007年八一建军节,应牡丹江地区七连战友庆“八一”筹委会之邀,放下手头一切事务,乘火车欣然前往。海林最豪华的银行宾馆大会议室,热烈感人场面此起彼伏,战友相见热泪满面,握手拥抱心情激动,一片真情发自内心。“全体起立!共唱七连当年最喜爱的歌!”主持人黄占鳌还像当年连队值班员一样,边下达口令边大嗓门起了个头,又撸胳膊挽袖子地用两手大圈地划拉起来,“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50来岁的大老爷们还真的不减当年,一放开嗓子就嗷嗷叫,把宾馆震得翁翁作响。我看着七连当年的兵、唱着七连当年最喜爱的歌,仿佛时空又倒退了25年回到在军营的日夜里。两年后的又一个建军节,我再次应邀参加牡丹江地区七连战友参军30年庆祝活动,重逢在举世闻名景色秀丽的镜泊湖风景区桃园度假村,又是一次七连战友大聚会。酒过三巡,激情再次燃烧,在情绪亢奋之时,竞别具一格地重新过了一把连队瘾。史洪义一声“全体集合!”,让小半个连的兵们立即奔向室外,“按照指挥排、一排、二排、后勤顺序,立正,向右看齐!报数!”左臂系上粉色毛巾的“连队值班员,,继续下达着命令,指挥全连整队。“报告连长,全连集合完毕,请指示!,,这位值班员虽然体态略有臃肿,但仍然动作协调、口令洪亮,完成连队值班员的整套动作;“全连”战士按照口令娴熟操练,这一切,都验证了他们军人气质还在,军骨、军魂尚存。当年的连长,接受报告,跑到列队前:“同志们好!在八一建军节之际,为你们参军30年庆祝活动表示祝贺!我为曾经是军人、曾经是七连战友而骄傲!同时我要告诉大家:两年前向你们承诺的事,已即将定稿!……”

初稿完成后,客观的讲,如果没有岩烈老师的鼓励和无私的帮助,我现在可能仍然在迷惘或无助的恐慌中。是她让我有了继续写作的勇气,也是她让我有了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活法,不一样的梦想。如果没有她,也就没有这本书的诞生。

或许《迷彩人生》能唤起曾经走过军旅历程的老战友们的共鸣,一起用尚在的激情,追忆那个历史年代里的青春往事,这就是我的初衷。

目录

前言

一、曾经带着绿色梦想走入军营

二、职业军人也需要有一个家

三、带着亲人们的挂念开赴战场

四、军人的使命是捍卫国家利益

五、凯旋归来之际的回头一眺

尾声大结局

后记

序言

一个偶尔的原因,让刘奕茗这个老兵很不情愿地走回了十几年前的峥嵘岁月,也让他很无奈地回头一望。刘奕茗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曾经的迷彩人生经历,很冷静地再一次考问着自己:曾经都遇到了些什么?究竟做了些什么?得到的仅仅是一个荣誉吗?答案很明确,遇到的应该是一个有幸的参与和从军18年的磨砺;做的是一个职业军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一个国家卫士履行的神圣使命;得到的是军营所给予的巨大精神财富,一个历经险境而生存下来的幸运者。

刘奕茗面对自己迷彩人生经历,曾经最真切地义无反顾地下过这样的结论:军人就是一个国家领土疆域的屏障,军人的忠诚是御敌最好的盾牌。特别是面对他们在那些生死交叉考验的岁月,作为一个曾经带兵走进疆界阵地冲杀敌寇的指挥员,刘奕茗不止一次地这样说,是这些还带有一脸稚气的士兵,用自己的忠诚和勇气、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他们是我一生的好兄弟,更是我一生都在放飞的翅膀。刘奕茗虽然也多少还有过困惑,知道该怎么去回答忠诚和职责下的英勇牺牲,不知道该怎么去解释或回答偶尔发生的不该有的伤痛。

尽管十几年间的光阴过去了,曾经风华正茂的青年现在已经步入中年,也不再是绿色方阵里的一员了,而是面对平淡人生的平头百姓,他们也要和所有人一样,都要思考着很多的问题,事业前途上的舍取,现时工作中的为人处事,人际关系交往,以及偶尔政策待遇方面带来的冲击;还有他们离不开的家庭生活,夫妻关系,培养孩子,柴米油盐,身体病痛等来自多方面家长里短的小事儿。

无论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刘奕茗的心里始终放不下的是绿色军营里发生的一切,有他军人生涯中所经受的人生洗礼,也有他和士兵兄弟战场冲杀生死交织的经历:更有他人生旅途上积攒下的享用一生的无价精神财富,统称谓一个职业军人的迷彩人生。

内容推荐

《迷彩人生》是百种图书下基层文库之一,由刘春霖编著。

《迷彩人生》讲述了:

一个偶尔的原因,让刘奕茗这个老兵很不情愿地走回了十几年前的峥嵘岁月,也让他很无奈地回头一望。刘奕茗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曾经的迷彩人生经历,很冷静地再一次考问着自己:曾经都遇到了些什么?究竟做了些什么?得到的仅仅是一个荣誉吗?答案很明确,遇到的应该是一个有幸的参与和从军18年的磨砺;做的是一个职业军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一个国家卫士履行的神圣使命;得到的是军营所给予的巨大精神财富,一个历经险境而生存下来的幸运者。

刘奕茗面对自己迷彩人生经历,曾经最真切地义无反顾地下过这样的结论:军人就是一个国家领土疆域的屏障,军人的忠诚是御敌最好的盾牌。特别是面对他们在那些生死交叉考验的岁月,作为一个曾经带兵走进疆界阵地冲杀敌寇的指挥员,刘奕茗不止一次地这样说,是这些还带有一脸稚气的士兵,用自己的忠诚和勇气、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他们是我一生的好兄弟,更是我一生都在放飞的翅膀。刘奕茗虽然也多少还有过困惑,知道该怎么去回答忠诚和职责下的英勇牺牲,不知道该怎么去解释或回答偶尔发生的不该有的伤痛。

编辑推荐

刘春霖,1950年生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沈阳日报社处级调研员、高级政工师。1969年2月入伍,历任3329部队特务连战士,军区炮兵司令部公务班战士、班长,81331部队八连排长、九连副连长、七连连长、二营副营长、营长。

《迷彩人生》讲述了一个偶尔的原因,让刘奕茗这个老兵很不情愿地走回了十几年前的峥嵘岁月,也让他很无奈地回头一望。刘奕茗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曾经的迷彩人生经历,很冷静地再一次考问着自己:曾经都遇到了些什么?究竟做了些什么?得到的仅仅是一个荣誉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迷彩人生/百种图书下基层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春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白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877494
开本 32开
页数 3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2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2
出版地 辽宁
210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4: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