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繁华散尽(四大家族的后人们)
内容
编辑推荐

“四大家族”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是那样的显赫一时,它们的势力渗透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政界,那更是权倾一时,一手遮天。不仅影响到国民党的命运,而且还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命运。李军编著的《繁华散尽(四大家族的后人们)》介绍了四大家族的后人们,他们的后人散落世界各地并落地生根,以自己的方式延续着家族的谱系。对于前辈们曾经令世人注目的往昔岁月,他们能够以平常心淡然处之,实在难能可贵。尽管很少有人愿意重走前辈们从政的道路,但从其身上仍可隐约窥见到他们祖传的风流和财富。

内容推荐

冯友兰先生讲,历史是一条凝固的河流。国外学者指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人们总是出于自己现实的生活情景去考察历史事件和人物,总是尝试尽可能地接近它们,但得到的却往往是镜中花、水中月。虽然细节可以刻画,但其人其事却总难免于众说纷纭。时间越久越是如此,如影逐形,这大概就是人们心口相传的历史。在“四大家族”渐次淡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时候,李军编著的《繁华散尽(四大家族的后人们)》考察了这一部分的历史碎片,再一次搜寻了这些世家人物的影踪,为广大读者献上这部关于他们后事与后人的小书,希望能够与大家一起徜徉于历史的长河,撷取几朵浪花、收获些许感悟。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蒋氏家族

 第一节 蒋家第二代

一、从“断绝关系”到“父业子承”:蒋介石的嫡长子蒋经国

二、身世扑朔迷离的蒋介石次子:蒋纬国

 第二节 蒋家第三代

一、蒋经国长子:蒋孝文

二、蒋经国长女:蒋孝章 

三、蒋经国次子:蒋孝武

四、蒋经国幺子:蒋孝勇

五、蒋经国的非婚生子:蒋孝严与蒋孝慈

六、蒋纬国之子:蒋孝刚

 第三节 蒋家第四代

一、蒋孝文之女:蒋友梅

二、蒋孝章 之子:俞祖声

三、蒋孝武之女、之子:蒋友兰、蒋友松

四、蒋孝勇之子:蒋友柏、蒋友常、蒋友青

五、蒋孝严之女、之子:蒋惠兰、蒋惠芸、蒋万安

六、蒋孝慈之子:蒋劲松

七、蒋孝慈之女:蒋友菊

第二章 宋氏家族

 第一节 宋氏才俊的归宿

一、爱钱的宋霭龄:宋氏家族的幕后操控者

二、爱权的宋美龄:家族与党国百年沧桑的最后见证者

三、爱国的宋庆龄:深沉情怀至死不渝

四、宋子文、宋子安、宋子良的后半生

 第二节 宋家第二代

一、宋霭龄的儿女

二、宋庆龄没有生育子女

三、宋美龄也没有生育子女

四、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的后人

 第三节 宋家第三代

一、宋子文的孙辈

二、宋子安的孙辈

第三章 孔氏家族

 第一节 孔氏家族的开创者:孔祥熙

 第二节 孔氏家族的第二代

一、孔祥熙的长女孔令仪

二、孔祥熙的长子:锋芒毕露的孔令侃

三、孔祥熙的二女儿:不男不女的孔令俊

四、孔祥熙的小儿子:深藏不露的孔令杰

第四章 陈氏家族

 第一节 “二陈”后事

一、陈家溯源

二、晚年陈果夫

三、晚年陈立夫

 第二节 陈家后代

一、陈果夫的后人

二、陈立夫的后人

三、陈家第三代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蒋经国生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农历三月十八曰,是蒋介石与发妻毛福梅生育的蒋家嫡传之子,也是蒋介石所生唯一的亲生骨肉。

民国初年,中国教育制度正处于从旧式塾馆过渡到新式学堂阶段。蒋经国先人私塾读四书五经,后进正规学校接受新知识。从1916年到1922年,蒋经国接受了整整6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他幼年所受教育的模式,几乎就是蒋介石当年的翻版。按照名作家江南的说法,“蒋先生的理想,受他自己生长时代的局限,是个典型的国粹主义者。认为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认为在故纸堆里,有为人治世的指南针。”蒋介石正是以自己早年走过的道路为模型来塑造蒋经国的。蒋经国曾回忆道:“父亲指示我读书,最主要的是四书,尤其是《孟子》,对于《曾文正公家书》,也甚为重视。”在蒋经国十岁那年,蒋介石写信回家要求蒋经国读《说文解字》,指示他说:“此书每日认得十字,则三年内必可读完,一生受用不尽矣。”后来蒋经国常说:“父亲对于我们兄弟的教育,是非常严格和认真的,不管在家、在外都是经常来信指示我们写字、读书和做事、做人的道理。”

1922年,蒋介石不顾毛福梅的反对,接蒋经国到上海,先人万竹小学读四年级,毕业后又考浦东中学继续接受教育。虽然蒋介石长期不能亲自在蒋经国身边施教,但他对儿子学习的督促却从未懈怠。蒋经国在上海读书期间,差不多每隔十天半个月,就可收到父亲寄来的信,从日常生活、为人处世到功课学业,事无巨细无不过问。

蒋经国在上海读书期间,正值中国社会大变革的动荡年代,新思潮、新观念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求知欲正旺、可塑性正强的蒋经国,同许多激进的爱国青年一样,蒋经国的思想境界不断发生变化,开始投身到大革命的洪流中去。

此时,国共合作正处高潮阶段,苏联和共产国际为了支援中国革命,创办了莫斯科中山大学,为国共两党培养革命干部。当时进步学生都以留学苏联为荣,蒋经国是热血青年,当然不甘人后。1925年他被蒋介石介绍到北京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所办的子弟学校——“海外补习学校”学习俄文,为赴苏留学做准备。对于蒋经国赴苏留学的要求,蒋介石虽不鼓励但也不持异议。当时蒋介石还是中外闻名的“左派”,标榜“以俄为师”,与苏联的关系正处于最密切的时期,让儿子到“世界革命的圣地”去锻炼锻炼,未尝不是好事。蒋经国到广州后,正逢黄埔军校选派一批学生赴苏留学,他便加入了这支留学队伍的行列,于1925年10月19日由广州乘苏联轮船经海参崴转西伯利亚铁路前往莫斯科。

与蒋经国一起赴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共有30C)多人,其中30名是由苏联顾问鲍罗廷推荐的国民党要员子弟。著名的有: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廖仲恺之子廖承志,叶楚伧之子叶南,邵力子之子邵子纲,于右任之女于芝秀、女婿屈武,冯玉祥之子冯国洪、之女冯弗能等。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后,蒋经国与另外21名同学编为一班,开始学习俄文、历史、哲学、经济、地理、列宁主义、军事科学等课程。学校为每一个中国学生都准备了一个俄文名字,蒋经国改称尼古拉。

P2-3

序言

“四大家族”,指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四大家族”这个说法最早是由中共领导人瞿秋白提出的,后来陈伯达在国共内战中写的《中国“四大家族”》一文中指称“四大家族”借抗战为名聚敛民财,获得了多达200亿美元的财富。

中国现代史上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姊妹孔家财。”“四大家族”的领军人物毫无疑问是蒋介石,正是因为有了蒋介石的才能和野心,才有了煊赫无比的“四大家族”。但仅凭蒋介石一人的才智与能力还不足以掌控全中国的政治经济命脉,他之所以能够在近代中国政坛上叱咤风云,翻云覆雨,还离不开与他具有姻亲关系的左膀右臂。

1927年12月1日,一场辉煌盛大的婚礼在上海大华饭店里举行,新郎蒋介石40岁,新娘宋美龄30岁。大华饭店里嘉宾满堂,主婚人是北京大学前校长、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蔡元培,前来参加婚礼的国民党政要有:汪精卫、吴稚晖、褚民谊、戴季陶、叶楚伧、邵力子等。英、美、日、法及其他一些国家的领事、记者等也出席了婚礼。当时上海新闻报道称:“这次婚姻使得南京军队过去最强有力的领导人和新娘的哥哥宋子文博士的家庭以及国民党创始人、已故孙中山博士的家庭联结成一体。”时人评论这是一场政治婚姻,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因这场婚姻而被联系在一起的蒋、宋、孔三大家族权倾一时。在蒋介石党国一家的打造之下,具有姻亲关系的蒋、宋、孔家族,在中国社会中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格局。陈果夫与陈立夫虽与蒋宋孔家族没有姻亲关系,但却长期掌管国民党党务,为蒋介石鞍前马后竭尽所能提高国民党在全国的控制能力,深得蒋介石的信任与重用。二陈也因此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形成了“四大家族”中的另一重要系统。

“四大家族”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是那样的显赫一时,它们的势力渗透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政界,那更是权倾一时,一手遮天。不仅影响到国民党的命运,而且还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命运。

然而,在1949年“金陵王气黯然收”之后,“四大家族”的命运突然逆转。他们的开创者们在后世的谈论中走入了历史,渐行渐远。时至今日,“四大家族”已然枯落成历史名词,早已没有了当年的似锦繁华。蒋介石父子败退到台湾后苦苦支撑等待时机反攻大陆,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他们有生之年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大陆看一眼。蒋家后代背负着家族的厚望,奋力开拓自己的人生道路,不过却没人愿意再踏上从政这条凶险之路。他们或者经商,或者治学,在世界各地谱写不悔的篇章。陈立夫一度在新泽西州开设养鸡场,远离政治的他向世人展示了自己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他的后人也无心从政。善于聚敛钱财的孔宋家族起初虽挟巨资落户纽约,最后却落得花果飘零。随着孔令仪的去世,又一片历史的落叶悄然坠地;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孔宋家族皆以纽约市郊风可利夫(Femcliff)高级室内墓园为安息之地,或许他们可在另一个世界里回眸往昔“炙手可热势绝伦”的岁月。他们的后人散落世界各地并落地生根,以自己的方式延续着家族的谱系。对于前辈们曾经令世人注目的往昔岁月,他们能够以平常心淡然处之,实在难能可贵。尽管很少有人愿意重走前辈们从政的道路,但从其身上仍可隐约窥见到他们祖传的风流和财富。

后记

冯友兰先生讲,历史是一条凝固的河流。国外学者指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人们总是出于自己现实的生活情景去考察历史事件和人物,总是尝试尽可能地接近它们,但得到的却往往是镜中花、水中月。虽然细节可以刻画,但其人其事却总难免于众说纷纭。时间越久越是如此,如影逐形,这大概就是人们心口相传的历史。在“四大家族”渐次淡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时候,我们又一次考察了这一部分的历史碎片,再一次搜寻了这些世家人物的影踪,于诚惶诚恐之中,为广大读者献上这部关于他们后事与后人的小书,希望能够与大家一起徜徉于历史的长河,撷取几朵浪花、收获些许感悟。

本书参考了大量相关文献,借鉴了很多近代史研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诚挚的谢忱!本书也是集体创作的结果,罗锋、徐颖、王春梅、储峰、李力、王超和张俊领同志分别参加了资料收集或部分章节的写作,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繁华散尽(四大家族的后人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40396
开本 16开
页数 2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4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2.906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6: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