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6岁宝宝创造力训练全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孩子创造力的培养与家长的态度、家庭教育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家长在努力启发孩子的创造力时,也不要忘了增强自己的好奇心、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因为只有“创造型”的家长,才能培养出“创造型”的孩子。

《2-6岁宝宝创造力训练全书》(作者于帆、李婧)从2~6岁孩子好奇心、想象力、观察力、破坏力、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及思维训练等七个方面引导家长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孩子,使家长了解在提高孩子创造力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并提供形象直观的案例与具体可行的训练方法……

内容推荐

聪明的孩子不一定富有创造力,富有创造力的孩子大多数都很聪明。当今很多家长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早早把孩子送进课堂接受知识灌输和特长培训,却不知道培养并保护孩子的创造力,创造力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要素,创造力是个人得以终身发展的保证。因此,重视并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已成为父母的重要使命。“什么样的家长,教出什么样的子女。”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创造力,孩子创造力的培养与家长的态度及家庭教育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家长在努力启发孩子创造力时,也不要忘了培养自己的创造力。使自己能够欣赏创造力并成为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指导者。

创造力是完全可以培养的,《2-6岁宝宝创造力训练全书》(作者于帆、李婧)从2~6岁孩子好奇心、想象力、观察力、破坏力、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及思维训练等七个方面引导家长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孩子,使家长了解在提高孩子创造力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并提供形象直观的案例与具体可行的训练方法……

一册在手,《2-6岁宝宝创造力训练全书》让您不用再为孩子的明天担忧!

目录

第一章 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

 家庭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摇篮

 通过右脑的活动来发展创造力

 家长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创意形象

 重视对女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启发孩子的创新活动

 让孩子自由地犯错

 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游戏

 游戏一:让孩子续编故事

 游戏二:创意对话

 游戏三:我是大明星

 游戏四:画小鸡与小鸭子

 游戏五:画伞面

第二章 好奇心激发创造力

 小好奇成就大创造

 不要敷衍孩子的问题

 不要轻视、嘲笑孩子的问题

 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

 赏识孩子的发现和成果

 引导孩子的兴趣

 培养孩子好奇心的游戏

 游戏一:雨点儿,你到哪里去

 游戏二:大肚子吸尘器

 游戏三:照镜子

 游戏四:辛勤小园丁

第三章 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想象力是孩子宝贵的财富

 幼儿想象力的发展阶段

 幼儿想象力的特点

 不要让知识束缚了想象力的发挥

 开放式提问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55

 丰富孩子的想象资源

 鼓励孩子编故事、讲故事

 通过艺术创造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阅读图画故事书

 激发孩子想象力的游戏

 游戏一:今天我当医生

 游戏二:猜谜语

 游戏三:神奇的飞毯之旅

 游戏四:吹一吹,猜一猜

 游戏五:拼图片游戏

 游戏六:听一听,做一做

第四章 正视孩子的破坏力

 破坏力背后的真相

 孩子的创造力从破坏开始

 涂鸦中蕴藏的创造天赋

 拆卸玩具表现出的创造潜能

 将“破坏”引向创造的方法

 方法一:增加户外活动

 方法二: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方法三:让孩子学会助人为乐

 方法四:多让孩子参加劳动

第五章 训练孩子的观察力

 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就没有创造力

 教给孩子正确观察的方法

 培养观察力的要领

 多接触新鲜事物并进行观察

 训练孩子的观察力

 游戏一:大小配对

 游戏二:找找什么不见了

 游戏三:红灯停,绿灯行

 游戏四:找圆形

 游戏五:苹果和橘子有什么不同

 游戏六:森林聚会

第六章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与创造力密切相关

 玩出创造力

 家长要善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孩子动手能力训练

 游戏一:制作简易气压计

 游戏二:小面团

 游戏三:跟妈妈学做纸花篮

 游戏四:用积木搭天安门

 游戏五:滚“保龄球”

 游戏六:黏土动物

 游戏七:制作玻璃珠简易显微镜

第七章 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

 给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

 让孩子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让孩子有一些自我主张

 孩子创新思维训练

 游戏一:找朋友

 游戏二:多变的面粉

 游戏三:趣味的豆豆

 游戏四:装扮自己的脸

 游戏五:水果色拉

第八章 孩子思维能力训练

 孩子的思维特点

 孩子的发散思维训练

 孩子的逻辑思维训练

 孩子的逆向思维训练

 孩子的形象思维训练

 孩子的抽象思维训练

 孩子的系统思维训练

 孩子思维能力训练小游戏

 游戏一:这是我的家

 游戏二:一起来找茬儿

 游戏三:我不听口令

 游戏四:小蝌蚪找妈妈

 游戏五:火车的头、尾和中间

 游戏六:奥特曼与叮当猫

试读章节

对于孩子创造力的开发,良好的家庭环境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孩子出生后,第一个接触的社会环境就是家庭,家长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都与家庭的环境、家长的教育息息相关,说家庭是孩子创造力的摇篮,一点儿也不夸张。

但如何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创造力的枝蔓蓬勃地向上伸展呢?其实这并不难,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1.为孩子营造多姿多彩的生活

孩子只有喜欢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感兴趣,才能怀着一颗好奇之心去学习、去创造。如果每天的生活让孩子觉得枯燥乏味、没有乐趣,那么孩子是没有兴趣和激情去探究、创新的。所以,家长应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

具体说来,应该多给孩子介绍新鲜的事物,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神奇的世界,让孩子每天都能有新的发现,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孩子的人生之旅才刚刚启程。家长有责任也有义务把美好的世界展现在他们面前,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创造。

2.建设民主自由的家庭环境

在家庭中,构建一种和谐温馨的民主气氛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民主,就是反对家长的强权制,不要总让孩子按家长的意愿做事。如果孩子的意愿总是被否定,那么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依赖、服从的习惯。慢慢地,孩子就只会按照家长的指示做事情。很快,孩子的创造力就会消失殆尽。

明智的家长会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去游戏、去思考、去创造。家长要尊重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们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孩子做的不一定是对的,但只要能保证安全、不过分离谱,家长就应该适当地放纵一下,让他们去享受自己的乐趣。

如果孩子的活动确实很危险,需要禁止,那么家长也应该在禁止的同时,给孩子必要的解释。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不能那样做,这样才能避免他们产生沮丧、逆反的情绪。

另外,家长和孩子一起从事活动时,要学会充当孩子的朋友.与孩子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家长应该给予及时的指导。

3.经常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到关心和支持

就像植物生长需要空气、阳光和水一样,孩子的创造活动也需要鼓励。

我们经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有了家长的肯定和支持,孩子才能感觉到被重视,才能有自信去拓展自己的创造空间。

对于孩子来说,想法能获得家长的支持与赞扬。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甚至比他们的创造本身还重要。所以,家长的态度对孩子创造力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但是,无论是夸奖还是鼓励,都要适度。赞扬不是盲目的,更不是无休止的。过多的赞扬也会让孩子过于骄傲、自满,这样会适得其反。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孩子一出生,教育就开始了。作为家长,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迫在眉睫的任务。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重要条件。”因此,家长应该积极地为孩子提供有利于他们创新素质发展的“土壤”和“气候”,让孩子在安全、自由、民主、活跃的成长环境下,养成敢说、敢问、敢想、敢做的习惯。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称为“左脑”和“右脑”。左脑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事物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解释,如语言、分析、数理等;而右脑则主司形象性的思维,如对空间的认知、类别的区分和对直观的想象等复杂关系的理解。研究显示,人的右脑的存储量是左脑的一万倍,但多于95%的人仅仅使用自己的左脑。终其一生,实际的使用也不到3%,而其余的97%都蕴藏在右脑的潜意识之中,未经开发。

很多人把右脑称为“创造脑”“高级脑”。右脑与人的创造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研究显示,像爱因斯坦、达芬奇、居里夫人等世纪奇才。无不具备超群的创造力。无不具有发达的右脑。

右脑是创造力的源动力。但遗憾的一是.家长往往只注重对孩子左脑的培养,却忽视了对他们右脑的开发。如果右脑的潜能得不到及时的开发训练,就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丧失。要培养有创造力的孩子,就要有意识地开发孩子右脑的潜能。对孩子的右脑加以训练。不仅可以开发、保留相当一部分右脑的潜能,还可以促使大脑神经发达,扩大脑容量,进而有助于左脑的发育。右脑开发宜早不宜迟。幼儿期是开发右脑的黄金时期,家长应该把握住机会,通过训练孩子的右脑,激发他们创造的潜能。训练孩子右脑的方法非常简单,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法都可以帮助孩子锻炼右脑,启发创造性。

1.让孩子多听悠扬、柔和的音乐

一个人收听到美妙的音乐后.他的大脑就会兴奋起来,并真实地感受到音乐的奇妙,这都是右脑在其中发挥作用。喜欢音乐是人的天性,家长应该利用这一点,通过音乐对孩子右脑的刺激.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关调查表明,那些受过良好的音乐启蒙教育的孩子成年以后.仍然会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同龄人相比,他们对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也具有更高的热情。

在听音乐的同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随着音乐即兴舞蹈或者是跟着音乐敲敲打打,这样做既可以增强孩子的节奏感,也可以调动孩子的创造力。对于稍微大一点儿的孩子,还可以让他们一边听音乐,一边把自己的感受画在纸上。这样做,可以促使孩子把自己的想象变得更具体、创造变得更直接。P1-4

序言

孩子天生具有创造力。美国的幼儿教育家曾对1.500名孩子进行跟踪观察。最初的调查显示,在5岁前,其中98%的孩子都具有高创造力。但这些创造力会陪伴孩子的一生吗?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

根据对这些孩子的跟踪观察发现,如果不及时对他们的创造力进行培养,5年后具有高创造力孩子的比例就会从98%下降到30%。

此次跟踪观察证明:孩子天生具有创造力。而2~6岁是孩子创造力表现最为突出的时候,也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最佳时段,即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关键期”。所以,家长一定要把握这个阶段孩子的特点,对孩子进行创造能力的训练。幼儿期的孩子好奇心强,生活上的“条条框框”限制也很少,没有过多的思想束缚,敢想、敢做;也正是因为好奇心促使他们对周围新鲜的事物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所以孩子们爱提问、喜欢追究。孩子那些听起来好笑的言行、看起来顽皮的举止,其实恰恰就是他们创造力的闪现。

孩子创造力的培养与家长的态度、家庭教育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家长在努力启发孩子的创造力时,也不要忘了增强自己的好奇心、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因为只有“创造型”的家长,才能培养出“创造型”的孩子。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注意诱导,并放手让儿童实践探索,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使儿童最终成为出类拔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人生路,自己走,家长不能陪伴孩子一生。但在孩子小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注意发现孩子创造力的萌芽,保护孩子最原始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训练,让孩子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6岁宝宝创造力训练全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帆//李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748814
开本 16开
页数 1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8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家庭教育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10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1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0: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