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翔非的《新孝道》以《孝经》原文内容为出发点,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现代人的“新孝道”:既阐述了《孝经》的来历,子女对父母的孝,父母对子女的教;又将孝亲与现代生活、工作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朱翔非提出了孝道与中国人的信仰关系。
《新孝道(孝经新解)》从《孝经》直接讲到现代智慧,这种转换是希望古为今用、执古御今,让现代人能用上《孝经》的智慧,是为现代人的人生、事业的成功进行针对性的现代解读。
图书 | 新孝道(孝经新解)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朱翔非的《新孝道》以《孝经》原文内容为出发点,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现代人的“新孝道”:既阐述了《孝经》的来历,子女对父母的孝,父母对子女的教;又将孝亲与现代生活、工作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朱翔非提出了孝道与中国人的信仰关系。 《新孝道(孝经新解)》从《孝经》直接讲到现代智慧,这种转换是希望古为今用、执古御今,让现代人能用上《孝经》的智慧,是为现代人的人生、事业的成功进行针对性的现代解读。 目录 序言 序言 自序 引论 什么是“经”? 《孝经》的作者 曾子其人其学 《孝经》的历史 《孝经》的注释 《孝经》的文本 开宗明义章第一 学习要有氛围 历史选择了儒家 怀疑传统的破坏力 和谐社会的传统 曾子的个性 爱惜生命 天子章第二 孔子理解的天子 天子的家庭教育 天子有什么用 百姓敢说“天子不孝” 政教合一 诸侯章第三 政治与经济都重要 用财富来凝聚民众 卿大夫章第四 高标准的言行要求 古今一贯之理:以身作则 士章第五 古代的父亲是怎么教孩子 庶人章第六 老百姓的孝道 民间的自信 不可增字解经 三才章第七 曾子的赞叹 马一浮先生的启发 自然而治 开启人性里蕴含的力量 有所固守 大家在看 孝治章第八 班氏一门 班昭救兄 圣治章第九 曾子第一问 圣人之学 有本才有末 为孔融鸣冤 拒绝这样的成功 精英的样子 从圣人说开去 作《春秋》的底气 纪孝行章第十 居家是非勿太明 心理疗法 哀痛与庄严 走出家门的孝子 五刑章第十一 政统与道统 亲统之上 广要道章第十二 入手处最重要 敬的数学效果 广至德章第十三 讲孝道不能借外力 亲情拓展 无此事却有此理 君臣伦理 待百姓如亲人 广扬名章第十四 由家出发 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第二问:儿子一定要听父亲的吗 谁都可以提意见 面对父亲的过错 辞职的权利 远离坏皇帝 恋栈让人瞧不起 皇帝的责任 清人不敢学孔子 感应章第十六 感应的前提 智慧的“昔者” 一家亲的称呼 感应不是神通 感应与心性修养 事君章第十七 君子如何对待君主 曹丞相发怒 气节的恢复与沉沦 丧亲章第十八 “五服”的过去和今天 真情无须雕饰 尽孝不可损害健康 丧礼的过程 结语 《孝经》全文 后记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孝道(孝经新解)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翔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20098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3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11-03-01 |
首版时间 | 2011-03-01 |
印刷时间 | 2011-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23.1 |
丛书名 | |
印张 | 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6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