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我他的心理法则/画说心理学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什么在人越多的地方越容易“顺应民意”?为什么男人和女人的行为差距那么大?为什么会被常出现的人吸引?为什么婚姻会成为爱情的坟墓?为什么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更容易成功?

心理学不是万能的,但不懂心理学是万万不能的!由崔丽娟等编著的《你我他的心理法则》,带你探索行为背后的秘密,揭示社会交往的心理法则!

内容推荐

常言道“三人为众”,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与其他人产生联系,由此形成一个人际圈。在这个圈子里,我们的行为被他人影响着,同时也影响着他人,如果能了解这其中的心理法则,那么人际交往或许就会变得畅通无阻。

由崔丽娟等编著的《你我他的心理法则》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帮助你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一个群体,减少沟通中的“心理成本”,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人见人爱”不再困难。

本书向读者介绍了社会心理学的常识,展示了它的应用价值。本书写作流畅,通俗易懂,并且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联系起来,生动活泼,是读者了解心理学的极好入门读物。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1章 小角色大舞台——融入社会大世界

 社会心理学是什么

 应用社会心理学

 从自然人到社会人

第2章 斯劳克斯之谜——人,认识你自己

 我是谁

 讨人喜欢的诀窍

 生活中的有色眼镜

第3章 态度方程式——社会态度酸葡萄与甜柠檬

 态度=行为?

 说服法则

 广告面面观

第4章 人性善恶——侵犯与利他

 透视侵犯

 透视利他

 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第5章 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人际交往

 亲和

 不容侵犯的个人空间

 解密”吸引”

 网络天下

第6章 爱情魔方

 当幸福来敲门

 围城内外

 经营情感

第7章 社会多米诺——大众心理的连锁反应

 为什么背叛自己的眼睛

 皮革马利翁效应

 规矩成方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试读章节

社会心理学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概括来说,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通俗地讲,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相互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寻找你我他的共性

这个社会上有这么多人,你我他之间又有那么大的差异,从芸芸众生之中寻找共性会是多么浩大的工程!但是我们又都是这个社会的一员,我们依存于这个社会,个体独特的心理与行为方式,在社会碰撞中彼此依存、相互影响,从而产生形形色色的社会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学家就是要找到很好的角度来探究这些社会心理现象,他们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个体社会心理、群体社会心理和应用社会心理三个层面,在这三个层面,又要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呢?

人——个体社会心理

人是生活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个体,是什么社会因素影响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它们是如何进入我们的生活发生作用,又是如何让我们产生种种心理与行为的呢?

1.个体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我们什么时候意识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存在,懂得对人微笑、记得别人的名字?什么时候有了朋友,开始想要“爱”人?又是什么时候,明白自己作为一个“人”需要承担责任了?

上面一连串的问题,似乎就是我们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回顾自己如何从浑沌的世界中找到自我,也就是我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化及自我意识的发展。

2.社会认知

买了一件衣服,回家后才发现有质量问题,你和朋友都很生气,于是你要去找商家理论,朋友却觉得自己处理一下就可以穿了,没有必要去惹麻烦。同一件事情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呢?这个疑问请到社会认知一章中寻找答案。

3.社会态度和态度改变

2010年世界杯,约翰内斯堡足球城体育场上演英德大战,当比赛结束,德国球迷兴奋欢呼,为德国技高一筹而喜悦,英格兰的球迷却为裁判的误判而备感愤怒,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呢?

4.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

与人交往的时候你是否也有“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感觉?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我们交朋友的理论,那恋爱呢,我们是愿意和互补的人还是和相似的人恋爱呢?

众——群体社会心理

为什么国际大赛上常有世界记录产生?为什么在大庭广众之下演讲,我们会突然头脑空白?

什么时候大家都在谈论火爆的相亲节目了呢?又是什么时候朋友手里都拿着iPhone了呢?

今年夏天怎么好像随处可见异域风的超长裙呢?为什么所有女孩头上都有一个可爱的发团呢?

参加示威游行,人们通常都会情绪激动,而每每在结束之后为自己的行为忐忑:“这还是我吗?”

应用社会心理学  公司的奖罚政策刚开始很有效,为什么后来员工对工作的热情节节后退而迟到现象越来越严重了呢?

怎样做广告才能吸引目标受众呢?怎样做推销才能成功搞定消费者呢?P2-5

序言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必然与“群体”产生联系,无论自己是否愿意,我们都必然会跟其他人打交道。当我们由个人渗人到群体中,身份角色从“我”转向“群体中的我”时,我们的感情如何被他人撼动和传染?我们的想法为何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看似是自己的决定又为何掺杂了他人的意愿?总之,我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呢?

也许你已经在生活百态中对这样的心理有了模模糊糊的感觉,并且凭着这份感觉跟人打交道、做决策,本书可以使这份感觉更“踏实”。从单个的自我到群体的心理轨迹看似神秘,甚至有些难以置信,但其中就是有些蛛丝马迹供我们参透其中的奥秘——这些奥秘在心理学中被称为“社会心理学”。本书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揭示了待人处事的心理法则,由此你可以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一个群体,并由此更简单地融人群体、与人交往。

调动我们的心理潜能,减少沟通中的心理成本,搞定人际交往不再困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我他的心理法则/画说心理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崔丽娟//石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330202
开本 32开
页数 1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