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罗斯是美国文学史上在世时最早被封“正典”的当代作家。他的“美国三部曲”被誉为全景解析二十世纪美国历史与社会的力作,堪称美国当代史的缩影。在“美国三部曲”中,罗斯一改之前讥讽诙谐的喜剧风格,开始关注个人命运与社会政治历史的纠结联系。《美国牧歌》体现了美国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冲突:相信“美国梦”的人,以为只要努力和正派,就可美梦成真;然而历史的悲剧性常常和个人是否努力和正派无关。
图书 | 美国牧歌 |
内容 | 编辑推荐 菲利普·罗斯是美国文学史上在世时最早被封“正典”的当代作家。他的“美国三部曲”被誉为全景解析二十世纪美国历史与社会的力作,堪称美国当代史的缩影。在“美国三部曲”中,罗斯一改之前讥讽诙谐的喜剧风格,开始关注个人命运与社会政治历史的纠结联系。《美国牧歌》体现了美国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冲突:相信“美国梦”的人,以为只要努力和正派,就可美梦成真;然而历史的悲剧性常常和个人是否努力和正派无关。 内容推荐 《美国牧歌》是菲利普·罗斯“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1997年问世,次年获得普利策奖。小说叙述了从大萧条到20世纪末一个体面的犹太企业家美国梦破灭的遭遇。塞莫尔·利沃夫是人人仰慕的棒球明星,循规蹈矩的他在毕业后拒绝球探挖掘,选择念完大学并承继家业,娶了新泽西小姐为妻,成为一个成功的手套工厂老板。他爱他新进入的美国新大陆,到了1968年,他所钟爱的年仅16岁的女儿梅丽,却在这动荡的反越战时代,成了激进的炸弹客,最终毁了利沃夫一家。 目录 第一部 乐园追忆 第二部 堕落 第三部 失乐园 试读章节 这小子是个瑞典佬。战争年代我还是个小学生,他在我们纽瓦克一带已是大名鼎鼎,甚至对刚从老王子街犹太区迁来的成年人来说也不例外,实际上这些人还未完全美国化,对高中球星的所作所为也并不太在意。这瑞典佬名字有魔力,长相也不一般。我们国立高中虽犹太人居多,却没有谁有一丁点像他那样虽尖尖下巴,呆板面孔,却金发碧眼,这就是塞莫尔·欧文·利沃夫,他降生在我们中间。 瑞典佬是橄榄球队的边锋,篮球队的中锋,棒球队的一垒手,篮球队还两次夺得市里的冠军,他是主要得分手。虽然瑞典佬很行,但这些运动队的命运对学生关系不大,他们的长辈大都没受过什么教育,终日操劳,只把学业上的成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尽管身着运动服、按官方规则进行、对犹太人也没什么伤害,这种身体上的冲撞仍不是我们社区获得乐趣的传统源泉——只有学业上的进取才是。然而,只是由于这瑞典佬,我们这个社区才进入了关注自我、关注世界的幻觉,一种各地球迷共有的幻觉:几乎像基督徒(他们想像中的基督徒)那样,这些家庭竟然忘记身在何处,却将希望寄托在一个体育项目上,最根本的是——忘记了战争。 瑞典佬利沃夫受到抬举,在威夸依克犹太人家里像太阳神般被供奉,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德日战争的恐惧。由于瑞典佬在运动场上的不屈表现,给那些再也见不到儿子、兄弟、丈夫而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怪异的、产生错觉的支撑力,使他们进入一种瑞典式的天真状态,获得爽快的解脱。 由于每次倒钩球、过人跃起争球、掷出平直球和左外场双杀而获得的这种赞美、这种圣化怎样影响了他?就是这些使他成为稳重的、面无表情的男孩?或这看似成熟的冷静只表露出他在审视整个社区,对因爱而产生的迷恋进行着激烈的自我压抑?高中拉拉队为瑞典佬捧场不同于为鼓舞球队的士气或为观众提神的喝彩,这是只为他一人的有节奏的跺足礼,是对他货真价实的、尽情展示的完美的狂热,每当他在篮球赛中抢到篮板球或赢得一分,在橄榄球赛上推进一码或截住一人,体育馆里就掌声如雷,喝彩声掠过市露天运动场,甚至在欧文顿公园少有的国内棒球赛上,虽没有拉拉队急切地跪在场边,哪怕瑞典佬上来只击了一球或在一垒就被自然杀出局,你也能多少听到一伙威夸依克铁杆球迷在木椅上对他呐喊助威——喝彩声由八个音节组成,其中三节是他的名字,如:叭叭—叭!叭叭叭……叭—叭!特别在橄榄球赛时,每重复一次速度就更快,直到狂热崇拜顶峰在车轮爆裂似的声响汹涌而来、环绕四周,令人心醉神迷。十名强健的小拉拉队员身着橘黄色体操服的身影在我们惊奇的眼前像焰火般闪烁……不是爱你或者爱我,而是爱了不起的瑞典佬。“瑞典佬利沃夫!节奏为:‘爱你’!……瑞典佬利沃夫!‘爱你’……瑞典佬利沃夫!‘爱你’!” P1-2 书评(媒体评论) “美国三部曲”之首的《美国牧歌》,体现了美国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冲突:相信“美国梦”的人,以为只要努力和正派,就可美梦成真;然而历史的悲剧性常常和个人是否努力和正派无关。 ——《纽约时报书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美国牧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国)菲利普·罗斯 |
译者 | 罗小云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70492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7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3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712.45 |
丛书名 | |
印张 | 1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0-2008-187 |
版权提供者 | Philip Roth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