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国的背影(那些人那些事)
内容
编辑推荐

由王凯编著的《民国的背影》精选自作者近年来写作与政学两界直接相关的学术性人物传记,其内容涉及到20世纪中国的数十位著名人物及历史事件,其中包括袁世凯、孙中山、宋庆龄、黄兴、宋教仁、徐世昌、蔡元培、胡适、蒋梦麟、鲁迅、周作人、章士钊、高一涵等等。

内容推荐

由王凯编著的《民国的背影》内容介绍:逝去的时代总让人感怀,即便是民国这样的乱世也是如此。如果把民国称为一个朝代的话,它离我们是最近的,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

有人曾这样形容它:“不旧不新又旧又新,不古不今又古又今,不中不外又中又外。”这部书稿便是记录了这样一个特殊年代的人和事,其中既有胡适、梁实秋、林徽因、闻一多等学者大家,也有曾名扬一时而如今却被人遗忘的宋春舫、张彭春、齐如山、李长之等文人雅士,还有冯国璋、曹锟、吴佩孚、韩复榘等赳赳武夫,这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碎片让人们认识了一个真实的民国。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慢慢地淡出了我们的视线,然而他们的精神、思想仍然在今天熠熠生辉,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头脑中。一旦遇到合适的土壤和温度,这种精神和思想仍然能够发芽、生长,因为它们是蕴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就让我们跟随着《民国的背影》去了解那个特殊的年代的人和事吧!

目录

民国年间的那些人

 令胡适念念不忘的周鲠生

 影响胡适声誉的一篇文章

 胡适的一篇祝寿文章

 梁思成夫妇在李庄的日子

 作为林徽因陪衬的林微音

 闻一多青岛生活琐记

 闻一多在青大的“红颜知己”

 闻一多在西南联大的两则佚事

 梁实秋在国立青岛大学的日子

 梁实秋的雅舍及《雅舍小品》

 “下落不明”的李长之

 梁漱溟的“呆”与“直”

 被遗忘的两位话剧先驱

 离开中国后的司徒雷登

 吴凯声的律师生活

 梅兰芳身后的“梅党”领袖

 沈从文的两座边城

 沈从文的一篇影射小说

 与郁达夫分手后的王映霞

 鲁迅春节生活剪影

 老舍笔下的小羊圈胡同

 《微神》:老舍的初恋往事

 《大明湖》的境遇

  一个文人的抗战

 齐白石的鼠与王梦白的猪

 陈梦家的明清家具收藏

 就是卖也不能卖给外国人:朱启钤藏缂丝

 直系掌门冯国璋

  布贩总统曹锟

  秀才大帅吴佩孚

  民国时期的贵州桐梓系军阀

  是是非非韩复榘

  离开山东后的沈鸿烈

  军统三剑客的最后归宿

  一抔净土掩风流——评剧皇后白玉霜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朱宝霞侧影

  一片冰清了此身——河北名伶刘喜奎往事

民国年间的那些事

 蔡元培倡办北大工友夜校

 蔡元培的大学区制改革

 一场关于新诗的争辩

 邵飘萍之死

 张元济的《盗窟十诗》

 新月书店及《新月》杂志创办之初的一场风波

 《一日》: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

 老舍曾经主编大学校刊

 沈从文的批评与郭沫若的回应

 许绍棣呈请通缉鲁迅事件

 《生活》周刊与商务印书馆之间的一桩公案

 引起一场轩然大波的《平明》发刊词

 长沙临大师生的湘黔滇之旅

  华西坝:另一所“西南联大”

 一所大学的长征

 从南京到贵阳:故宫国宝“西游记”

 陈光甫赴美筹措“桐油贷款”始末

 中国版的“最后一课”

 为张爱玲造势的一场茶话会

 最后的张爱玲

 蒋介石的两个元旦

 东吴法学院传奇

 民国奇书《艽野尘梦》

 西安事变中的历史疑云

 “少帅”原本是蔑称

 “藏本事件”的前前后后

 历史上的“东省特别行政区”

 庐山:民国的后花园

 陆上的“驼峰航线”

 中美合作所并非杀人魔窟

 潜伏在《潜伏》背后的历史风云

试读章节

令胡适念念不忘的周鲠生

1949年初,胡适应蒋介石要求再度登上开往美国的轮船,寻求所谓的“精神与道义之声援”。虽然远隔重洋,但大洋彼岸的胡适依然关注着国内的一切,特别是教育界、文化界同行的讯息。5月22日,他在给赵元任夫妇的信中提及了许多故交、同事的情况,对好友周鲠生的情况更是关切:“武汉大学怎样了?鲠生怎样了?”

胡适信中所提的周鲠生是国际知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历任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武汉大学政治系教授和系主任。周鲠生与胡适20世纪20年代即有交谊。抗战初期,胡适应蒋介石之邀赴欧美解释中国的抗日政策,周鲠生也随行前往。后来周鲠生于1939年赴美讲学,并先后出任太平洋学会年会中国代表和旧金山联合国组织会议中国代表团顾问等职,1945年回国后任武汉大学校长。居美期间周鲠生与胡适过从密切,其踪迹屡见于胡适此间的日记,胡适称其“淡于名利,又有见解”,对他赞誉有加。

周鲠生早年先后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深造,获政治学硕士及法学博士学位,与胡适同属受欧美观念浸染甚深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理念颇为相似。胡适曾多次提出教育独立应受到足够的尊重和保护,应禁止无知疆吏以其偏见干涉教育,如提倡小学读经之类,周鲠生对此深表赞同和支持。1946年1月,他在给胡适的信中回忆了当年北京大学的自由空气:“我们在北大的时候,尽管在军阀政府之肘腋下,可是学校内部行政及教育工作完全是独立的,自由的;大学有学府的尊严,学术有不可以物质标准计度之价值,教授先生们在社会有不可侵犯之无形的权威,更有自尊心。”基于这种“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周鲠生在武汉大学校长任内广揽贤才,克服重重困难,恢复农学院,增设医学院,使武汉大学成为一所拥有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的著名综合大学。

1947年夏天,时任北大校长的胡适建议用10年左右的时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把几所重点大学办成世界一流的大学,像英国的剑桥、牛津那样,胡适提到的首先要办好的几所大学就包括周鲠生任校长的武汉大学。第二年初秋,周鲠生邀请胡适、李济等学者到武汉大学讲学,李济是中央研究院的考古学家,当时武汉大学没有考古专业,大多数同学对其比较陌生。当胡适、李济两人同时出现在讲坛上时,周鲠生校长站在讲台正中,以其惯有的幽默风格讲道:“我们今天请来了两位贵宾,一位是北大校长胡适先生,姓胡名适,字适之;另一位是中央研究院的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先生,姓李名济,字济之。他们两位的名和字是不谋而合啊!胡适校长昨天对我开玩笑说我把他们两人‘押上山(珞珈山)’来了!大家知道,我对考古学是一窍不通,好在胡适校长是无所不通,现在就请他代劳给大家介绍一下李济之教授,好不好?”全场师生对周鲠生的开场白报以热烈的掌声,胡适站起来说道:“你们的周校长是我的老朋友,他才是博古通今哩!他非常谦虚,要我来‘跳加官’,其实,我和大家一样,今天是来听李济之先生的讲座。”接着,他简要地介绍了李济的情况,随即李济教授也寒暄了几句才言归正传讲了起来。周鲠生安排这两位著名学者“出场亮相”进退得体,被学界传为美谈。P2-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国的背影(那些人那些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113758
开本 16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8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6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3
16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