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编织技艺》一书由具有丰富编结经验和教学技巧的中国结艺大师刘玉英老师编写并通过视频现场教授编结技艺,作者在多年潜心研究中国结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将中国结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编结出各种吉祥挂饰和日常饰品。
本书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际操作过程向读者介绍中国结的编结技巧,让读者一看就懂,技艺易学易掌握。本书共分四个篇章:基础编结篇、专业技法篇、创新艺术篇、作品欣赏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结从基础编法到创新技巧的全过程。
图书 | 中国结编织技艺(附光盘)/一技之长闯天下多媒体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结编织技艺》一书由具有丰富编结经验和教学技巧的中国结艺大师刘玉英老师编写并通过视频现场教授编结技艺,作者在多年潜心研究中国结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将中国结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编结出各种吉祥挂饰和日常饰品。 本书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际操作过程向读者介绍中国结的编结技巧,让读者一看就懂,技艺易学易掌握。本书共分四个篇章:基础编结篇、专业技法篇、创新艺术篇、作品欣赏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结从基础编法到创新技巧的全过程。 内容推荐 《中国结编织技艺》一书由具有丰富编结经验和教学技巧的中国结艺大师刘玉英老师编写并通过视频现场教授编结技艺,作者在多年潜心研究中国结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将中国结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编结出各种吉祥挂饰和日常饰品,把中国结与花卉艺术创作有机地结合,编结出色彩斑斓、形象逼真、造型独特的各种花卉,在传统中国结的编法中融入时尚元素,颇具创意,展现了中国结的时代美感。曾经设计并编织的奥运“京”字会徽和“奥运五环”还被作为礼品,赠送给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和萨马兰奇。 本书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际操作过程向读者介绍中国结的编结技巧,让读者一看就懂,技艺易学易掌握。本书共分四个篇章:基础编结篇、专业技法篇、创新艺术篇、作品欣赏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结从基础编法到创新技巧的全过程。其中,基础编结篇主要介绍中国结的使用工具、所需材料以及一些传统的简易中国结编结方法,让不会编结的读者轻松掌握基础编结技巧;专业技法篇主要教授一些精细复杂、难度较高中国结的编结技巧,让编结者在老师的现场讲授中提高编结技巧;创新艺术篇主要教授被融入现代生活中的时尚新宠中国结花卉、中国结饰物等:作品欣赏篇主要展示刘玉英老师的一些编结精品佳作,可供中国结编织爱好者参考学习。 目录 前言 一、使用工具 二、所需材料 三、作品欣赏 四、基本编法 (一)五股绳结 (二)平结 (三)凤尾结 (四)纽扣结 (五)斜卷结 (六)蝴蝶结 (七)吉祥结 (八)龙目结 (九)领蝶结 (十)盘长结 (十一)网目结(马蹄莲) (十二)套环结(向日葵) (十三)秘鲁结(银柳) (十四)麦穗结 (十五)白鹤芋 (十六)火鹤 (十七)磬结 (十八)双联结 (十九)蛇结 (二十)复翼结 (二十一)四股绳结 (二十二)八股绳结 (二十三)八股腰带 (二十四)盘长蝴蝶结 (二十五)金龟 (二十六)酢浆草结 (二十七)五彩双四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结编织技艺(附光盘)/一技之长闯天下多媒体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玉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农村读物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84579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S213.2 |
丛书名 | |
印张 | 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2 |
高 | 3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