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二篇,其篇名为九征、体别、流业、材理、材能、利害、接识、英雄、八观、七缪、效难、释争,以元气一元论为基础,以阴阳五行的朴素辩证思想为指导,以儒家思想为主,兼融道、法、名、阴阳各家学说,集道德、仁义、才能、功利诸观点,对人的本性、道德、才能、性格以及识别、选取、任用人才的理论和方法作了全面论述。它是一部将人才学、心理学、伦理学和政治融于一体的论著,可以说,它奠定了中国古代人才学和对中国人心理测量方法的基础理论框架。
图书 | 人物志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二篇,其篇名为九征、体别、流业、材理、材能、利害、接识、英雄、八观、七缪、效难、释争,以元气一元论为基础,以阴阳五行的朴素辩证思想为指导,以儒家思想为主,兼融道、法、名、阴阳各家学说,集道德、仁义、才能、功利诸观点,对人的本性、道德、才能、性格以及识别、选取、任用人才的理论和方法作了全面论述。它是一部将人才学、心理学、伦理学和政治融于一体的论著,可以说,它奠定了中国古代人才学和对中国人心理测量方法的基础理论框架。 内容推荐 《人物志》一书又名《鉴人智源》或《辨经》,以元气一元论为基础,以阴阳五行的朴素辩证思想为指导,以儒家思想为主,兼融道、法、名、阴阳各家学说,集道德、仁义、才能、功利诸观点,对人的本性、道德、才能、性格以及识别、选取、任用人才的理论和方法作了全面论述。它是一部将人才学、心理学、伦理学和政治学融于一体的论著。 《人物志》一书影响深远,清朝末年曾国藩置《人物志》于案头,朝夕研习,其心得融入《冰鉴》一书;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施莱奥克曾将此书翻译成英文,取名《人类能力之研究》,出版后立即风靡西方世界。 目录 自序 知人善任,治平之基。认识人才,等第任用。 成就功业。 卷上 九征篇 人物情性、志气不同。征神见貌,形验有九。 体别篇 禀气阴阳,性有刚柔。拘抗文质,体越各别。 流业篇 三材为源,习者为流。流渐失源,其业各异。 材理篇 材既殊途,理亦异趣。故讲群材,至理乃定。 卷中 材能篇 材能大小,其准不同。量力而授,所任乃济。 利害篇 建法陈术,以利国家。及其弊也,害归于己。 接识篇 推己接物,俱识同体。兼能之士,乃达群材。 英雄篇 自非平淡,能各有名。英为文昌,雄为武称。 八观篇 群才异品,志各异归。观其通否,所格者八。 卷下 七缪篇 人物之理,妙而难明。以情鉴察,缪犹有七。 效难篇 人材精微,实自难知。知之难审,效荐之难。 释争篇 贤善不伐,况小事乎。释忿去争,必荷荣福。 附录 刘陃注《人物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人物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三国魏)刘劭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黄山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11078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0 |
出版时间 | 2010-04-01 |
首版时间 | 2010-04-01 |
印刷时间 | 2010-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6-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08 |
宽 | 13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