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烽火东南亚/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程纪实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什么日本侵略者在面对“北进”还是“南进”的问题时最终选择了向东南亚进军?为什么麦克阿瑟甚至认为美国在菲律宾的援军迟迟没有出现是华盛顿对他的出卖?为什么在短短五六个月日本进攻部队就将盟军东南亚地区的海空基地全部据为己有?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程纪实,战场风云真实再现!

内容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德国做为战争发起者,闪击波兰,占领挪威,横扫荷兰、比利时、法国,进逼英国,袭击大西洋,实施“巴巴罗萨”计划,进犯苏联,意欲称,霸欧洲。意大利法国斯头子墨索里尼更是将点火引向非洲,与德国组成“非洲军团”,出兵北非、地中海,以实现其新罗马帝国之梦。在亚洲,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太平洋战争,使亚洲各国人民备受战争蹂躏。

这是一场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这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在这场血雨腥风的战争中,既有沙尘漫卷、万炮齐鸣的陆战,又有波涛汹涌、巨舰沉浮的海战,还有万里搏击、狂轰乱炸的空战。战争双方无时无刻不处于兵锋相对、殊死较量之中。可谓谋用其尽,兵用其极,演绎出一场又一场波谲云诡的战争风云。

目录

第一章 蓄谋己久的侵略计划

 1.小小岛国的野心

 2.“惹火上身”——诺门坎事件

 3.侵略者的“后顾之忧”

 4.贪婪的计划:进军东南亚

第二章 岌岌可危的东南亚

 1.“大东亚共荣圈”,可耻的谎言

 2.日本“南进”之举

 3.燃烧在马来半岛上的战火

 4.“最先失守的要塞”

第三章 扩张的“乌云”

 1.沉没的战舰——“威尔士亲王”号

 2.与“疯子”战斗,新加坡的灾难

 3.狡猾的司令官——山下奉文

 4.橙色日本,美国的备忘录

第四章 洪水猛兽般的登陆部队

 1.日本登陆,来势汹汹的侵略者门

 2.菲律宾的“援军”

 3.“守住!”巴丹半岛的防线

 4.“将军”和“决策者”

第五章 东南亚的掠夺者

 1.向荷属东印度进攻

 2.海上斗争,激烈的外围大作战

 3.爪哇岛失陷,一面倒的战局

 4.继续扩张的“魔爪”,没有停歇的日本军队

试读章节

1.小小岛国的野心

几乎都是“不宣而战”,这可以说是日本有史以来侵略战争的主要特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支最高统帅为“日本天皇”的军队,带着日本“征服世界”的疯狂野心,给亚洲以及整个世界留下了无法抹去的伤痕。

早在明治维新后,走上近代工业化国家之路的日本,就对从大陆获得领土一直非常向往,在日本的大陆政策中,一直认为如果要在大陆获得领土,就不得不先从朝鲜和中国做文章,这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也是后来日本“北进”战略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

与其相似的大英帝国也有类似的憧憬,但经历了百年战争的英国,从自己与法国的对战中认识到大陆政策的死胡同,他们抓住契机转而建立海权,用争夺全球殖民地等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扩张自己的势力。只可惜日本崛起太晚,没有如此觉悟,再加上此时世界已被其他列强瓜分的所剩无几,所以日本只能盯上其近邻国家。

日本的大陆政策最终导致了很多个必然的战争。中日两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战争,就是发生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也是对中国、日本、朝鲜都具有深远影响的一场战役,日本称此次战争为“日清战争”,并冠之以“圣战”之名,而战败的清政府则称此次战争为“不义之战”。发生这场战争的主要原因是源于朝鲜殖民地的问题,但结果却是清政府在1895年时不得不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岛割让给日本。

甲午战争在朝鲜人看来,是日本人主导发动的战争,根据《朝鲜史》的记述,甲午战争和经济争夺有关。在1880年到1890年期间,日本虽然取得了朝鲜沿海的渔业权,利用贸易和产业,将经济侵略扩大到朝鲜各地,轻易打败朝鲜的竞争对手,但却必须和在袁世凯保护下的中国商人竞争。中国商人比起日本人更会做生意,并且中国在朝鲜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例,逐渐赶上日本。这个情况使得日本大为不满,因为正面临迅速工业化的日本,正积极从事着军事上扩张主义的计划,所以渴望从海外市场赚取作为工业化的资金,于是他们打算采用各种手段来获取他们的目的,正当那时,东学党叛乱,日本就决定抓住此绝好的下手机会。在这场战争之后,不仅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完全暴露,其国际地位也随之一落千丈,招致了后来国际列强对其的加深侵略,日本也因此搭上列强末班车,成为了亚洲唯一参与侵略瓜分他国领土的国家。

日本政府利用朝鲜反封建、反西方列强和日本人侵的东学党起义,发动甲午战争,胁迫中国签订的《马关条约》。但《马关条约》中关于割让辽东半岛的规定,却招惹到了俄国人,甚至激怒了他们。于是演出了“三国干涉还辽”,迫使日本修改《马关条约》的事件,日俄在远东的利害冲突进一步激化。另一方面,由于1891年3月,西伯利亚大铁路开始修筑,这对俄国向远东侵略扩张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铁路一旦建成,俄国便能向远东输送大量人力和物资,为沙俄向中国东北的扩张提供有利条件,但是这对于日本争霸远东的“大陆政策”无疑是严重的挑战。因此,俄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日本舆论界的极大震动,政论家大石正巳甚至警告说,日本的“国家之寿命”将随着西伯利亚铁路的延长而缩短。

对于此等状况下的日本来说,已经不能再稳稳的享受其在战争中获得的“果实”。日本立即加紧了对俄战争准备,1895年它从中国掠夺的赔款白银2.3亿两,大部分用于战备。日本的国家开支在1893到1894年间为8400万日元,到1897年增至2.4亿多日元,其中军费大幅度增加。甲午战后,日本通过一项陆海军军备计划和铁路建设计划,所需款项总额达5.16亿日元,这项计划在1901年时基本完成,这标志着日本已经作好对俄战争的准备。日本大资本家和武士集团的联盟确信,在俄国的西伯利亚铁路尚未建成之前尽快发动夺取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战争,是对日本最为有利的时机。虽然日本国内的进步人士也曾开展过反对日本统治集团侵略和战争政策的斗争,但是他们的力量尚不足以制止战争的爆发,日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日本与沙皇俄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开始了一场帝国主义的战争,这就是1904到1905年间的“日俄战争”。

P3-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烽火东南亚/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程纪实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9062846
开本 16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313.46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