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松花江传/华夏江河传记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松花江是一条富饶而美丽的大江,也是一条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江。千百年来,她那滔滔不绝的江水哺育了一代代各族儿女,也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作者怀着诚挚的感情,多次走进松花江,用优美的笔触叙写松花江的历史变迁、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全方位地展示了母亲河的迷人风采。

内容推荐

《华夏江河传记丛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历史书或地理书,也不是旅游指南,而是以江河为载体,综合历史、地理、环境、生态、经济、文化、民族、民俗等多个学科,糅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写出江河的共性,又突出每条河流的个性,展示江河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历史的久远、文化的厚重、思想的深邃和江河的魅力,表现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本书为丛书之《松花江传》。

目录

自序/1

 

一 松花江文明的曙色/1

 一个操大弓的民族/2

 居住在嫩江右岸的东胡/9

 松嫩两江地域的■貊/16

 

二 上古时代松嫩两江的部族/21

 北松花江儿女挹娄的崛起/22

 夫佘的兴衰/29

 

三 争霸、冲突与新的崛起/35

 啸起于嘎仙河畔的民族壮歌/36

 心向中土的江与人/44

 室韦人在嫩江的崛起/53

 

四 文明演进中的海东盛国/57

 独领风骚的海东盛国/58

 渤海与东丹:消亡的背影/70

 

五 鸭子河:辽代的民族冲突与融合/81

 后东丹时代松花江西南角/82

 鸭子河与春捺钵猎语/89

 出河店之战/98

 混同江骄子和辽之余绪/108

 

六 混同江文明:霸业与勃兴/117

 金源霸业与五国城悲歌/118

 安出虎水梦华录/129

 白山黑水:女真人的佑国神/137

 金世宗和他的上京情结/145

 

七 动荡而沉闷的江流岁月/155

 嫩西:铁蹄弓马金长城/156

 浯剌木连的兵燹之灾/160

 

八 向统一多民族共融演进/165

 明廷安边与奴儿干都司/166

 后金——满洲的雄起/172

 16~17世纪的战争风云/178

 

九 清代北疆风景线/187

 大江土地的诱惑/188

 流放者的土地与流放者/192

 西满流人与嫩江风情/202

 康熙大帝:东巡与祭祀/211

 

十 迟暮与新朝交替时代的守望/219

 安边守土与江上采金/220

 松花江垦殖的寓言/227

 曙光照亮天穹/235

 

十一 松花江的苦泪与战歌/239

 松花江的抗战之歌/240

 宁将碧血洒江山/249

 

十二 在母亲河的怀抱里/261

 哈尔滨与城市明珠/262

 松花江的城市珠串/272

 

十三 创伤忧思祝愿/281

 绿色植被问题/282

 松嫩上游湿地及自然保护区/29l

 松嫩中游湿地及自然保护区/302

 松嫩下游湿地及自然保护区/312

 松花江的污染与对策/327

 

让美丽主宰未来/337

主要参考书目/345

后记/351

再版附言/354

试读章节

从两汉到两晋,数百年悠悠岁月,松花江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下游的儿女肃慎一挹娄人,改称勿吉后,逐渐强大起来。北朝时,勿吉人沿着干流松花江向南和西南迁徙,《魏书》和《北史》中的《勿吉传》,将勿吉人啸傲风云的行迹,作了多视角的展示。

《魏书》卷一百《勿吉传》云:

延兴中,遣乙力支朝献。太和初,又贡马五百匹。乙力支称,初发其国,乘船沂难河西上,至太弥河,沉船于水,南出陆行,渡洛孤水,从契丹西界达和龙(朝阳市)。自云,其国先破高句丽十落,密共百济谋从水道并力取高句丽,遣乙力支奉使大国,请其可否。诏敕三国,同是藩属,宜共和顺,勿相侵扰,乙力支乃还。从其来道,取得本船,泛达其国。

乙力支等一干人从来路返回,到太沵河(洮儿河),将沉人水中的船取出,然后驾船,取道难水,顺水而行,从松花江的河道中归国。乙力支等的入京使团去京时,是驾船溯流而上,走难河进入太沵河,太泺河入嫩江河口处,即今月亮泡水库地。月亮泡原来是一个天然湖泊,辽金时代亦称鱼儿泺,是辽皇舂捺钵常到的地方,湖中盛产鲫鱼、鲤鱼、鲢鱼、草鱼和蚌虾。1960年以来,由于江河枯水,为拦蓄洮儿河水,汛期引入嫩江水(也起到泄洪作用),1970年代在洮儿河口截流,筑成哈尔金进泄水闸和主副坝,于1976年筑成。筑成后的水库,比原来的月亮泡湖面积有所扩大,但要是从嫩江进入洮儿河行船走路,则已不可能了。乙力支沉船的地方,即是古洮儿河口处的渔儿泺。乙力支行船所走的水上航道,是中国历史上正式记录的松花江、嫩江和洮儿河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水上航行,也是松花江航运史上的一页闪光的篇章。

这里,还值得记述的是,1958年在月亮泡的南岸——即月亮泡镇后地窝堡村北,月亮泡与榔头泡之间槽运工程处,在4米深的河底发现木船一只。在月亮泡的周围,不论是南岸与北岸,自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起,这里就有数十个古人类遗址,著名的汉书文化遗址,就在船出土地之东5公里处,说明自古以来,这里是溅貊——夫余——勿吉人的聚居地。勿吉使团将多艘船沉在这里,大概这里在斯时是南行的一个重要通道。这个通道是通过契丹的西界南行的,为什么选择此通道走昵?其原因有二:一是从契丹西界走,走的是鲜卑人南下的路段,在这一路段上,鲜卑——拓跋北魏的“瓯脱”(如果有的话)不会阻拦他们,他们也不会因为带着500匹马而遭遇抢劫。其次,他们带着这500匹马南行,如果不走西界而走契丹境或东界,都会遭遇西辽河、西拉木伦河、大凌河的阻拦,若让使团中的人和500匹马渡过河去,都非易事。故而,他们选择了绕道西行。或问,他们事先知道此路吗?唯一的解释就是在乙力支之前,此路可能是松花江地域和中原沟通的最佳通道之一,不少人已经走过这条路,或部分地走过这条路,如乌洛侯国、地豆于国等。因此,可以说乙力支不是这条从松花江、嫩江、洮儿河进入中原之路最早的探路者,但应是一位重要的行路人。这在中原和祖国东北角的交通史上,特别是同松花江流域勿吉人的联系中,是一次重要的记录。

太和九年(485),勿吉国又派侯尼支入朝进贡。明年,再次入京。北魏时代的首都,相当繁华。北魏太和九年正是其政府刚推行均田制的一年。其时的诏书说:“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露田,就是没有树的平敞田地。晋末,天下大乱,兵事纷争,人口大为减少,所以均田制实行起来并不很难,荒芜之地太多,无主田太多。均分后,刺激了生产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政府才能抽税,所以执行中,地方政府还是相当认真地加以落实的。中原经济的恢复在北魏时已露出曙色,这当然给从东北方来的入朝进贡的勿吉人以诱惑和鼓舞。经济繁荣和文明进步,比任何空洞的宣传和说教都有说服力。在勿吉国多次派人到魏都进贡的时候,勿吉国周围的其他部落国家,也都纷纷效仿南去朝贡,这些小国无疑都是松花江母亲河的子民。

当时勿吉国尚没有统一的国君,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不过,后来也出现了酋长,称渠帅,即大莫弗瞒咄,而各部落的长官称大人。

勿吉人分七个部落,都是松花江母亲河养育的儿女。现在,让我们对他们作一下历史的打量:

粟末部,因依粟末水居住而得名,其核心位置应在今吉林市附近的松花江两岸,这是一片美丽的土地,山青水秀,良俊辈出,勿吉人据此,可以啸傲天宇。粟末部也是勿吉人最强的部落之一。粟末水,即松花江的古称之一。

伯咄部,五代时称“汩咄”,金代时称“渚泺”,这个称呼是女真语“朋友”——“固楚”的音转。伯咄部居北流松花江下游,故称在粟末部之北,可乘船顺松花江——速末水(即粟末水的异写)而至。居地在现今扶余县、农安县、大安县一带。盖夫余国亡散后,勿吉人南下据之。在此以前,挹娄人受夫余人所辖,每岁抽征赋税苛重,两国间经常发生冲突,挹娄不堪其苦,乃拒力加以反抗。此部落的力量仅次于粟末部,也相当强大。

安车骨部,在伯咄部的东北,安车骨,即安出虎,是女真语“金”的意思,所居地在安出虎水流域,即今干流松花江右岸支流阿什河流域。这是肃慎——挹娄——勿吉人南进的一个重要部族。

P44-46

序言

江河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在江河的怀抱里繁衍生息,创造历史。那奔腾不息的江河,充满生机活力,美丽而年轻。千万年来,人类生于斯,长于斯,与江河的关系密不可分,“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那是我们的生命之河,心灵之河。江河哺育人类,也孕育了灿烂的文明和古老的文化。一条河流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就是一部鲜活的历史。与人一样,江河也是有生命的,而且她的生命丰富多彩、魅力无穷。人有生命终结的时候,江河却应与天地同在,万古长流。然而,我们看到流淌了千万年的河流现在已是容颜衰老,身形枯萎,千疮百孔,有的甚至濒临死亡。江河像一位历史老人,伴随我们走过了漫长的途程,阅尽了朝代兴衰,历尽了人世沧桑。我们记述历史,赞颂英雄,却忽视了江河母亲,忽视了江河对人类的命运、生存环境、未来发展以及文化积累和传承所起的重大作用。遗憾的是,我们对江河的生命情感和心路历程,至今还没有完全读懂。那熟悉而又陌生的江河其实与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因为江河既是我们生命所依的物质家园,也是我们精神所寄的文化家园。

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源泉,社会是人与自然共同构成的整体。但我们对此并没有清醒的认识,有时甚至和自然对立,从而导致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历史已经证明,人类与自然不是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和谐共处、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应该敬畏自然,在此前提下,学会尊重自然,亲近自然。敬畏就不会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尊重就应平等看待,不居高临下;亲近就会关系融洽,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自身。在整个生态环境中,大江大河流域最为重要,也最有代表性,因为这是经济、文化发展的集中区域,她的生态问题也是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古人将日月经天和江河行地并称,都含有永恒不变之意。现在,日月经天还在有条不紊,江河行地却出了问题。江河枯萎、断流、干涸、污染以及洪水泛滥等,这种种现象令人忧心忡忡。江河的生命危机,其实是人类面临灾难的先兆。江河是不能衰亡的,她应该是久远无穷的,因为她是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文化代代传承的载体。

带着这种使命和情感,我们策划编辑了这套《华夏江河传记丛书》。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江河,爱护江河,关注江河的命运。此套丛书2001年至2004年曾以《大江大河传记丛书》的名称出版。出版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好评如潮。本次出版重新增加调整传主,在继承原书优点的前提下,压缩文字数量,力求图文并茂。作者均为长期从事或关注江河工作的专家、学者、作家,既具有深厚的专业造诣,又富有澎湃的写作激情。

考虑到本丛书规模较大,为了保证质量,拟分两辑出版。第一辑六种:《黄河传》《长江传》《珠江传》《运河传》《辽河传》《澜沧江怒江传》,2008年出版;第二辑六种:《淮河传》《海何传》《松花江传》《红河传》《雅鲁藏布江传》《塔里木河传》,2009年出版。

这套传记丛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历史书或地理书,也不是旅游指南,而是以江河为载体,综合历史、地理、环境、生态、经济、文化、民族、民俗等多个学科,糅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写出江河的共性,又突出每条河流的个性,展示江河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历史的久远、文化的厚重、思想的深邃和江河的魅力,表现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我们真诚地希望读者朋友能用一颗虔敬的心去谛听自然的声音,去感受华夏江河的脉动,让纯净的江河之水流进我们的心田,涤净我们对于自然的自私自大之心,使每个人心中生长出一片希望的绿色。

后记

将图片初步搞定,又核对好主要参考文献之后,这部《松花江传》终于可以说“完稿了”。

但完稿的最后一件事,还要例行公事地写一篇“后记”。

首先,我要感谢河北大学出版社给我写这部书的机会。我憧憬这样一本以松花江为传主的书,可以说很久了。哈尔滨市的一家科研所曾为此项工作运作了两三年的时间,我也忝列其中,然而终因种种原因而搁浅。河北大学出版社设计策划的这套《大江大河传记丛书》,的确是高瞻远瞩,它的前几本书甫一出版,就被台湾某家出版公司买走了版权,更说明了此选题具有前瞻性和重要的文化意义。大河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关注大河文明。只有盛世才能做到,因此不妨说这套丛书,真是功在当代,利被后世。

我有幸成为《松花江传》的作者以后,经过任文京先生的帮助、指导,逐渐进入角色。此书能够完稿、出版,任文京先生和杨金花主任,功不可没。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这本书不会这样顺利地出版,因此我要衷心地感谢他们。

其次,我还要感谢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给我以重要帮助的朋友与同仁。黑龙江省史志办公室的柳成栋先生给我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而且,我们一起结伴游长白山、看天池,在各处拍照,成为本书写作过程中最好的一段回忆。

还值得指出的是刘英武先生,陪我一同考察阿什河、拉林河,参观金源历史博物馆,去女真人的发祥地海古水拍照等,与之一起提供帮助的还有王大庆、王洪昌、赵国伟、纪成、赵晓明等同志,这些无私的帮助使我体会到了友谊的可贵。

此外,对本书提供帮助的还有王忠瑜、李文方、关平、戴淮明、李兴盛、孟广耀、王忠范、王平、刘惠玲、杨舂喜、吕鹏怀、刘亮、张清海、周永林、郭旭光、宋明雷、徐东伟、任纪成、朱晓东、张学伟、刘绍青、韩弘、仲维波、王宏波、刘志勇、张冬青、张大康、高文章、夏龙文、肖庆福、高洪艺等同志,他们的援手使本书得以顺利成稿。

还要提出感谢的是在松花江流域各自然保护区工作的朋友,如长白山保护区宣传部赵铭部长,向海保护区的杜显文局长、刘景龙主任,查干湖保护区的孙永利、周洪飞二位副局长,莫莫格保护区的于国海局长,扎龙保护区的张建文局长等,他们的帮助几乎是不可替代的。

为本书馈赠大量摄影作品之首的要属王毅敏同志。王毅敏驾车,我们一起去松嫩两江汇合处,又雇船行至古混同江之地拍照,然后又去长春、吉林拍照,嗣后又去同江松花江入黑龙江之河口、三江平原、赫哲族文化村等地拍照,他飞驰的汽车车轮,对本书的完成,无疑是不可或缺的推动。

为本书摄影图片提供帮助的还有索久林、郑学清、李文剑、李继强、张永德、周岳峰、杨德利、赵伟军、葛维举、柔韧、王殿生、徐立祥、敖杰、魏双喜、王福森、王景林,以及梁淮海、陈寿安、张玉岭、李邦宜、姜春水、李洪河、李延平、毛召全、郑学明、王冰、陈丹青、捷然、黄立君等摄影界的同仁与朋友,他们的作品使本书增色多多,在读图的时代,本书作者尤其要感谢他们,不论书中选发了作品,亦或提供了作品因篇幅所限而未能选发,他们的每一份帮助和支持,都是献给松花江母亲河的一份爱心。

本书自2001年5月开始孕育、准备,自2002年1月2日动笔,至2003年4月21日脱稿,其中因探松嫩两江汇合处不慎将右手腕摔伤于船板,休息约一个月未写,遂去嫩江右岸地区走访了十一个县市,以及去江源、江尾及各地区考察走访外,纯粹的写作时间大约有一年左右。写大江大河的传记,涉及许多领域与学科,而在许多学科中,还有许多有争议的问题。所以,虽费时一年,我感到这种写作并非易事,只因重任在肩,不得不勉力而为之。

由于学识有限,在许多问题上,多属于浅尝辄止,因为对于松花江的四大板块:嫩江段、北流松花江段、干流松花江段、牡丹江段,总里数也相当于长江或黄河的长度了,而事件又那么多,只好详略有别,尤其她还是第一部书,属于开先河之作,故而其中不当或谬误之处,恳请方家师者不吝教正。

2003年4月21日13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松花江传/华夏江河传记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范震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974301
开本 16开
页数 3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5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42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35
165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