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著作是作者最近几年所写的有关东晋南朝时期家族文化的一些专题学术论文的结集。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论述东晋南朝时期士族之文化,其中以琅邪王氏、陈郡谢氏、庐江何氏等为主体,涉及各家族家学门风的不同侧面。下编收录的则是有关南朝诸皇朝之文化风尚及其表现的系列论文。
图书 | 东晋南朝家族文化史论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部著作是作者最近几年所写的有关东晋南朝时期家族文化的一些专题学术论文的结集。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论述东晋南朝时期士族之文化,其中以琅邪王氏、陈郡谢氏、庐江何氏等为主体,涉及各家族家学门风的不同侧面。下编收录的则是有关南朝诸皇朝之文化风尚及其表现的系列论文。 目录 上编 东晋南朝士族文化研究 谢安之家教与谢氏之门风 一、引言:作为文化传承基本方式的世族家教 二、谢安家教之主要内容 三、谢安家教之特点及对谢氏门风的影响 晋宋之际陈郡谢氏代表人物的政治倾向及其境遇 一、东晋中后期陈郡谢氏家族“势门”地位的确立及其演变 二、义熙年间谢混之附和刘毅及其与刘裕之对抗 三、晋宋更替过程中谢景仁、谢晦之支持刘裕,参预造宋 四、晋宋之际谢氏家族中明哲保身之人物及其表现 汉魏六朝琅邪王氏之天师道信仰及其影响 一、汉魏之际琅邪王氏与天师道之渊源蠡测 二、东晋南朝琅邪王氏之天师道信仰考述 三、天师道信仰对琅邪王氏家族文化风尚的影响 东晋南朝琅邪王氏与佛教之关系 一、东晋琅邪王氏与佛教之关系 二、南朝琅邪王氏与佛教之关系 晋宋之际琅邪王氏家族代表人物的政治倾向——从一个侧面看琅邪王氏门风的特点及其家族地位的维系 一、东晋琅邪王氏家族“势门”地位的形成及其演变 二、晋宋之际琅邪王氏代表人物与刘宋统治者的交往与合作 三、由晋宋之际琅邪王氏人物的政治抉择看其家族门风的特点 琅邪王俭对待江东本土人士之态度及其原因考析——从一个侧面看宋齐之际侨旧士族之间的关系及社会变革 一、王俭在政治地位上对南人的压制 二、王俭与南士在学风方面的差异及其交流 三、王俭压制南人之原因及其折射出的历史信息 东晋南朝庐江何氏与诸皇族之婚媾及其仕宦考述 一、“以名家膺选”:庐江何氏与东晋南朝皇族之联姻及其家族门第之上升 二、“独勤庶务”:庐江何氏代表人物之注重仕宦实务及其家族地位之维系 东晋南朝庐江何氏与琅邪王氏之婚媾与交游考述 一、东晋南朝庐江何氏与琅邪王氏之间婚媾关系考 二、东晋南朝琅邪王氏对庐江何氏之提携及其交游情况 东晋南朝庐江何氏儒玄双修之家学及其相关之门风 一、庐江何氏之礼学及其崇尚孝义之门风 二、庐江何氏之崇尚玄学及其希企隐逸之门风 东晋南朝庐江何氏与佛教之关系 一、“二何佞于佛”:东晋何充、何准兄弟之奉佛与护法 二、“奉佛素谨”:刘宋何尚之奉佛之表现及其对当时佛教传播的影响 三、玄佛交融:齐梁之际何氏诸位隐逸之士与佛教之关系? 中古吴兴武康姚氏之家风家学及其家族地位的升降 一、姚氏之家世及所谓“东皋贱族”与“家世素士”问题 二、忠义与孝义:姚氏家风之基调 三、姚氏之“家业”:经学、史学与医术 “宋得其武,梁得其文”——南朝彭城武原到氏家族门风之演变 一、“宋得其武”:刘宋建国前后到彦之以军功显名 二、“梁得其文”:齐、梁时期到氏子弟之名士化及其崇尚文学 三、余论:由到氏门风之变化看南朝寒门勋贵的士族化问题 南朝河东柳氏“东眷”之家族文化风尚 一、“起自将帅”与世为功臣:南朝柳氏人物之尚武及其家族地位之提升 二、齐、梁柳氏“东眷”门风之雅化及其门望之提升 三、结语 下编 南朝皇族文化研究 宋武帝刘裕之文化素养及其文化倾向 一、引言: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刘裕 二、关于刘裕之“家本寒微”及其在文化上的表现 三、刘裕之“颇慕风流”及其“议创国学”之效用与意义 刘裕与佛教高僧之交往及其对佛法之奖挹 一、刘裕礼遇、迎请高僧大德,以稳定政治局势 二、刘裕利用佛教制造神异符瑞,以利于其篡晋造宋 三、刘裕延揽高僧,对佛学义理讲论与佛经翻译的推动作用 四、刘裕倡佛与其个人信仰之关系 宋武帝刘裕之倡导节俭及其影响与原因 一、刘裕个人生活之简朴及其倡导节俭之表现 二、宋武帝倡导节俭之社会影响及其相关政策 三、刘裕倡导节俭之原因及其相关家教之局限 刘宋皇族之“本无术学”及其行为粗鄙之表现 一、刘裕之“本无术学”及其表现 二、刘宋皇族子孙在文化上之普遍“庸鄙”化 三、刘宋皇族子孙在行为上之无视礼法 刘宋文帝一门文化素养之提升及其表现考论 一、宋文帝及其子孙经史学术之积累与表现 二、宋文帝及其子孙在文学艺术方面的积累与表现 刘宋公主之婚媾、“骄淫无行”及其对政治之干预 一、史籍中所见刘宋公主与士族社会之婚姻关系考 二、刘宋公主“莫不严妒”与“淫恣过度”及其原因 三、刘宋公主对朝政的干预及其他 兰陵萧氏早期之世系及其门第之兴起考论 一、对《南齐书》、《梁书》所载兰陵萧氏谱系的质疑和辨析 二、东晋南朝兰陵萧氏的“北来次等士族”之背景及其变化之机缘 三、余论:对萧道成“吾本布衣素族”说法的一点辨析 兰陵萧氏“皇舅房”之兴起及其门风与家学 一、兰陵萧氏“皇舅房”之兴起及其对萧氏宗族发展之影响 二、兰陵萧氏“皇舅房”之门风特征及其变化 三、兰陵萧氏“皇舅房”之学术文化积累 齐高帝萧道成之家教及其门风变化与文化积累 一、齐高帝萧道成之文化素养 二、萧道成父子重视家教及其子弟崇尚礼法之趋向 三、萧道成重视经史教育及其子孙的学术修养与建树 四、萧道成提倡文艺及其子弟的相关表现 五、萧齐皇族子弟热衷于博物学与文物保护 萧梁皇族之学术文化业绩 一、萧梁皇族之经史著述与学术成就 二、萧梁皇族人物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建树 梁武帝之倡儒与萧梁经学之复兴 一、梁武帝早年所受之教育及其儒学修养 二、梁武帝萧衍之经学著述及其影响 三、梁武帝重视儒学教育及其以经术取士 四、梁武帝之制礼作乐及其影响 五、梁武帝之倡导玄学及其经学之玄化 萧梁皇族之崇尚玄学、玄风及其原因与影响 一、梁武帝及其子孙之倡导玄谈及其对学风的影响 二、萧梁皇族子弟生活方式之名士化及其表现 三、萧梁皇族耽湎玄谈之原因与影响 南北朝后期及隋唐之际入北之萧梁皇族人物及其文化业绩 一、入北之萧梁皇族人物考 二、入北萧梁皇族人物之学术文化修养及其文化业绩 梁武帝萧衍优遇宗族之举措及其整饬门风之失败 一、“情同一家”:梁武帝优遇萧齐宗室子弟,营造同族和睦的氛围 二、“梁之不纲,于斯为盛”:梁武帝对嫡亲兄弟子侄的溺爱与宽纵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东晋南朝家族文化史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永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陵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94567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80 |
出版时间 | 2010-04-01 |
首版时间 | 2010-04-01 |
印刷时间 | 2010-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0.9-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10 |
宽 | 146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