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趣味中国礼/开心国学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有它独特的韵味。中国人的黄皮肤、黑头发;中国那勾连翘角的房檐;中国独有的故宫;中国人的团圆节日;中国人吃的饺子;中国的景泰蓝……

中国的礼节恰到好处,不张扬、不做作;中国的节日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的国粹让世界上每个角落的人陶醉。泥人、瓷碗、龙灯、风筝……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好玩意儿。

在外国人眼里,中国是富有的、神秘的、博大精深的,因为中国味儿是谁也无法模仿复制的。这一切一切都是五千年的积淀,是五千年的传承,是五千年中国人一代一代智慧创造的。

一个中国人,要是不知道什么是中国味儿,那么,还是去外国生活吧(没有护照哈)!

内容推荐

《趣味中国礼》借鉴了单口相声的语言风格,生动有趣地把留发、饮酒、抓周等现在孩子鲜有见闻的、难懂的中国礼仪文化讲清楚了。这些知识的积蓄,有利于小读者日后无论是在阅读古典文学、看古装戏剧,还是写作文时的理解和用典。

目录

第一章 有趣的传统礼仪

 跟天帝对话/祭天

 跟地神对话/祭地

 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龙

 大圣人拜七岁小孩为师/祭孔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师

 坚决不理发/留发

 幸运的胡子和倒霉的胡子/古人留胡须

 送什么礼物好呢?/折柳告别

 十四五岁,该结婚了/冠礼、笄礼

 请你快离开/端茶送客

 吃了吗?/见面有礼

 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八拜之交

 尽情地大吃吗?/餐桌礼

 当别人为自己倒酒时/叩指

 客人来了要敬茶/敬茶之道

 春节串门聚会/走亲戚

 对死者的深深哀悼/服丧

 走大门还是走小门/迎客之礼

 所有人都围着小不点儿/办满月

 一周岁就可知未来/抓周

 存起来会是一笔财富/压岁钱

 到那边儿去/宴席的座位礼

 话如果这样说/传统的礼貌用语

 坐和坐大有不同/跪拜礼

 上朝这件很复杂的事/朝仪

 进门前先洗手/给洗手水

 中国早期的运动会/乡射礼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守节

 发布头号重大国令/金凤颁诏

 媒人跑细腿/婚礼

 送死者离去/丧礼

第二章 中国民间艺术

 将月色打捞起/陶瓷

 完美的象征/玉

 一根绳子的变化之美/中国结

 针尖上的世界/刺绣

 剪出的美,剪出的情趣/剪纸

 中国最早的电影/皮影戏

 很神奇的飞行物/放风筝

第三章 中国传统节日

 欢天喜地过大年/春节

 酝酿酝酿过年的气氛,,小年

 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

 理个龙头,扬眉吐气/二月二

 怀念先人,祝福先人/清明节

 粽香飘飘的日子/端午节

 请姑姑回家做客/六月六

 相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七夕

 千里共婵娟/中秋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重阳节

 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

第四章 中国国粹

 京剧

 武术

 医学

 方块字

 书法

 国画

 中国茶文化

试读章节

牛郎哭着大叫“娘子”可是无济于事,一对儿女也哭着要妈妈,一个幸福的家片刻间就被拆散了,幸福化成过眼云烟。

牛郎连屋子也不愿意出,每天窝在家里想念妻子。这样过了一年,转眼又到了七月初七。

牛郎在院子里摆起香案,带着一对儿女祈祷妻子快点回来。忽然,一个浑厚的声音响起来:“牛郎,你去找织女吧!用我的皮做成鞋,穿上它就能上天上去找你的妻子了。”

是老牛在说话?牛郎急忙跑到牛棚去看,只见老牛正慢慢闭上眼睛。牛郎扑过去一摸,老牛果然死了。

牛郎抱着老牛哭了好久,将信将疑地把牛皮剥下来,做成鞋。把牛安葬后,就把两个孩子装在挑筐里,一前一后。然后穿上牛皮做的鞋。他刚刚穿上,身体就轻飘飘飞起来,一直飞到云霄里,远远看到织女的身影在前面。

“娘子!娘子!”牛郎大叫着。

织女听到声音回头一看:“牛郎?”惊喜地跑过来。

两个人悲喜交加,眼泪如断线珍珠模糊了眼睛。就在两人快跑到一起时,突然,“哗”地一声,在两人中间出现了一道大河,浪涛翻滚。原来,王母娘娘也听到了牛郎的叫声,她立刻拔下金簪在他们中间划了一道天河。

两人在河两侧相望着失声痛哭。他们的爱情感动喜鹊。成千上万只喜鹊飞过来,在河上搭起了一座桥梁。牛郎和织女走上鹊桥,终于相聚了。

后来,每年的七月初七,喜鹊们都会飞到天河来架桥,帮助他们夫妻相会。

有了这个传说后,每到七月初七,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牛郎星和织女星,并乞求上天能给自己像织女那样一双灵巧的手,这个习俗一直流传下来,就形成了“七夕节”。

牛郎织女的传说是由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而生出来的。我国古人早就对天体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没有电灯的漫漫长夜,人们常常仰望天空,观察天空中的动向。后来,有人发现这两颗星很有趣,每到七月初七这天就特别亮,而且,在这天,两颗星会慢慢移动到一起,第二天就会分开。于是就创作了牛郎织女鹊桥会这么一个美丽而浪漫的故事。

在好多地方,“七夕节”也叫作“乞巧节”。每到这天,姑娘们都要对着牛郎星和织女星祭拜、祈祷。乞求上天赐给自己一份好姻缘,乞求上天给自己一双灵巧的手。根据这个习俗,人们还发明了好多乞巧方式。

汉代时,每到这天,宫里的妃嫔们都会聚在一起举行穿针大会,看谁穿得又快又多,就会夺得巧手的名衔,得到皇上的垂青。

清代时,妇女们会在这天中午把针投到水里,风吹水动形成影子。针的影子如果呈现出花鸟兽,或鞋、剪刀等,就意味着这家的妇女手巧,如果影子呈锤子、直线、棍子等,就被看成拙妇。

还有给牛过生日。因为老牛为牛郎织女的相聚贡献出了自己的牛皮,所以,这天,人们也看作是牛重生的日子。儿童们在这天要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为牛贺生日。

再就是吃乞巧果。是一种用油面蜜糖做的糕点,有花瓣状、鸟状等各种造型。七夕晚上,把各种巧果和瓜果摆在院子里,一边祭牛郎织女星,一边吃乞巧果。P119-120

序言

中国味儿

中国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有它独特的韵味。中国人的黄皮肤、黑头发;中国那勾连翘角的房檐;中国独有的故宫;中国人的团圆节日;中国人吃的饺子;中国的景泰蓝……

中国的礼节恰到好处,不张扬、不做作;中国的节日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的国粹让世界上每个角落的人陶醉。泥人、瓷碗、龙灯、风筝……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好玩意儿。

在外国人眼里,中国是富有的、神秘的、博大精深的,因为中国味儿是谁也无法模仿复制的。这一切一切都是五千年的积淀,是五千年的传承,是五千年中国人一代一代智慧创造的。

一个中国人,要是不知道什么是中国味儿,那么,还是去外国生活吧(没有护照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趣味中国礼/开心国学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贾月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002537
开本 16开
页数 1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2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26-49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8: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