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告诉我们,要以立足长远的生态学原则为指导,以可持续性、文化上充满活力、健康的地球生物圈为出发点,重建城市和城镇。该书还提供了通往生态城市之路的方法。作者不惜用大量篇幅向我们展示他的想象力,告诉我们未来的生态城市是什么样子,这真是令人鼓舞。
图书 | 生态城市(重建与自然平衡的城市修订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告诉我们,要以立足长远的生态学原则为指导,以可持续性、文化上充满活力、健康的地球生物圈为出发点,重建城市和城镇。该书还提供了通往生态城市之路的方法。作者不惜用大量篇幅向我们展示他的想象力,告诉我们未来的生态城市是什么样子,这真是令人鼓舞。 内容推荐 本书是理查德·瑞吉斯特继《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一书之后的又一名作——《生态城市》的增订版,作者在原来的基础上增添了对在第一版出版之后的三年里对世界上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评论与反思。 目录 致谢 序言 自序 初版中文版序 初版译者序 绪论 汽车与恐龙 第一章 建设形态决定生活方式 我们要建设什么 问题的根基 一种新的整合建筑 荒野与城市中的自然 第二章 进化中的城市 盖娅:一个自我调节的星球 都市彗星 岛屿与物种灭绝 城市有机体 三维的城市 经验教训 第三章 融入自然中的城市 城市的属性 伯克利的大象? 土著美洲人与入侵者 生物区、腹地和城市 “野牛市民” 向自然学习,向城市学习 第四章 历史上的城市 乡村的建立 城市的出现 架起历史、自然和进化的桥梁 现代城市 美学的传统 第五章 今日之城市 重新建设,重新思考:基于某种秩序 适宜的技术 范式和永续农业原则 效区的“改善”与市区的复兴 生态城市的先锋社区 理论现状 第六章 便捷和交通 捷径和探险 依赖汽车的后果 更好的汽车? 高速公路战争 对于铁路和渡船的喜爱 个人交通工具——自行车、推车和鞋 “智能”高速公路、“智能”汽车和“智能”建筑 以毁路的方式重建 第七章 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 建设程序 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则 自行车旅行 生态城市的布局 步行中心 复合建筑以及新型整合建筑 水 自然特征和生物多样性 单体生态城市建筑,基础构架及其培植 第八章 动手去做! 经济生态学的四个步骤:生态区划、产业布局、政策激励措施、公众参与 四部曲举例:伊萨卡城市改造的思想 生态城市和对经济观念的再思考 第九章 挫折与经验——我的生态城市实践 伯克利:早期岁月 “生态城市建设者”协会 评价 第十章 城市转型的方法步骤 生态城市区划:描绘未来 土地发展权转让 生态总体规划 扭转城市蔓延 国际生态重建计划 生态城市组织 第十一章 冷眼观世界 “9·11”和“12·12”:梦想与梦魇 新美利坚帝国 气候变化 石油峰值 崩溃 黑暗时代的最佳选择 第十二章 走向成功的策略 回到基础:库里蒂巴生态城的发展战略 乔·吉德和杨经文 向城市以外建设的策略 “城市心脏”的生态建设 生态城市建设策略 建设认知文化 艺术与想象 后记 重建新奥尔良 进一步阅读的书目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生态城市(重建与自然平衡的城市修订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理查德·瑞吉斯特 |
译者 | 王如松//于占杰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12535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418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3 |
出版时间 | 2010-05-01 |
首版时间 | 2010-05-01 |
印刷时间 | 2010-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X21 |
丛书名 | |
印张 | 22.8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5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9-4565号 |
版权提供者 | New Society Publishers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