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彼得·林奇教你理财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业界热诚推荐,彼得·林奇封刀经典,一定要读的书!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专家彼得·林奇写给年轻一代的经典佳作!

彼得·林奇绝对非常热爱投资,他在《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中津津乐道此中细节后仍然觉得不过瘾,忍不住再次动笔劝告年轻一代好好培养自己的理财观。而这样一本书,一经写成,就被巴菲特认定为送给孙子的礼物。

内容推荐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专家彼得·林奇写给年轻一代的经典佳作对于年轻一代——尽早开始攒钱投资。而且最好是在你还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时候就开始行动,设想一下,还有什么时候你的消费会比这个时候更低呢?这个时候你没有孩子要抚养,而你的父母还在抚养你。如果你的父母不要你去支付房租,那就更好了。因为你可以找份工作,然后把收入都节省下来,为将来做些投资。总而言之,如果你还和父母住在一起时攒钱投资越多,你独立生活时就会越从容。对于储蓄和投资——如果你及早储蓄和投资,终有一天单靠钱生钱就够你生活所需,就像你有一个有钱的姑妈或舅舅寄给了你下半辈子所需要的所有现金,而你甚至不需要写感谢信,也不必在她或他生日的时候前去探望。

目录

赞誉 一定要读的书

推荐序 美国股市启示录

序言 补上投资这一课

引言 开始留意身边的上市公司

第1章 美国股市的前世今生

第2章 股市投资的基本原理

第3章 上市公司的生命周期

第4章 上市公司的成功秘诀

附录A 常用的选股工具

附录B 学会看财务报表

致谢

译者后记 我有一个梦想

作者简介

试读章节

当人们开始制造并出售货物或者有偿提供劳务时,资本主义便诞生了。在人类历史长河的大部分时候,资本主义可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因为很少有人能有机会使用钱来交易。几千年来,普通人在他的一生中都不曾买卖过一件物品。

农奴、奴隶和仆人为土地的主人工作,为的是获得简陋的小屋可以栖息,以及获取一小块可供自己种植蔬菜的土地。他们的劳动没有任何现金报酬。

人们不会因为领不到薪水而抱怨,因为即使得到了钱也无处可花。那时候,走街串巷的小贩们会自发形成一个小集市,但也只是偶尔为之。国王、皇后、王子、公主、公爵、伯爵们还是把他们所有的财产,如房屋、家具、牲口、牛车、珠宝、器皿等都安放于家中。即使有机会转让土地获得一大笔利润,同时又能节省割草的工夫,人们也不愿意出售某块土地,所以,城堡前绝不会出现写有“待售”字样的招牌。那时,人们获得地产的方式,要么是通过世袭传承,要么是通过武力争夺。

回顾世界各地,从最早期的犹太教到后来的基督教,做生意逐利是被禁止的活动,借贷和收取利息可能导致你被逐出教堂,将来也不得好死。银行家名声不好,人们只得偷偷摸摸地造访他们。通过交易赚钱、超过别人的念头被认为是自私自利、大逆不道的,而且违反了上帝创造有序世界的旨意。当今,人人都向往提高自己,但是,如果你生活在中世纪,向人提出追求发展、超越自我的希望,你的朋友们肯定会给你白眼。因此,在那个年代,追求优越生活的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交易市场形成以前,或是为薪水工作并能自由支配金钱之前人们的生活状况,你可以去拜读罗伯特·海尔布隆纳(Robert Heilbroner)的经典之作《世界哲学家生平》(The Worldy Philosophers)的第1章,其中的内容非常精彩。

在18世纪晚期之前,世界各国开始兴起商业贸易,国家之间的交易方兴未艾,市场逐渐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市场上流通着充足的货币,有足够多的人买卖东西,商人获利颇丰过着舒适的生活。这一代的商人如店主、商贩、船主和贸易者越来越富有,甚至比拥有土地和军队的王侯将相更富有、更有权势。银行家也去掉伪装,开始公开放贷。

P9-10

序言

一直以来,美国的初中和高中都忘记了教授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这就是“投资学”,这是美国中学教育体系令人扼腕叹息的缺憾。我们教授历史,却从未涉及资本主义的伟大进程,以及公司对于改变和提高我们生活水平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们教授数学,却从未谈及如何利用简单的算术帮助我们了解上市公司,推测公司的经营将会成功还是失败,以及我们是否能从持有的股票中获利。

在家政学的教授中,我们会涉及如何缝纫,如何烹饪一只火鸡,甚至如何确定家庭预算,核对支票账本。然而,我们没有教授学生有关尽早开始储蓄才是致富的关键,运用这笔储蓄投资股票才是一个人在购房之外最棒的举措,并且越早开始储蓄和投资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未来不断提升生活质量。

我们教授爱国主义,可我们提到更多的是军队和战争,政治和政府,但对各行各业大大小小的企业却提及甚少,殊不知,它们才是一个国家繁荣和昌盛的关键。没有投资者的资金,就不会有新的公司成立,这意味着无法雇用新的工人。此外老公司也无法发展,变得更有效率,支付工人更高的薪水。于是,我们所知的这个世界将会面临分崩离析,没有人将拥有工作,美利坚也将从此远离幸运。

然而,在我们自己的课堂里,我们并没有教授经济系统是如何运转的原理、它的好处以及你如何能借助它的优势成为一名投资者。

我们完全可以乐在其中地进行投资,因为它很有趣味。学习投资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经历,帮助我们实现富裕的财富人生。然而,大多数人人到中年(即视力开始变糟、腰围开始变粗的年纪)才开始知悉投资的奥妙所在。当然,一旦他们开始发现拥有股票的各种好处,就会叹息不已:早知今日,何不早日投资。

在我们的社会里,男人大都掌握着财政大权,女人只能袖手旁观而且无能为力。其实,对于投资来说,男女皆可。任何人的投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所以,当你听到有人说“他是个天生的投资家”时千万不要相信,因为所谓无师自通只不过是天方夜谭。

金融理财的原理实际上很简单,也很容易掌握。第一项原理就是:储蓄等于投资。把钱放进存钱罐或饼干盒里并不能算是一种投资,但只要你将钱存进银行,进而购买债券或公司股票,那你就是在投资。接受者会用这笔钱去建商店、买房子或新工厂,这样就会产生许多新的就业机会,而新的就业机会意味着为更多的工人提供更多的薪酬。如果融资者也能设法将部分赚来的钱进行储蓄和投资,那么,这一整套储蓄与投资转化的过程将周而复始地促进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这一原理适合于任何家庭、任何公司乃至任何国家。无论是比利时还是博茨瓦纳,中国还是智利,莫桑比克还是墨西哥,通用汽车还是通用电气,你家抑或我家,那些现在就开始储蓄并为将来投资的人,一定会比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更加富裕。为什么美国会富甲天下?不要忘记,我们曾经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储蓄率。

迄今为止,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你只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拥有锦绣前程并收入丰盈。然而,人们不知道的事实是,长期而言,你未来的财富不仅取决于你目前赚多少钱,而且取决于你将多少钱用于储蓄和投资。

花样年华就是开始投资的黄金时间,关于这一点我会在后续介绍更多。越早开始投资,你所收获的财富将越大。当然,本书所介绍的理财投资知识并不仅仅适合年轻人,它适合各种年龄段的初级投资者,只要他们仍然对股票感到困惑,或仍未有机会开始掌握投资的基本原理。

与父辈相比,人们的寿命已经变得越来越长,这就意味着,人们需要支付生活成本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如果一对夫妇活到65岁,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再活到85岁,如果他们已经活到85岁,那么,他们也有很大的可能活到95岁。为了支付他们的日常开销,他们需要更多的钱,那么,最为确定的赚钱方法就是投资了。

事实上,65岁开始投资也不算太晚。如今65岁的老人,很有可能再活25年,如果投资的话,财富能够继续增长,足以支付往后25年的生活开销。

在你只有15或20岁的时候,很难想象你变成65岁时的生活状况。但是,如果你坚持储蓄和投资,那么,你的钱将以对你有利的方式为你工作50年。如果你50年一直坚持储蓄和投资的话,投资复利的效果将令人惊叹,哪怕你每次储蓄投资的金额都不多。

投资得越多,你将越富裕,整个国家也会更加兴旺发达,因为你的投资将帮助更多的企业取得成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后记

众所周知,沃伦·巴菲特大学毕业之后就直接从事股票投资,曾经连续40年获得了年均21%以上的投资回报,仅靠精选个股投资就能富甲天下。彼得-林奇投身富达基金公司,曾经连续13年取得了年均29%的基金投资业绩,也靠精选股票组合投资而享誉全球。那么,他们的成功到底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到底是独门绝活还是可以学习复制的呢?尽管巴菲特仍然活跃在资本市场,但他惜墨如金,导致无数“粉丝”只能透过每年的年度报告探秘“股神”的成功之道,为此,人们不远万里前往奥马哈参加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有的人甚至不惜重金投标参加一年一度的“巴氏午餐”,许多介绍巴菲特的书刊更是汗牛充栋。相比之下,林奇则在十几年前从基金经理的职位上功成身退,但他不吝赐教,先后撰写了《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和《彼得·林奇教你理财》,本书就是《彼得·林奇教你理财》的中文版本(中国台湾版本译名为《学以致富》)。

有幸投身证券基金行业八年,从而有幸考察学习欧美的股票市场,甚至有幸翻译《彼得·林奇教你理财》,我惊喜地发现,林奇和巴菲特的成功之道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他们只是美国无数个成功经理的杰出代表,实际上,美国20世纪的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实实在在造福了半数以上的美国家庭,成就了绝大多数中产阶级钱找钱的财富梦想。于是,我很想致力于实现一个梦想:人人学会投资,家家都能致富。如果果真像罗杰斯、巴菲特所说的那样,未来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中国经济、中国股市像20世纪的美国一样大有希望,那么,只要我们金融同仁齐心努力,就一定能够帮助国人实现“人人学会投资,家家都能致富”的梦想。

成功选股可以复制,投资致富可以学习。这是《彼得·林奇教你理财》一书表述的核心观点。的确,打工致富、创业致富固然可敬可佩、必不可少,但要应对当代生活,不懂投资致富万万不行,不过,学习投资难以无师自通,也非高不可攀,重要的是,从理论到实践我们当代人都要补上投资这一课。巴菲特也有同样的格言:一生能积累多少钱,不取决于你赚了多少钱,而取决于你如何投资理财。钱找钱胜过人找钱,要懂得让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套用大师们的观念,前不久,我也曾寄语老家的乡亲:人找钱是财富人生的第一条腿,钱找钱是财富人生的第二条腿,只有学会两条腿走路,才能迈上财务自由之路。

投资致富既要有道又要有术。所谓投资之道,就是要把握股票投资的内在规律。宏观来说,股票市场就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所以,林奇认为,美国股市的前世今生就是美国经济发展历史的写照,尽管面临无数危机和挑战,只要坚信美国经济还有持续增长的潜力,股票投资就能分享经济成长的成果,股票投资就会比储蓄存款、债券投资、房产投资乃至收藏品投资更胜一筹。微观来说,选股之道就是选好上市公司。无独有偶,巴菲特也和林奇深有同感,他也习惯于以实业投资的眼光投资股票,甚至常以所投资公司的股东、董事的身份,参与上市公司的战略决策和经营规划。所以,林奇并没有形而上学地介绍繁杂的投资理论、技术分析和估值模型,而是直达选股投资的本质,自始至终引导投资者留意和分析身边的上市公司。

所谓投资之术,就是要掌握选股投资的实用方法。既然选股之道重在选好上市公司,那么,选股之法就是如何透彻分析上市公司。正因为如此,本书连篇累牍、深入浅出地解读可口可乐、迪士尼、苹果电脑、美国钢铁等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成败得失,甚至循循善诱地直接教导投资者如何读懂公司的财务报表。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尽管林奇取得过举世瞩目的基金投资业绩,他曾供职过的富达基金公司更是为无数个美国基民乃至外国基民实现了钱找钱的财富梦想,但是,林奇在本书以及此前出版的书籍之中,涉及基金很少,且无溢美之词,而是着重提倡和推荐投资者直接投资股票。可以想象,身为共同基金的基金经理,林奇深受基金公司某些制度和流程的制约,从而不能更为卓越地展现他的选股能力和投资业绩。所以,林奇特别强调直接投资股票的优势,乐于介绍自己成功选股的心得体会,希望以此惠及普通投资者。尽管我对林奇崇敬有加,但是,对于林奇的这种倾向性观点,本人不敢苟同。对于中国的普通投资者而言,我更愿意提倡:投资正道,首选基金,股海无边,基金是岸。在此,我们必须考虑到国人的赌性普遍较强,想要自律地做到理性投资、长期投资和组合投资谈何容易?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国内股票市场尚不成熟,相比美国市场而言,中国股市的市场有效性不足,市场信息不对称。所以,在可预见的将来,包括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很有可能充分发挥其技术面分析能力、基本面分析能力和内幕信息的获取能力,从而战胜市场指数,战胜普通股民。基金在中国诞生十几年来,先后有几十只封闭式股票基金、几百只开放式股票基金成立,实践证明,绝大多数成立两年以上的主动型股票基金都战胜了股票市场指数,而在美国大部分股票基金都跑不赢股价指数。由此可见,国情有别,我们需要谨记大师投资之道,慎用大师投资之法。当然,如果有人愿意以投资股票为生,或以投资股票为乐,或是立志战胜机构投资者,那就另当别论了。

这是我与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三次合作出版书籍,我再次感受到了出版社相关人员(王磊、宁姗、颜诚若、王颖、董丽华等)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准,对此,每次我都心存感激。为了又快又好地让林奇大师的经典著作面世,我的一些学有所成的海归同事郭欣、肖莹、王雯婕、胡洁、林良彦、吴文哲和才华横溢的王波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支持,在此,我深表感谢。当然,大谢不言谢的是我的翻译搭档,也就是我的太太罗志芳女士,没有她的帮助和鼓励,我不太可能与她联袂翻译完成我俩的第二本书(第一本书是2008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贵宾理财之道》)。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本书是我们爱的结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彼得·林奇教你理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彼得·林奇//约翰·罗瑟查尔德
译者 宋三江//罗志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284055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59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2
16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09-2995
版权提供者 SIMON & SCHUSTER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