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的精神(吴清源自传)
内容
编辑推荐

悟透棋道,也可悟出人生之道。吴清源的棋道要旨是“完美的和谐”,正是这种淡泊名利、纯粹求道的围棋精神,使他远远超越了一个争胜负的棋士,而体现出一种极其充盈丰沛的人格。正是这种永远创新的自由精神,使吴清源虽然远离赛场多年,但他的围棋思想却长期指导着现代围棋,并将更长久地影响世界棋坛的未来发展。

内容推荐

本书的出版对于棋迷或非棋迷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身为一代宗师,吴先生把起伏颠沛的一生写得很淡,重点是在说棋,他的气度和从容确非常人能及。更重要的启示是,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职业,棋无止境,艺无止境,学无止境,各行各业追求的精神都是相通的,达到这样一个境界的人,专注修为,一定会有所成就。

目录

王军序

陈平原序:从文武双全到中和之道

林海峰序:五十年前恩师与我

王立诚序

芮乃伟序:说说吴清源老师

牛力力序:否认天才的天才

《中的精神》中文版自序

第壹章 中和

第贰章 出生在中国

第叁章 来日初期

第肆章 新布局的研究

第伍章 从疗养到镰仓十番棋

第陆章 结婚和信仰

第柒章 不败的十番棋

第捌章 交通事故

第玖章 令人怀念的人们

第拾章 21世纪的围棋

后记

试读章节

第壹章 中和

旧满洲

2001年的6月上旬,我在中国的东北转了一圈。

从辽宁的大连到沈阳,又从沈阳到黑龙江的哈尔滨……我是去出席在沈阳等地举行的中日两国围棋爱好者的交流活动。由于当地的报纸连日报道了我的来访,我受到了各地盛大的欢迎,其热情令人难忘。

因为我是出生在福建,成长在北京——直到14岁去国赴日,所以每当我踏上中国的大地,总是感慨良多。特别是东北地区——战前在日本的扶持下建立了伪“满洲国”——更是一块让人百感交集的土地。

许多年前,我曾经访问过这里,也曾有过一次“御前对局”——在末代皇帝溥仪的龙座前下棋。那是1934年的事情了。

伪“满洲国”的首都设在长春,当时被改名称为新京。我和木谷实先生在宫殿里下了一盘棋,溥仪很有兴致地一直热心观战。我还用北京话和溥仪聊了几句,溥仪看上去十分高兴。

我和“满洲”还有另外一层因缘——我的大哥吴浣,战前曾经在伪“满洲国”宫内府任职。他厌恶日本军的蛮横粗暴,于是就趁随同溥仪的弟弟溥杰一起来日本之际,留在东京当上了一名外交官。大哥在战后去了台湾,现已去世。

我虽然现在已经87岁了,但每年仍然不是访问中国大陆就是访问台湾,因为各地的围棋国际赛事经常邀请我来当裁判长。我自己也觉得,促进国际友好是我的一项使命。

可以这样说,73年前我来到日本这件事本身,就肩负着改善中日关系的责任。当时,日本正企图侵略中国,两国关系日趋恶化。在十分险恶的形势下,因为得益于亲中派的犬养毅先生(原首相)的鼎力相助,我才得以来到日本。然而,遗憾的是,犬养毅先生在“5.15”(1932年)事件中被枪杀,随后立即爆发了侵华战争——那可真是一个黑暗的年代。

对于经历了那样年代的我来说,十分希望21世纪能是一个相互友好、共存共荣的时代。只要一息尚存,我愿为加深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而走遍全世界。

哈尔滨

59年后,我重访哈尔滨。这个有着“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城市,在榆树、柳树和白杨树的庇荫下十分漂亮。

59年前来哈尔滨时虽然是春天,但天气却十分寒冷,连呼出的气几乎都要冻上了。当时是1942年4月18日,我还清晰地记得,我就是在这个城市里听到“东京遭到了第一次空袭”的消息的。

故地重游,感慨万分,如今的哈尔滨让我感觉到它不久将成为中国、日本、俄罗斯、韩国经济交流的一个中心城市。和有着大量欧美资金涌入的上海等地相比,北方显得有些落后。但这片土地和日本有着很深的历史关系,我想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

哈尔滨同时也是我的围棋研究助手牛力力(中国棋院五段)的故乡。而且这次主办围棋交流活动的黑龙江棋院的院长赵国荣先生正是牛力力的先生。赵国荣先生是中国象棋的冠军,在中国很有名。

由于有了这样的缘分,在欢迎会上我谈了一些我正在研究中的关于“21世纪围棋”的一些想法,讲解了自己对布局的一些思考方法。简单地概括,我的围棋理想可以用“中和”这个词来表达。翻译成日语也许可以用“调和”这个词吧。

“中”这个字,中间的一竖将口字分成左右两部分,这左右两部分分别代表着阴和阳。而阴阳平衡的那一点正好是“中”。在围棋上,我经常说,要思考“中”的那一点。中和了棋盘上各个子的作用的那一点,就是正看。  所以从拿起棋子开始的80年来,我从来不把围棋当做胜负来考虑。无论输赢,只要下出了最善的一手,那就是成功的一局。日本的围棋规则是比较双方围地的大小,而中国的规则却有所不同,在棋盘上活着的棋子多的一方是取胜的一方。我认为比起胜负来说,那是生存权的象征。

当然,要达到“中”的境界,并非易事。这需要精神上的修养。所以,我一直很重视信仰。从5岁(虚岁)开始,我就学习《大学》、《中庸》等四书五经,至今我仍然坚持每天研究《易经》。

P2-5

序言

我与吴清源先生相识的时间并不长,但敬慕他却很久了;自小我就爱下围棋,凡是与围棋相关的人与事,我都怀着很深的兴趣和感情。想要学棋学艺,我就特别想得到一本关于吴清源先生的书,读他怎么谈棋论棋。但我最终也没能得到先生的书。

到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父亲王震担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时,吴先生到中国来,或父亲到日本去,他们几乎每次都要见面,交往甚多。父亲多次提到棋艺高妙、经历富传奇性的吴清源先生,这样说来,与吴清源先生我也算是间接地相识了吧。

直到前两年,我才真正地认识了先生本人,与他相谈甚欢,一见如故。又因为中信文化要拍吴清源的自传电影,中信出版社要出版先生的自传,亲近的感觉更加深了一层。听著名导演田壮壮告诉我,吴清源先生也对与我结识深感愉悦,还特别说到“王先生是懂棋的”,“我希望今后王先生到日本来,能够和他下一盘棋,即使我不能下完,可以让我的助手接着帮我下完”。作为一个年已90高寿的前辈,他说这样的话实在是对我莫大的鼓舞和激励,令我感动不已。根据吴清源先生的想法,支持中国的围棋事业,弘扬围棋的精神,当是我应尽的义务。

即将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中的精神》一书,已经有懂文的和懂棋的写了序言和书评,他们都是大家了,在这里我又何必说棋说人说事呢?只想以这篇序文做个引子,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吴先生的书,自己去琢磨其间的道理。

围棋在古代被称为手谈,弈棋的双方,以平淡的落子交流对棋道、对人生的理解。围棋的好,在于它的简单和包容。小小纹枰,方寸之地,布局、征战、防守都在上面进行,有因伐而失,有因弃而获,人生的大智慧,都在这里。一个人多研究研究围棋是有好处的,可以多些大局观,少些冲动和戾气。这是吴先生所强调的“用中”精神的根本,也是他近年来研究“21世纪六合之棋”的成果。这位棋坛宗师把围棋理论和中国古典哲学智慧相结合,其高深的境界和造诣,让人不能不十分钦佩。

出版这本书,其实对于棋迷或非棋迷来说,都是有意义的。身为一代宗师,吴先生把起伏颠沛的一生写得很淡,重点是在说棋,他的气度和从容确非常人能及。更重要的启示是,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职业,棋无止境,艺无止境,学无止境,各行各业追求的精神都是相通的,达到这样一个境界的人,专注修为,一定会有所成就。为此,我愿把《中的精神》郑重推荐给广大读者。

2003年8月20日

后记

这次的回忆录是在《中日新闻》和《东京新闻》报上的连载。报纸连载是从2001年7月上旬开始至10月中旬结束,共计连载了90回。

出版成书的时候,书名定为《中的精神》。在中国的思想里,“中”这个字有着很深刻的含义,它对于我的人生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已经在文章里提过了,“中”是中国古籍里提倡的一种思想。

神创造了宇宙。但是神的样子谁都无法看见。只有彻悟的圣人才能告诉我们神的作用。“中”就是用做说明神的作用的。

“中”这个字,是中央有一根棒子穿出的形状,棒子将其分割为左右两个部分,表示着阴和阳。总之,中是取得阴阳平衡的一点,是最佳的意思。

古代中国认为,神创造的宇宙就像是纯粹的光球。这光球就是“阳”,它每次运动都会生产阴。从数字上说,生成了“一”,然后分成“二”,不断的分裂增加最后产生了万物。

科技发达的现代,使用显微镜就可以观察到那样的分裂。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然后是四个,八个……不断地分裂倍增。由于细胞的分裂,创造出动植物新的生命。

天、地、人、物都是遵循这样的法则在运动,所以阴阳的和是最值得推崇的。阴和阳,哪一个过强,或是哪一个过弱,都是不行的。

但是,回顾当今的时代,又是怎样的呢?从物质和精神上去看的

这次的回忆录是在《中日新闻》和《东京新闻》报上的连载。报纸连载是从2001年7月上旬开始至10月中旬结束,共计连载了90回。

出版成书的时候,书名定为《中的精神》。在中国的思想里,“中”这个字有着很深刻的含义,它对于我的人生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已经在文章里提过了,“中”是中国古籍里提倡的一种思想。

神创造了宇宙。但是神的样子谁都无法看见。只有彻悟的圣人才能告诉我们神的作用。“中”就是用做说明神的作用的。

“中”这个字,是中央有一根棒子穿出的形状,棒子将其分割为左右两个部分,表示着阴和阳。总之,中是取得阴阳平衡的一点,是最佳的意思。

古代中国认为,神创造的宇宙就像是纯粹的光球。这光球就是“阳”,它每次运动都会生产阴。从数字上说,生成了“一”,然后分成“二”,不断的分裂增加最后产生了万物。

科技发达的现代,使用显微镜就可以观察到那样的分裂。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然后是四个,八个……不断地分裂倍增。由于细胞的分裂,创造出动植物新的生命。

天、地、人、物都是遵循这样的法则在运动,所以阴阳的和是最值得推崇的。阴和阳,哪一个过强,或是哪一个过弱,都是不行的。

但是,回顾当今的时代,又是怎样的呢?从物质和精神上去看的话,现代人将重点都放在了物质上,而对精神却看得很轻。过多考虑以物质为中心,是会失去内心的。从“中的精神”来看,这是严重失衡了。

如果是过分地要得到石油、粮食等各种东西,结果就导致了战争。人的内心的平衡是不可缺的,但经常因为各种的欲望,人变得贪得无厌,人的内心就会失去平衡。

我1914年出生在中国,5岁(虚岁)开始就学习四书五经。那些教育的真髓其实就是“中的精神”。到了日本后,我每天都读中国的古籍,为的就是追求“中”的境界。

无论是谁,神都给予了才能。这就叫做天赋。所以根据各自的天赋尽其所能是最重要的。

我从2002年开始,准备致力于“21世纪的围棋”的集大成工作。我是想将我创新的下法,把它们分类成星、三三等,编辑成辞典。但是,下法本身是无限的,所以要编成大型辞典是不太可能的。我希望至少是小辞典,我准备今后的10年就专注于这项工作。

最后,对提供了本书的照片等的日本棋院、朝日新闻社、读卖新闻社,还有林海峰九段、NHK的源川洋夫先生,以及发起人寺本忍先生表示感谢。感谢大家给予的帮助。

吴清源

2002年1月吉日

书评(媒体评论)

古今中外,我最佩服的人是准?古人是范蠡,今人是吴清源。但在两千年的中日围棋史上,恐怕没有第二位棋士足与吴清源先生并肩。这不但由于他的天才,更由于他将这门以争胜负为唯一目标的艺术,提高到了极高的人生境界。

——金庸谈吴清源

吴先生是这样一种人,与他那文静的外表迥然不同,在他的内心深处,蕴藏着一团永不熄灭的热情之火。更有趣的是,对吴先生在信仰中养成的清廉洁白的人品,无论是谁,都可能将他误认为禅房里修行多年的高僧!

——日本围棋名家 桥本宇太郎

吴老先生在许多人追逐名利时始终能出淤泥而不染,是非常了不起的,什么时候都会有世界冠军产生,可能是“刘清源”,也可能是“张清源”,但作为一代宗师,吴清源却只有一个。

——中国棋院院长 陈祖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的精神(吴清源自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吴清源//桐山桂一
译者 王亦青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18333
开本 32开
页数 203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3.135.47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3: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