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对话金融危机--两位青年学者谈经济热点话题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剖析“金融海啸”的书,一部视角独到、警示浓浓的书,一部青年学者精诚合作、形式新颖的书。它深刻揭示了金融危机发生的经济原因、社会历史原因,乃至文化原因,视角独特,分析锐利,对金融危机趋势进行了新的大胆预测。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深入解剖“金融海啸”的著作。该书视角独特,警示作用浓厚,是由两位青年学者合作的形式上有新突破的著作”。著名经济学者、原辽宁大学校长冯玉忠教授称赞指出,该书的特征是研究分析系统和全面,很好地把握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危机的深刻影响,更难能可贵的是根据我们国情,对国内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进行深刻分析,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目录

前言

第一次对话 金融危机爆发的必然性

“潘多拉盒子”为什么会打开?

小贴士:金融危机小常识

祸起美国楼市泡沫

资产证券化使危机蔓延

小贴士:金融危机的六大关键词

过度的虚拟经济游戏

美元霸权的产物

新自由主义与“华盛顿共识”

超前消费的“透支经济”

第二次对话 全球性经济衰退

全球化传导了全球性衰退

小贴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2008年“十大金融灾难”

“地球村”中没有“孤岛”

小贴士:全球总动员,奋力大救市——2008年各国的紧急救市行动

受重伤的美国经济之一:财富大缩水

小贴士:美国2008年最黑暗的一个月

(9月15日至10月15日)

受重伤的美国经济之二:就业大迷局

受重伤的美国经济之三:美国何去何从?

小贴士:美国公布70年来最大规模金融监管改革方案

受到重挫的欧洲经济:冰岛是一面镜子

重压下的日本经济:“80多岁的老人跌了一跤”

第三次对话 金融危机过去了吗?

这场金融危机的性质

小贴士: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大事记

始料不及的金融风暴

“全球金融危机是一场颠覆性危机”

危机后果将是“普遍和长期的”

小贴士:世界历史上的六次金融危机

V、U、L还是W型?一道英文字母的多项选择题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复苏”还是“反弹”

不容忽视的一些利好因素

第四次对话 金融危机与中国宏观经济走势

中国经济能否“独善其身”?

金融危机影响的贸易渠道

金融危机影响的投资渠道

金融危机影响的金融渠道

金融危机影响的信心渠道

中国受的是什么伤:软伤、硬伤还是内伤?

中国经济进入高成本时代

关注金融危机的“非经济”影响

小贴士:部分国家的稳定就业措施

要有长期过紧日子的准备

第五次对话 亚洲金融危机的回顾与反思

日本的泡沫破灭与“十年衰退”

日本的教训和启示

亚洲金融危机与“东亚模式”的破产

小贴士: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概况

国际金融炒家的不光彩角色

第六次对话 金融危机与产能过剩

谨防产能过剩抬头

产能过剩与金融危机

产能过剩“众生相”

小贴士: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

产能过剩的本质属性

产能过剩危害多多

产能过剩从何而来?

最担心的是用进一步的产能过剩来治理现在的

 产能过剩

根本出路在于结构调整

小贴士: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产业政策导向

第七次对话 中国的楼市和股市

美国式“次贷”与日本式泡沫

中国式房地产泡沫会不会出现?

怎样看房地产市场的“反弹”?

小贴士:近年来国内楼市调控政策回顾

看不懂的中国股市

试读章节

梁启东:这一年多发生的事情真像是一堂生动的金融学课,真不好说自己能够赶上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影响经济增长、抑制需求和就业固然是不幸之事,但赶上了这场金融危机,经历了它的全过程,分析它爆发的深层原因及传导机制,探讨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救市措施的成效与影响,也算是阅读了一本活生生的教材了。这也是不幸之中的幸事。

权元七:是的,这场金融危机是一场典型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诞生以来,人类社会经历过数十次的经济危机。在人们心中记忆最为深刻的是1929年的危机,那次危机导致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最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如今,人类正经历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被格林斯潘等金融“大佬”描绘为“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作为经济学者,能够亲历其中,确实得到一个以独立的眼光剖析危机的发生和发展趋势的机会。

梁启东:那么权博士,在对危机进行预测之前,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危机的来龙去脉有个了解,多问几个“为什么”,也就是对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进行剖析。2008年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举行的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上发表了题为《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讲话,他指出: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20世纪30年代以来所罕见。造成这场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不当的原因,也有金融监管缺失的原因。对此如果没有正确认识,就难以吸取教训、避免今后发生同样的危机。

权元七:确实,美国的“金融危机”已发展为全球许多国家的“经济危机”、“生存危机”。这不得不令人深思: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是什么?多了解几个“为什么”,很有必要,那是我们研究问题的逻辑起点。

梁启东:面对金融危机,国外一些官员和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危机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有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因素,特别是那些负有决策权的美国财经领导人把造成危机的责任归咎于中国。比如,美国前任财长保尔森就说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储蓄率造成全球经济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把美国房地产泡沫归咎于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人的高储蓄;现任财长盖特纳则指责“中国正在操纵人民币汇率”,试图对金融危机成因产生误导。这些观点,在国内的个别学者中也有一定市场。

权元七:这些言论,我也注意到了。其实,这些言论除了推卸责任外,对于客观分析危机成因、探讨走出危机对策没有什么作用。金融危机的“中国责任论”说法除了是为西方一些主要国家自身经济政策失误及监管不力开脱外,恐怕也是为这些国家今后出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或对中国进一步施压寻找借口。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予以澄清,否则将不利于全球加强国际合作,不利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客观认真地讨论危机的真正起因和真正的责任所在,才能使我们有的放矢地制定和实施危机的应对策略。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总体看,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社会历史原因,甚至文化原因。可以说,金融危机在什么时间爆发,以哪个银行出问题为开端,这有偶然性;但就危机爆发本身而言,有着一种必然性。

梁启东: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中国老百姓中也有流传很久的那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马上就报”,就通俗地表述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美国之所以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根源于美国,根源于美国长期的经济政策,根源于美国华尔街的大金融家,根源于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根源于美国民众的消费方式。

权元七:林毅夫去年曾借用老子的“福兮,祸之所伏”来分析金融危机的成因。他提醒,此次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全球经济刚经历了“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繁荣期:2002年至2007年,无论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都出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什么发达国家能够快速增长?林毅夫认为既有“远因”,也有“近因”。其中,“远因”是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的主流,金融业管制放松,金融创新活跃。“近因’’有二:一是“9·11”后美国大幅提高国防安全开支,增发货币,流动性猛增;二是“新经济”泡沫破灭后,美联储为避免经济衰退放松了货币政策,强力刺激房地产消费。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可用资金数量,拉动投资和消费,令经济出现“荣景”。

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的繁荣,有力带动了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增加,加之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出现投资高潮,连带消费升温,所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出现了持续增长。然而,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所伴随着的脆弱性也在不断提高,其中潜伏着严重的危机。这些暗藏的危机包括:美国房地产价格以非可持续性的两位数上涨;美国的“双赤字”越来越大;金融创新的衍生品进一步放大风险。“福兮,祸之所伏”。终于有一天,本来是经济快速增长的源泉,最终却变成了导致危机发生的原因。美国刺激房地产消费的政策给经济带来了繁荣,但也累积了泡沫,而泡沫没有不破灭的,这就出现了美国次级抵押市场危机。金融创新不但没有分散和抑制风险,反而加重了风险,使次贷危机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了一场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

……

P3-6

序言

这是一部剖析“金融海啸”的书。

这是一部视角独到、警示浓浓的书。

这是一部青年学者精诚合作、形式新颖的书。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影响深刻而深远。这次金融危机不是一次简单的周期性危机。不是类似1998年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这种局部、短暂的金融危机。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有言:这是一场“百年不遇”的危机。这场危机影响深、蔓延广,由欧美发达国家蔓延到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演变成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而且这场“金融海啸”已经由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演变成为对全球的实体经济造成直接伤害的经济危机,在这场危机中,几乎所有国家都难以幸免。

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研究分析系统、全面。作者从金融危机发生的机理出发,揭示了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探讨了危机的深刻影响。难能可贵的是,本书立足中国国情,有针对性地分析了中国的楼市、股市,分析了中国的产能过剩等问题,提出了政策性建议。作者认为,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社会历史原因,甚至文化原因。金融危机在什么时间爆发,以哪个银行出问题为标志,这有偶然性;但就危机爆发本身而言,有着一种必然性。这次金融危机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美国的次贷危机,是次贷危机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危机的蔓延导致了全球性经济危机。金融创新工具过度发育,资产证券化大行其道,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严重脱节,都是金融危机发生和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不能忽视“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后,美国凭借发行货币的优越地位,不断扩展“货币战争”的影响。此次金融风暴,本质上是以“华盛顿共识”为标志的美国模式市场经济治理思想的严重危机。作者还探讨了金融危机发生的很重要的环境因素——美国民众的消费观、美国式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我们表面看到的是美国的经济危机,背后却是美国的文化危机。

本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视角非常独到,分析非常犀利,观点非常鲜明。针对国际上(也包括国内)的一些官员、专家学者、实业家,看到2009年上半年国际经济运行态势出现一定恢复的迹象,因而呈现出过于乐观看法:作者明确指出,现在即判断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结束为时尚早,现在的经济恢复只是一定程度的“反弹”,还不能断言国际经济已经复苏,还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书中集中了大量笔墨探讨了金融危机发生的必然性、蔓延的普遍性、危害的深刻性、影响的长期性。两位青年学者还对金融危机的走势作了预测,认为危机呈现“W+L型”走势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2009年底、明年初国际经济将呈现新的一轮波动。这个波动将影响全球经济。包括中国经济。

在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上本书也很有特色。这体现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相结合上。不仅一般性地研究金融危机的历史和形成机理。更侧重研究危机的走势和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现实影响;不仅一般地分析金融危机的教训。更侧重对危机走势的预测和判断。同时。本书以对话形式写作,一问一答。侃侃而谈,像是作者两个人聊天。又像是作者和读者讨论。循循善诱,丝丝入扣,紧扣读者的思考历程,随时照顾读者可能想到的问题。尽量把话说明白。把理讲清楚,形式新颖、别致。语言生动、活泼。内容紧凑。逻辑性强。把读书活动由枯燥的理性思维变成生动的艺术享受。这实在是难能可贵l采取对话的形式,以实在的语言,以朴实的文风,进行一部学术味道很浓的著作的写作,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提倡的风格。

本书的两位作者是活跃在理论界和学术界的优秀青年学者。我和他们是忘年交。20多年来。眼看着他们在学术园地里不断地成长、进步,令我十分欣慰。早在1985年我就与权元七博士相识。那是在长春召开的东北三省经济改革论坛期间。他当时就读东北大学。是大三学生。作为东北大学两名代表之一参加那次论坛。在这个论坛上,他听了我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演讲。引发了他对改革理论的兴趣,从而形成了对理论的孜孜追求。从此我们之间建立起了“学术友谊”。后来元七在东北大学毕业。先后在政府机关工作,又担任国企董事长5年。199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系攻读经济学博士。博士毕业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攻读法学博士后。又在美国哈佛大学作一年访问学者。现任北京大学东北亚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同时权元七在实业投资、企业管理方面也非常成功。他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走势非常准确。这和他特殊的经历和学识不无关系。梁启东是我的学生,在我任辽宁大学校长时。他在历史系读书。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个思维敏捷、奋发向上、优秀学生会干部。大学毕业后。他到省直机关工作。还到基层锻炼。实践使他养成了理论思考习惯,为他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风格奠定了可贵的基础。之后调到辽宁社会科学院工作。为他实现自己的学术目标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他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城市经济和辽宁省情研究,是辽沈地区为数不多的知名优秀青年学者之一。他勤于实践,善于思考,在省内外做了500余场报告、讲座,被称作“省情演讲家”。近年来他在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著述颇丰。

作为热心宏观经济和现实问题研究的青年,两位学者的共同特点是理论基础扎实。基本技能全面,知识视野广阔。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学者,他们的学术风格和学人品格也是值得称道的。他们是各自研究领域的专家,而且还是负责任的学术公民。保持着学者的良知:他们在关心自己前途的同时。更关心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程,对历史负责,对时代负责,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总之,这是一部好书。语言朴实,形式新颖,研究问题有战略高度,研究内容针对性强,对金融危机的成因、危害、走势进行了有理、有据、有力的论证。发表了许多有见地、有价值、有深度的真知灼见。当然,书中的一些分析是否合宜。某些预测是否准确。还有待观察和深入探讨。相信本书的出版会在关注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的专家学者中引起共鸣,会对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有所启迪,也会对政府部门的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深望本书作者对金融危机的发展态势和影响进行跟踪调研,继续深入研究,拿出更新、更好的成果。

(作者冯玉忠先生是著名经济学家,原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对话金融危机--两位青年学者谈经济热点话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权元七//梁启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059326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09-11-01
首版时间 2009-11-01
印刷时间 200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1.59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40
17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