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和《潘一志诗词》汇集而成,是水族学者潘一志先生为社会,为水族人民留下的丰厚的精神财富。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丰富的文献征引和鲜活的社会调查材料,可为学术研究提供便捷的文献检索路径和可信的实证资料,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图书 | 水族学者潘一志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由《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和《潘一志诗词》汇集而成,是水族学者潘一志先生为社会,为水族人民留下的丰厚的精神财富。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丰富的文献征引和鲜活的社会调查材料,可为学术研究提供便捷的文献检索路径和可信的实证资料,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内容推荐 本书由《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潘一志诗词》汇集而成。这是潘一志先生为社会、为水族人民留下宝贵丰厚而永恒的精神财富。中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悠久而可圈可点的历史,而且不乏学富五车的贤达。但是,当我们环顾四周,能像潘一志先生那样数十年孜孜不倦耗尽心力为本民族撰写出一部30余万字历史资料稿者,却凤毛麟角。 《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及《潘一志诗词》曾内部出版,近30年之后正式出版。承蒙潘先生传人潘茂金的鼎力支持,在卸任黔南州文联主席之后,数年如一日投入到整理先父遗稿的工作中,使本书得以圆满出版。 目录 序一:潘一志的作品与人格力量 序二:一部珍贵的水族社会历史史稿 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 潘一志先生和他的《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 第一卷 第一章 水族的起源与迁徙 第二章 水族的族名 第一节 关于十六水问题 第二节 关于以曲名族问题 第三节 关于水居得名问题 第四节 关于以姓名地问题 第三章 水族地区的建置沿革和地理情况 第一节 建置沿革 第二节 地理情况 第二卷 第四章 历代封建统治者对水族地区实行的政治压迫和水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一节 周代以上的怀柔政策 第二节 秦至隋的征服政策 第三节 唐至五代的羁縻政策 第四节 宋至清的血腥统治政策 第五节 民国时期军阀的暴政政策 第三卷 第五章 历代统治者对水族地区的经济压迫和剥削 第一节 封建统治的财政制度剥削 第二节 封建统治的社会经济剥削 第六章 水族地区历代经济及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七章 水族的风俗习惯及其变革 第八章 水族人民与各族人民的友谊 附录1 附录2 潘一志诗词 新旧自我人生观诗稿 浪游集(1929~1946) 归农集(1947~1949) 新生集(1951~1965) 集外补遗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水族学者潘一志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贵州民族学院//贵州水书文化研究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52520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00 |
出版时间 | 2009-12-01 |
首版时间 | 2009-12-01 |
印刷时间 | 200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86.9-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0.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