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享素(素者至美朴者无敌)
内容
编辑推荐

同步全球低碳饮食新风尚,享受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由姜培琳、田原、吕颂贤、陈光标等19位来自不同行业领域内优秀人士联合推荐的素食经历与健康环保理念。

一种由低碳饮食带来的建康、自然、绿色的全新饮食理念……

一种由低碳生活带来的时尚、环保、品质的全新生活方式……

有一种生活态度,更值得细细品味……走近他们,了解不一样的世界。

内容推荐

对未来,我们的要求更高——不仅要健康、要绿色,更要环保!

书中的他(她)们,是各个行业内十分优秀的人,无论是明星、艺术家、名模、音乐人、工程师、学者,还是董事长或科普作家,领域各不相同,但却有着同样的选择。他们说,素食久了,身心清爽,笑容会逐渐发生变化,连眼睛也会变得明亮起来,感觉身体由内而外少了些浑浊。也许,这就是植物带来的净化作用。

走近他们,翻开他们,细细体会他们,你会有所收获。

目录

爱吃素,爱环保——田原

我行我“素”的80后新锐总裁——罗浩

素食,我们的爱情红线——国囝子玉

39年不变的选择——杨景成

“别吃朋友”,摇滚人的柔情——优质大豆

尊重,让身心与天地靠得更近——常松

愈素愈美丽——姜培琳

科普作家的“素”度——郭耕

素食馆的“开荒”人——谢一源

一个驻足带来的改变——Jari

细味素人生——麦景婷

“令狐冲”的健康之选——吕颂贤

瑜伽导师小谈素——林晓海

清华学者的饮食理念——蒋劲松

素妈妈,素宝宝—一张丽萍

他是王老师——王劲松

亿万富翁的快乐,无关财富——陈光标

洗耳聆听,禅与生活——明奘禅师

后记

试读章节

爱吃素,爱环保

我能这样自然地接受素食,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排斥素食,我想是因为我在没吃素以前就知道吃素是很好的,知道吃素要比吃荤健康很多,知道这是特别健康和科学的饮食方式,只是自己一直没有去做。对我来说,两年后开始食素也不晚。

在国外,很多大牌明星都是素食者,比如coldplay的主唱、基努·里维斯、娜塔莉·波特曼等。环保和素食在国外,都是很时尚的概念,但在国内,很多人一听你吃素,首先就会把你往宗教那里想,会觉得你吃素比较怪,对素食了解的人太少了。

当初,我吃素的时候,家人也是反对,只能慢慢和他们沟通,耐心给他们讲,让他们了解。后来我发现,对家人的影响并不在于你说了什么,真正影响他们的是,看到我的皮肤确实比吃素以前好,而且我整个的状态也比以前好很多。

我在没吃素以前,有很多时候心情不好,会有很多不好的情绪,因为工作会有很多焦虑,经常会睡不着。我现在每天睡六个小时就好了,主要是睡眠质量变好了,很少失眠了,焦虑虽然不是完全消失,但是不会像以前那样有那么多不好的情绪,心态和以前不同了。我现在觉得,一切都可以解决。

我觉得,生理上吃素会健康,如果心理上也吃素,心态就会很好。素食,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是能给你减轻好多负担的一种饮食方式。

现在,家里人不仅不干涉我吃素,反而跟着我开始吃素了。

我觉得吃素绝对不是一件强迫的事情,更不是很寡、很苦、很乏味,恰恰相反,吃素是很快乐的一种享受,而吃素的过程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我以前的口味很重,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口味变得越来越重。吃素以后,嗅觉和味觉开始变得敏感了,能更容易体验到食物本身鲜美的味道,能品味到更多丰富的滋味,这个变化很大。

以前,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味,现在才知道什么是高级的食物,什么才是最好的食物。如果食物要靠很多作料来佐味,你根本尝不到食物本来的鲜香味道。

在日本,如果请贵宾吃饭,他们一定会用当季的,当下自己家种的最新鲜的食物,这才是给最尊贵的客人准备的食物,这也是他们认为最高贵、最好的食物,根本不是什么鲍鱼海参。

我们这一代人,基本上都是吃垃圾食品长大的,碳酸饮料、膨化食品、肯德基麦当劳,还有很多看上去颜色鲜亮的食物,里面的很多色素和防腐剂之类的添加剂不仅不利于健康,还会使人上瘾。这些食物偶尔吃可以,但是要把这些垃圾食品当成是饮食的主要构成,那我会觉得你挺可怜的,因为你不懂得自然食物的味道,不懂得什么才是最好的。

因为拍戏的原因,常会去一些国家和地区,比如说在日本,有一次我和早稻田大学的一位老教授去一个小饭馆吃饭,我们说我们吃素,饭店的老板就说,吃素很好啊!然后,特别为我们准备了很多小素菜,他们的那份尊重很让人感动。包括我在早稻田大学食堂,那里的素菜很丰富,而且他们对素食者的那种态度,让人觉得那里的人很尊重素食者。

在日本,关西那个地区的饮食比较讲究,就算再普通的餐馆,你只要说自己是素食者,他们都会很耐心地告诉你,他们有哪些是素菜;有的餐馆,还会有专门备有荤食菜谱和素食菜谱两种;在高级一些的餐厅,服务员还会问你要不要蛋?要不要奶?很专业,因为那里吃素的客人很多;在东京,就算在便利店买一些便当,荤素的成分也会标注的很清楚,让你很方便选择。所有这些细节,都会让人感受到日本的餐饮行业对于素食者的尊重。

前一段时间,我在西安拍戏,在那里待了有一个月。有时外出就餐,我要不厌其烦地告诉餐馆的服务员,我吃素,不要给我放鸡精、味精、荤油,有时候你嘱咐一遍,他们还会忘掉。所以,只要不是在专门的素食餐馆,不提前沟通好,这一餐可能就不会吃的很顺利。有时我会想,要是能有一个协会代表素食者和餐饮业进行沟通的话,我想,在国内吃素也会方便起来了。

很多上了一些岁数的人。他们很辛苦,经历了艰辛的生活,早年温饱都成问题,哪里还谈及其他。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曾经的生活经历会让他们有一种补偿心理,要吃“好”一些,因为受经历和观念的影响,就会觉得肉好,以前,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过去,家里来客人,不都是去买肉招待客人吗?肉是贵重的食物,贵的就是最好的。所以,现在生活好了,就该好好吃肉饱口“福”,常吃太便宜的白菜豆腐之类对自己太不好、太亏了,给孩子那就更应该多吃肉了。所以,在这样的经历和观念背景下,他们就不太容易理解或者接受素食,首先,他们从观念上就难以接受。

年轻人就很容易接受新观念、新知识,并乐于去尝试,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之后,自然就能体会到素食给身体带来的是健康还是不健康。

有人说,不吃肉你就没有胶原蛋白,皮肤就不会好。相反的是,我的皮肤是吃素以后才变好的。我以前的性格很急,一着急就会上火,一上火就容易长痘痘,吃素以后皮肤好了,不长痘痘了,性格也比以前包容了。

现在媒体上有很多矛盾的说法,有的营养学家说吃肉好,有的说吃肉不好。不了解的会容易盲从。我觉得一个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自己学会思索,要有分辨的能力,要知道什么才对自己真的好,什么才能给自己带来健康。现在的很多病,包括很多年轻人都会生很多老年病,一定程度上是吃出来的,还有现在的很多中小学生,他们的身体都是提前发育成熟,因为饮食结构问题,这是一件挺可怕的事。

我看了很多健康方面的书,知道很多营养学家都在提倡营养减法。一个人吃太多营养的食物,过分补充营养,身体能不能吸收都是个问题。好比价格很贵很有营养的化妆品,不是越贵脸上涂的越多就越有效果,你要考虑你的皮肤是不是能吸收?不然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它会造成你的皮肤营养过剩,毛孔堵塞,引起很多皮肤问题。饮食也是一样,现代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病?因为你吃了很多不该吃的食物。现在有很多病都是由营养过剩引起的,而不是营养不良造成的。

我觉得,普通人哪怕做不到全素,也可以把素食的比例调整在饮食构架比例的80%,虽然吃全素更健康,但是如果做不到,可以做到少吃肉也是很好的。

P15-18

序言

纯净的微笑

五年前,有人曾在餐桌上对我说他是素食者,这让我在心里偷偷嘀咕,他可能是有什么信仰吧,不然为什么吃素呢?而现在,谁要说自己是素食者,我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个人很“重视营养和健康”,第二个念头是他很“环保”,很有“爱心”,第三个念头是他很讲究“生活品质”,第四个念头就是他的生活态度“健康端正”,无不良嗜好。总之,好感多多!

在欧美等国家,素食风早已流行了十多年,越是讲究生活品质、关注健康的都市人,就越有可能是一位素食者。素食在两方被推崇为是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很多年轻人更是把素食作为一种健康、环保、时尚的生活方式,以素食为荣。

早些年曾看过一部美国影片《马语者》,这部1998年出品的经典影片由好莱坞著名影星罗伯特·雷德福执导并主演,影片中有一段这样的对白:

“……如果她们待下去就需要食品。”

“有什锦沙拉,我认为从纽约来的女人只吃什锦沙拉……”

在那个时候,素食在纽约的时尚女性中就已经很流行,从而使得生活在两部乡村的人对于来自大都市的女人会有这样的认识。

也许是素食在欧美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太过普及,在欧美的很多影视作品中,能很容易看到关于素食话题的日常生活情景。在好菜坞,有不少影视巨星都是素食者,如天使般的好莱坞女星娜塔莉·波特曼、精灵王子奥兰多·布鲁姆、蜘蛛侠托比·麦奎尔、西班牙女星佩内洛普·克鲁兹,还有流行音乐天后麦当娜、coldplay乐队主唱克里斯·马丁等都是素食的拥趸者。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饮食以肉类食物为主,人们因为饮食习惯而受到心脏病、癌症和肥胖的困扰,癌症和心脏病已经成为人类最致命的杀手,而肥胖不仅影响个人的健康,也影响到一个人的寿命。在美国,肥胖已经成为了普遍的社会问题,有60%的美国成年人超重,1/4的人口患有肥胖症,导致美国政府每年仅因肥胖和肥胖导致的相关疾病支出的医疗费用就高达750亿美元,每年有近307人过早死于与肥胖有关的各种疾病。

食素已被医学证实可以减少患肥胖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以及癌症等疾病的几率,有助于抑制甚至治愈一些疾病如糖尿病、痤疮、便秘、高血压以及肥胖症等疾病。因为果蔬和五谷杂粮中除了富含各类营养素,还含有大量的纤维素,使营养素容易被身体消化和吸收,而不会造成营养过剩和消化负担,还可以净化血液,促进体内新陈代谢,促使肠内残留的有害物质及时排出,身体不容易囤积毒素,减少内脏负担。所以,经常素食的人会感觉身体的抵抗力增强,不易感冒,头脑清晰,反应敏锐,身心轻松,不容易困乏,皮肤细腻,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

在越来越庞大的素食人群中,很大一部分人群选择素食是为了健康,都市的时尚女性选择素食是为了保持身材、使皮肤健康漂亮,中老年人选择素食则是因为认识到素食,更有助于健康长寿。有数据表明,素食的人还会更聪明,因为让大脑细胞活跃的主要养分是谷氨酸、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这些养分可以提高人的专注力,增强人的判断力,而这些营养的丰富来源主要是谷物类、坚果类和蔬果类。

科学在不断进步,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曾经的营养膳食内容也悄然发生变化。虽说十多年来健康素食的理念似乎是从欧美等发达国家风行开来,但是,素食并不是欧美发达国家人们的专利。在中国,从古至今的养生家们都提倡:要健康长寿,贵在“少肉多素”。对于食物,不一定价格越昂贵营养价值就越高,有很多价廉易得的食物,往往就是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青菜、白菜、黄瓜、豆腐、萝卜、玉米等。这些常见的食物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而且更经济环保,就连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也把白宫的一块草坪变成了菜地。根据美国全国园艺协会的数据显示,如今有37%的美国家庭把自家院子里的绿地换成菜地,开始种植西红柿和黄瓜等各种蔬菜,而一年前只有19%的家庭才会这么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美国人如此热衷当“菜农”呢?原因很简单,自种的蔬菜不仅天然营养味道好,而且健康安全,完全可以放心食用,还能节约开支,更重要的是可以享受到亲手种植的乐趣。

素食,已经延伸成为一种全新的、健康的、自然的、环保的、时尚的生活方式。

天然的健康素食并不是指我们在市场上听见到的经过精细加工的白面、白米、方便面和蛋糕等诸如此类的食物,而是天然谷物、全麦粉制品、豆类、瓜果蔬菜等绿色的健康食物。虽然在国内,还有很多人对素食的认知了解有限,相当多的一部分人还停留在“那是有信仰的人做的事”、“素食会让人营养不良”的阶段。但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丰裕,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医院人满为患,更多的都市人开始意识到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开始了解怎样才能吃得更健康、更营养,认识到吃“素”不是“念佛”,也无关宗教。素食开始不再是一种约束,而是一种简单的、绿色的、健康的饮食方式,它的天然纯净、健康清雅、保护环境、拒绝污染和尊重生命的内涵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和品位。

选择素食,等于选择了一种简约的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它代表崇尚自然、关注健康、关爱生命、摒弃浮华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文化理念。这不仅仅是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它甚至涵盖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十多年来,随着气候变暖不断加剧、河流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灾害逐年增多、森林覆盖不断减少、冰川迅速融化、水资源日益枯竭,“节能减排”的低碳生活方式被不断提倡,素的生活方式在知识分子和时尚娱乐界中风行起来。

书中的他(她)们,是各个行业内十分优秀的人,无论是明星、艺术家、名模、音乐人、工程师、学者,还是董事长或科普作家,领域各不相同,但却有着同样的选择。未来,可以预见,对自己负责、对环境负责的健康时尚的生活态度会逐渐演变成一种大众潮流。

当初,我抱着好奇的心走近他们,走进他们丰富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令人享受的过程,他们身心健康,心态积极端正,让靠近的人不自觉地被吸引,如同在夏日里面对一片清凉。

有朋友戏言:素食者,就是吃植物的人;肉食者,就是吃动物的人。吃动物的人,身上会有肉味儿,吃植物的人身上没有肉味儿,只有青草味儿。

植物有净化的作用,不仅能净化空气,还能净化入的身心,甚至可以治疗人的身心疾病。当放眼四围的青山碧水、蓝天绿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时,身心自然就会舒畅愉悦起来,埴物的确具有这样的能力,有的人也具备这样的能力。

他们说,素食久了,身心清爽,笑容会逐渐发生变化,连眼睛也会变得明亮起来,感觉身体由内而外少了些浑浊。也许,这就是植物带来的净化作用。

走近他们,翻开他们,细细体会他们,我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会收获什么,温暖?思考?还是改变?我不知道。

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的经验和故事令我获益良多……

后记

一时不知该在这里写些什么,回想去年年初,开始这本书的前期筹备,当时的情景依旧清晰,而转眼间,已近两年,这本书也在忙忙碌碌中基本按照当初的想象完成了。然而,当静下来面对最后的结尾——后记这一页,却发现自己除了感谢,居然没有什么话想说。

这一年多以来,要感谢的人很多,相识的或不相识的。

感谢书中的每一位。他们都打开了自己的心;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精彩的世界。他们优秀、真诚、美好,他们的生命有一种质感,同时泛着温暖的光泽。感谢他们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经历,感谢缘分。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缘分这个词,与书内的每一位,从联络到畅谈,都愿意把它理解成为是一种缘分,我感受着他们的优秀,感受着他们那颗清澈的心。

朋友曾说,当一个人开始变得容易被一些人或者事物所感动,那说明,他的心开始变得柔软了。我想,我能理解这句话。

由于书的篇幅有限,还有不少人的故事没有被收录进来,在此,要特别感谢他们的分享,也希望日后能有机会集结成册。

最后,祝朋友们阅读快乐,如果还能从中获益些许,那这本书的存在也将有了几分意义。

2009年10月29日于北京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享素(素者至美朴者无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乙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973934
开本 32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1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47.1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