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社会创造心理学/人的发展与创造丛书
内容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社会创造性研究的历史和进展

 第一节 从创造性研究到社会创造性研究

一 创造性:创造者的品质

二 创造性的系统观:创造性人格在创造系统中的作用

三 创造性的领域特殊性

四 社会创造性的含义

五 从创造性人格到社会创造性人格

 第二节 社会创造性研究概述

一 直接的社会创造性研究

二 与社会创造性相关的研究

 第三节 创造性人格与社会创造性人格的特殊性

一 创造性人格与社会创造性人格中的“矛盾”:普遍性

二 创造性人格和社会创造性人格中的“矛盾”:领域特殊性和个别差异

 第四节 创造性人格研究的新视角

一 目前有关研究的局限性

二 考察中国领袖人物的创造性人格意义何在

三 中国领袖人物创造性人格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领袖人物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人格的发展

 第一节 领袖人物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人格特点

一 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人格的基本特点

二 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和谐性

三 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社会创造性人格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 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人格发展的相关因素

一 领袖人物早期的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

二 领袖人物的基本人格倾向发展的相关因素

三 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人格和谐性发展的相关因素

四 家庭环境在英雄早期人格发展中的意义

五 各种因素对早期人格的影响机制分析

 第三节 青少年时期的英雄梦:从蒙昧到觉醒

一 英雄的神话

二 英雄早年生活的平凡性

三 日益凸显的自我

四 早期的人格倾向:气质特点

五 反叛性、冒险性和高成就动机

六 自我身份感的确立

第三章 领袖人物成年初期创造人格的发展

 第一节 成年初期人格发展的特点

一 成年初期人格的基本特点

二 成年初期的人格和谐性

三 成年初期人格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 成年初期人格发展的相关因素

一 成年初期的人格基本倾向的相关因素

二 成年初期人格和谐性发展的相关因素

三 各种因素对成年初期人格的影响机制分析

 第三节 理想与实践:成年初期最突出的人格特征

一 高度的成就欲或成就动机

二 理想主义、力行

第四章 领袖人物成年中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

 第一节 成年中期人格发展的特点

一 成年中期的人格基本结构分析

二 成年中期人格和谐性的发展

三 成年中期人格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 成年中期人格发展的相关因素

一 成年中期人格基本倾向的相关因素

二 成年中期人格和谐性发展的相关因素

三 各种因素对成年中期人格的影响机制分析

第五章 领袖人物成年晚期创造人格的发展

 第一节 领袖人物成年晚期人格发展的特点

一 成年晚期的人格基本倾向

二 成年晚期人格和谐性的发展

三 领袖人物成年晚期人格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 成年晚期人格发展的相关因素

一 成年晚期人格基本倾向发展的相关因素

二 成年晚期人格和谐性发展的相关因素

三 各种因素对成年晚期人格的影响机制

四 小结

 第三节 中老年:人格发展的转折时期

一 自律乐群

二 尽责有为

三 创造性的伦理原则:领袖人物“立德”

背后的意义

第六章 领袖人物创造性人格的毕生发展

 第一节 领袖人物不同时期人格的共性与差异

一 传统性和时代性

二 高度的成就动机与才能的出众性

三 求新性和意志力

四 外向性和随和性

 第二节 领袖人物社会创造性人格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 领袖人物人格和谐性的毕生发展

二 典型人格倾向的毕生发展

三 领袖人物创造性人格的发展趋势说明了什么

第七章 社会创造性的个案研究:周恩来人格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周恩来人格的发展与成因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结果和分析

四 结论

 第二节 周恩来人格的适应性

一 母亲亡故时期

二 离家求学时期

三 旅日、“五四”运动和旅欧时期

四 参加国内革命斗争时期

五 新中国成立后出任总理时期

六 “文化大革命”时期

 第三节 周恩来人格的哲学基础:社会创造性人格与文化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 西方文化的影响

三 周恩来人格特征与传统文化的“对应性”

四 结论:文化对社会创造性人格发展的重要影响

第八章 关于社会创造性研究的启示和设想

 第一节 关于社会创造性的研究方法问题

一 两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二 一种新视角:采用历史心理学方法研究心理的发展

 第二节 社会创造性人格的性质与研究展望

一 社会创造性人格的发展性、领域特殊性和时代特征

二 社会创造性人格的适应性本质

三 对人格理论的启示

四 有待深化研究的方面

 第三节 教育的启蒙与深化:对创造教育的启示

一 教育和创造教育的多元性

二 早年的教育:家庭内外的环境

三 创造性生活教育

 第四节 关于建立综合的社会创造心理学的设想

一 社会创造心理学的历史使命

二 社会创造心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内容

三 社会创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领袖人物基本情况及人格发展的相关因素编码手册

 二 人格形容词检测表

后记

内容推荐

领袖人物何以指点江山、叱咤风云?领袖人格又何以造就?《社会创造心理学》由谷传华所著,借心理学的视角,剖析了孙中山、毛泽东等领袖人物的人格成长和发展轨迹,揭示了英雄生前的心理转折,描绘了他们人格萌芽的早年、建功立业的青年、立功和立德并重的中年和晚年。让我们回首历史,领略英雄成长的风景:让我们展望未来,启迪社会创新的宏图。

编辑推荐

《社会创造心理学》由谷传华所著,是基于一种被西方学者称为“历史测量学”的方法、在数据分析基础上所做的研究。这种研究手段在国内尚不多见,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为国内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广大干部的继续教育和青少年一代的德育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科学依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社会创造心理学/人的发展与创造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谷传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85957
开本 32开
页数 4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5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6
丛书名
印张 13.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4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7: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