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断虹霁雨山落水寒--曹雪芹的红楼梦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较析/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朱之赪的新作《断虹霁雨 山落水寒——曹雪芹的(红楼梦)和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较析》,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两位大师及其代表作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指出了他们的成败得失,作出了细致地剖析,读后感到受益匪浅。作为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的比较文学,按照通常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民族、不同国别、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和现象,或者是对文学和其他学科相互的关系和联系,进行对应地、对照地分析、解剖、研究,指出它们的异同,发现和揭示它们共同的、普遍的规律和特殊的、个别的规律。

内容推荐

《断虹霁雨山落水寒——曹雪芹的红楼梦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较析》:曹雪芹和列夫·托尔斯泰,《红楼梦》和《安娜·卡列尼娜》,两位伟大的文学大师,两部不同凡响、不落窠臼的史诗。更让人感到惊喜的,还有列宁和毛泽东两位伟人对这两位作家和作品的评论。前者写过多篇关于托尔斯泰的文章,将他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其中还引用了《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而后者更自称将《红楼梦》“至少读了五遍”,写过《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在多次谈话和文章中,反复谈起这部作品。两位无产阶级的领袖人物,对两部作品的重视和喜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将这样世界著名的两位作家及其代表作加以比较和分析,无疑会引起读者的兴趣,并且是极其重要和有意义的独特课题。

从朱之赪所著的这本《断虹霁雨山落水寒——曹雪芹的红楼梦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较析》学术著作的总体上来说,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运用之妙,存乎于心,穷源竟委,难能可贵。

目录

两位大师两部史诗——读《断虹霁雨 山落水寒》

第一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红楼梦》和《安娜·卡列尼娜》的时代背景

 一 《红楼梦》的时代背景

 二 《安娜·卡列尼娜》的时代背景

第二章 《红楼梦》和《安娜·卡列尼娜》所反映的中国与俄罗斯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状况

 一 《红楼梦》描写的中国式的封建社会的家庭、婚姻和恋爱

(一)妻妾成群

(二)禽兽不如

(三)追腥逐臭

(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五)仗势逼婚

(六)心如槁木死灰

(七)涉嫌恋爱而遭迫害

(八)恋爱而遭阻遏

 二 《安娜·卡列尼娜》反映的俄罗斯式的封建社会的恋爱、婚姻和家庭

(一)有情却被无情恼

(二)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三)朝秦暮楚

(四)拈花惹草

(五)我行我素

第三章 但愿君心似我心——贾宝玉、林黛玉以及薛宝钗的情感历程

 一 似曾相识

 二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三 通灵宝玉和金锁

 四 吟诗见真心

 五 绕道进军

 六 心有灵犀一点通

 七 釜底抽薪

 八 围点打圆

 九 诉肺腑

 十 解除武装

 十一 痴情不改

 十二 “机锋语”

 十三 海棠不时绽放

 十四 “掉包儿”

 十五 “一个疾雷”

 十六 焚烧遗物

 十七 破釜沉舟

 十八 考场走失

第四章 事不从人愿——安娜与渥隆斯奇恋爱的心路历程和安娜与卡列宁婚姻的波澜

 一 一见钟情

 二 含情脉脉

 三 心绪飘荡

 四 迷离恍惚

 五 从莫斯科带回来的影子

 六 唾沫淹死人

 七 艰难抉择

 八 书来信往

 九 “顾全体面”

 十 离婚事宜

 十一 旅游意大利

 十二 如饥似渴

 十三 热锅蚂蚁

 十四 粉身碎骨

第五章 安娜与渥隆斯奇的情感波澜引发的思考以及为渥隆斯奇清洗不白之冤

 一 安娜与卡列宁的婚姻是什么性质的婚姻

 二 安娜与渥隆斯奇的爱情问题

 三 安娜与渥隆斯奇的爱情究竟属于什么性质的爱情

 四 对横亘在安娜与渥隆斯奇爱情之间的三大障壁如何分析

 五 对渥隆斯奇如何评价

 六 安娜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第六章 《红楼梦》与《安娜·卡列尼娜》婚丧礼仪的比较研究

 一 结婚礼仪

(一)俄罗斯式婚礼——列文与吉提

(二)中国式婚礼——贾宝玉与薛宝钗

(三)中国和俄罗斯婚礼异同较析

 二 丧葬仪式

(一)中国丧葬仪式

(二)俄罗斯丧葬仪式

 三 简略概括

第七章 弃旧图新举步维艰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贾探春和《安娜·卡列尼娜》中的

 列文的社会改革理念和实践的比较研究

 一 偶尔露峥嵘

 二 小试身手

 三 进退维谷欲觅新路

 四 孰是孰非各有归宿

第八章 大树扎根沃土

——《红楼梦》与《安娜·卡列尼娜》民族特色比较研究

 一 中国皇宫的妃嫔制

 二 中国皇宫中的太监制

 三 封建等级制

 四 一夫多妻制

 五 封建婚姻制度

 六 封建家庭的伦理关系

 七 封建社会的节烈观

 八 封建社会的同性恋

 九 乱伦

 十 毒害人民的鸦片——宗教信仰

第九章 《红楼梦》反映的中国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一 三种人所代表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二 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的特殊价值

第十章 《安娜·卡列尼娜》反映的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一 列文所体现的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一)农业改革一开始就矛盾重重

(二)列文与长兄的观点分歧

(三)与吉提恋爱的自卑感

(四)在失而复得的时候

(五)别人的议论让他想入非非

(六)衬衫的风波

(七)婚后三个月烦恼又来了

(八)节外生枝

(九)生孩子之喜又夹杂着烦恼

 二 安娜和渥隆斯奇所体现的俄罗斯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一)域外新思潮的冲击

(二)安娜的矛盾

(三)三个障壁

(四)渥隆斯奇的矛盾

 三 卡列宁所体现的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第十一章 终篇赘语

 一 同是挽歌,同是补天,同是改良

 二 同是歌颂新思想、新观念、新道德

 三 同是博大精深的伟大作品

 四 同是民族的

 五 同处于主观愿望与客观社会效果的矛盾之中

 六 同样是消极人生观

 七 理想的光芒,分出伯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断虹霁雨山落水寒--曹雪芹的红楼梦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较析/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之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20424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6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1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64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