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语言学专家杨占武先生编著的《回族语言文化》主要介绍了回族语言的产业、发展以及回族伊斯兰教特点的汉语词汇、谚语与文化习俗等等。全书讲述全面、系统,具有一定的理论性、科学性及知识性,非常值得一读。
图书 | 回族语言文化 |
内容 | 编辑推荐 我国著名语言学专家杨占武先生编著的《回族语言文化》主要介绍了回族语言的产业、发展以及回族伊斯兰教特点的汉语词汇、谚语与文化习俗等等。全书讲述全面、系统,具有一定的理论性、科学性及知识性,非常值得一读。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我国著名语言学专家杨占武先生编著的《回族语言文化》。《回族语言文化》的内容提要如下: 回族话中阿拉伯语、波斯语、突厥语、蒙古语各种语汇共存的状况,不仅蕴含着文化的浸润、渗透,也暗示着人种、族源的来历信息。梳理这些词汇的来龙去脉,相信它是比史料记载更为扎实和富于实证的一种依据。 “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在回回人失去母语而共同选择汉语作为共同语言的历史中,一种独特的汉语言变体产生了。回族的语言,既是对汉语的选择和运用,也是对汉语的重新塑造。回族的精神文化正可以通过这样的一种语言编码来认知。 目录 序一/杨怀中 序二/李振中 遥远的记忆(自序) 第一章 地异言殊的回族话 回族人口及方言分布 回族话的一般区别性特征 同一方言内部的回腔与汉腔 第二章 先民的语言 回族族源及其母语 语言接触与融合 回回人的母语消亡是一个较快的过程 母语消亡年代及共同语的形成 第三章 回回语言文字学 元明时期的回回语言文字教习 回回民间的语言文字教习 字母的奥义 第四章 回族话的外语词汇 底层成分与习得借用 构词法比较分析 人名的混合语特征 汉族方言中的回族话外语词汇 第五章 语言底层与文化传承 语言化石与文明遗绪 语源资料与文化传播途径 底层词汇与波斯文化色彩 教派演变的迹象 宗教及生活习俗溯源 姓氏中的文化含义 第六章 文化心理与语言禁忌 外语词汇变异与宗教文化符号 汉语词汇的伊斯兰教化 词汇定植与文化转型 语词的文化功能及语用考察 回族语言禁忌 第七章 谚语与文化习俗 宗教信仰谚语 事理人情谚语 卫生习俗谚语 饮食禁忌谚语 婚丧习俗谚语 经商习俗谚语 第八章 回族经堂语 经堂教育及经堂语 经堂语的语言特征 经堂语的历史形成 经堂语的语言地位 附:经堂语文本选录 第九章 中亚回族话与回族文化 中亚回族及其语言 继承与脱落 接触与变异 语言独立与文化发展 第十章 小儿锦 附录 回族经堂语的语言问题 东干语及东干语研究的语言学意义 回族话外语词汇例释 回族穆斯林常用教名表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回族语言文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占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704602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289 |
丛书名 | |
印张 | 2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宁夏 |
长 | 230 |
宽 | 161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