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局外人鼠疫
内容
编辑推荐

我被判死刑,不是我枪杀了人,而是我在母亲的葬礼上没哭,不看母亲的遗体,忘记母亲的年龄,在灵堂喝咖啡,抽烟,睡觉。

律师谴责我以杀人犯之心埋葬了母亲,认定我铁石心肠。没人相信我是一个正直的年轻人,一个称职孝顺的儿子。世界是如此的荒诞,人的存在如此荒谬。阿尔及尔的阳光一如既住,灼热耀眼,我却要告别这个冷漠的世界。

加缪编著的《局外人·鼠疫》的英雄默而索之所以受到憎恨,是因为他真实且自我,不虚情假意……是因为他不扯谎。他说实话,拒绝隐瞒自己的内心。他没有梦想,他说哪儿都一样,出路是没有的。

不管你是否承认,存在主义哲学以经典的魅力存在着;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活着就是生命的意义,感官的欲望才是我们每一天无法回避的事实”已经深入人心。

世界只是一台冷漠而荒谬的机器,而我们渐渐被它放弃,成为局外人。

内容推荐

中篇小说《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小说塑造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荒谬的人”——对一切都漠然置之的主人公默而索,他对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漠不关心,他母亲的去世,甚至自己被判处死刑,他都没有感觉。这一荒诞主题实际上是作者对二战后人类荒诞的生存境况的呼喊。此作是荒诞小说的代表作,同时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品之一。

长篇小说《鼠疫》,一部被法兰西文学界奉为经典的长篇巨著,一部被译成28种语言,畅销1000万册的作品。该作是全球畅销书上的传奇,半个世纪以来常销不衰,被认为是加缪最有影响力和现实意义的文学作品。作品生动地描写了在与世隔离并面临死亡的绝境下,各类人的不同表现。最终,以医生里厄为首的不同背景的人们团结起来抗击鼠疫。在遭受鼠疫对情感和生存境况折磨的时候,人类仍能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面对死神。

目录

局外人

鼠疫

试读章节

1

今天,妈妈死了,也可能是昨天,我也不知道。因为我今天收到养老院寄来的电报写着:“母死,明日葬。深表哀悼。”电报没说具体时间,妈妈也可能是昨天走的。

养老院在距离阿尔及尔八十公里的马朗戈。我乘下午两点钟的公共汽车过去,傍晚之前应该能赶到。我将在那里待一晚为妈妈守灵,明天晚上再回来。我向老板请了两天假;很显然,这样的情况他是不能拒绝的。尽管如此,我仍然感觉到他有些气恼,于是我不假思索地说道:“先生你知道,这并不是我的错。”

他没答话,我想我本不该这么对他说。不过,我也没有什么好抱歉的,倒是他应该向我表示一下哀悼。大概后天他看见我穿着丧服的时候会这么做吧。现在的感觉好像是我的妈妈还没有死。不过一旦下葬,那就可以说是正式盖棺论定了。

我乘的是两点钟的汽车。那天天气很热,我照常去赛莱斯特的饭馆吃午饭。人们都来安慰我,赛莱斯特还对我说:“我们都只有一个母亲。”当我离开的时候,他们一直送我到了门口。我有点烦,想急着离开,因为我一会儿还要去艾玛努埃尔那里借黑领带和黑纱。他几个月前死了叔叔。

我是跑着去赶的汽车。走得匆忙加上一路的疾跑,明晃晃的太阳照射在地上,再反射到我脸上,颠簸的汽车,一股子的汽油味,弄得我一上车就昏昏欲睡。一路上我几乎都在睡觉。当我醒来的时候正靠在一个军人的身上;他冲我笑了笑,然后问我是不是打别处来的,我只点了点头,不想说话。

养老院离村子还有两公里的路。于是我赶路过去。我急着想见到妈妈,但是守门人说我得先去见院长。他那时正忙着,我还得等一会儿。守门人就利用这时间喋喋不休地和我说起话来;然后他才将我带去办公室。院长是一个小老头,肩上佩带着荣誉团勋章。他用那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我。随后他伸出手,握住我的手久久不肯松开,让我感到有些窘迫。他看了看桌子上的档案,然后对我说:

“默而索太太是三年前来这里的。她没有什么私人财产,你就是她的唯一了。”

我感觉到他是在责备我什么,于是我马上试图解释。但是他打断了我。

“没有必要解释,亲爱的孩子。我看过您母亲的档案,很显然您没有办法负担和照顾她。她需要有人一直在她身边照料,而您的薪水又无法承担看护费。综合考虑,她在这里会更安逸。”

“是的,先生,我也是这么考虑的。”

“不错,她在这里有很好的朋友,您知道的,和她年纪差不多的,喜欢回忆过去,有相同爱好的朋友。而您太年轻了,和您待在一起或许她还会觉得闷呢。”

这话倒不假,当我们住在一起的时候,妈妈总是一天到晚地看着我,但是我们却很少交流。她刚进养老院的几个礼拜哭得很厉害,可那是因为她还没习惯。一两个月后如果让她回家,她也会哭,那也是因为不习惯。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近一年来我很少来看望她。当然,还有另外的原因,来看她就必须利用星期天,而买票、赶车、颠簸两个小时也确实费精力。

院长还在说着什么,但我也没心思听,最后他说:

“我想您应该很想见见您母亲吧?”

我一言不发地站了起来,他带着我走出了门。走到楼梯口的时候他解释说:

“我把她的遗体放在了一个小停尸间里——因为担心惊扰到其他老人,您可以理解的吧。

这里每逢有人死了,他们总要两三天的时间才能安定下来,当然,这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困难。”

我们穿过了一个院子,院子里有一些老人,他们正三五成群地闲聊着。当我们走过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就不作声了;而当我们走过去,他们就又开始聊了起来。他们说话的声音让我想起笼子里叽叽喳喳乱叫的鹦鹉,一刻也不得安宁。走到一座小房子的时候,院长停在了门口。

“我就送您到这,默而索先生。如果有任何事情,请到我的办公室来找我。我们计划的葬礼在明天早上。所以我想您有一整夜的时间守在您母亲的棺材边,如果您愿意的话。另外还有一件事,我从您母亲的朋友那里听说她曾表示希望按照基督教的仪式安葬。这事我已经安排好了,不过我想还是应该告诉您一声。”

尽管我知道母亲并不是无神论者,但在她有生之年也从未有过什么宗教信仰,不过我还是谢了他。

我走进了房间。这是一件明亮、干净的房间,有一个大型的玻璃天花板,四面墙都刷着白灰。家具有一些椅子和几个x型的架子。中间的架子上放着一具盖着盖子的棺材。在刷成褐色的木板上清晰可见一些发亮的螺丝钉的钉帽,是刚钉进去的。旁边站着一个阿拉伯女人,我想大概是护士吧,她穿着蓝色的工作服,头上围着一方颜色鲜艳的头巾。

正在这个时候守门人来到了我的身后。他大概是跑着进来的,因为他说话有些上气不接下气。

“我们把它盖上了,我来帮您打开它,让您看看母亲。”

 他走近了棺材,但是我对他说不用麻烦了。

“哎?为什么?”他大声说道,“您不想让……”

“不想。”

他把螺丝刀放回了口袋,然后看着我。我认识到我不该说不想,这让我感到有些尴尬。他看了我一会,然后问道:

“为什么?”但是他并没有责备的意思,看起来只是想问问而已。

“呃,说真的我不知道。”

他开始捋着他发白的胡子,也不看我,用温和的语气说道:

“我能理解。”’

他看上去挺友善,有一双碧蓝的眼睛、微微发红的脸颊。他给我搬来一把椅子,自己坐在我的身后。那名女护士站了起来向门口走去。当她走过去的时候,守门人在我耳边窃窃私语地说道:

“真可怜,她长的是恶疮。”

于是我小心地、悄悄地看了她一眼,我注意到她的头上,眼睛以下的部位都缠着绷带,而她鼻子的那个位置却是平的,脸上除了白色的绷带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当她走出去,守门人又对我说:

“我想该让您一个人待会。”

我不知道是否是我做了什么手势,他说完话后并没有走,反而是站在了我椅子背后。他这一举动让我感觉很不自在。

现在太阳就要下山了,但是整个屋子依然很亮。两只大黄蜂“嗡嗡嗡”地贴着天花板乱飞。我困得眼睛都有些睁不开了。我转过身子,问守门人在这里干了多久了。

“五年了。”他快速地回答着,就像是在等着我问他一样。

接着他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说开了。要是有人对他说他还将在马朗戈养老院干上十年直到老死在这里,他一定不会相信。他说他已经六十四岁了,是巴黎人。

当他说到这里的时候我打断了他,“这么说你不是本地人?”

问完我才想起来,就在他带我去见院长之前,他和我聊到我妈妈。他说过要赶紧下葬,因为平原地带天气很热,尤其是这个地方。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告诉我他曾经在巴黎居住过,并且还对那里记忆犹新。他说在巴黎,遗体可以在家里停放三或者四天,但是这里不行。

“在这里时间实在太仓促了,你还没来得及想,人就该下葬了。”  当时他老婆打断了他,“够了,这种事不该对这位年轻的先生讲。”

守门人脸一下子红了,连连向我道歉。我说没事,我倒觉得他讲的很对也很有趣。

现在他继续说到,他当初来养老院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人,但是他的身体还很强壮结实,于是就自荐当了守门人。

P5-8

序言

这是一本“荒诞”的小说,一个扭曲、充满了黑色幽默和哲学的故事。

第一遍看的时候有些愕然,主人公的母亲去世了,然而他竟然用一种极其平淡的口吻来述说这个令人悲伤的事——“今天妈妈死了,或许也可能是昨天”,这是因为他搞不清楚电报中写的去世的具体时间。

在为母亲守灵的过程中他不想开棺看一眼母亲,因为那样很麻烦;他在棺材面前抽烟,因为他觉得没有什么不妥;观察形形色色的来守灵的人,并且不乏幽默地在心中评论他们。在葬礼的整个过程中,他没有任何哭的意思,更“荒诞”的是,葬礼的第二天他就带着女友去海滨游泳、看滑稽电影、带回住处过夜。

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冷漠、无情、扭曲的主人公,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当女友提出要结婚的时候,他竟然觉得“自己大概是不爱她的”,可是结婚并没有什么不妥,于是他答应了。

“没有什么不妥”的想法还在整个小说里出现了很多次,帮助邻居写信教训邻居的情妇没有什么不妥,所以答应了;老板安排去巴黎开办办事处,没有什么不妥,所以答应了……

主人公似乎对所有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冷漠地理性地而又非理性地存在着。

就在我们好奇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的时候,故事走到了最后,主人公因为杀了人被判处死刑,而检察官指控他的理由竟然是因为他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流泪。

看完整个故事,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违背世俗的事情就是错误的吗?小说在告诉我们:母亲去世,就应该痛哭,这似乎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一旦有人违背了这个“习惯”,他就是有罪的。

看到这里就明白了“局外人”的含义——处于社会法则之外的人。社会需要和它一致的人,凡是违背它反抗它的人,就必须受到惩罚。

可是回头又想,对于主人公来说,整个社会又何尝不是“局外人”呢?世间万物总是相对的,对于社会来说社会抛弃了他,对于他来说他又抛弃了社会。对于世界来说他是荒诞的,对于他来说世界又何尝不荒诞呢?

于是我们豁然,原来他的所有冷漠,不过是对这个“荒诞”社会、“荒诞”生活的反抗。

我们再次回到荒诞上,荒诞艺术源起于西方,是一种用离奇的故事来讽刺现实的手法,是西方存在主义的一个分支,曾成为西方思想界的主流思想。

为何这种流派会流行起来?我们还要谈谈当时西方的大背景一二战结束。二战爆发后,西方国家因为深陷战争,大多数^普遍感到一种不安和绝望,这种心理的蔓延逐渐使他们感到这个世界是荒诞的,人是毫无意义的,这就使得荒诞主义鼎盛起来。

或许对于一些中国读者来说,阿尔贝·加缪(Albertcamus,1913年11月7日一1960年1月4日),并不是那么耳熟能详,这位法国的优秀作家于1957年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包括剧本《误会》、《卡利古拉》,中篇小说《局外人》,长篇小说《鼠疫》,哲学论文集《西西弗的神话》等。

加缪的成名作就是这部《局外人》,作为存在主义荒诞小说的代表作,小说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优美的句子,笔调十分简单、明快,多采用白描的手法,甚至初读会给人一种有些“枯燥”的感觉。但是正是这种笔调,给整个故事都笼罩上了“荒诞”的色彩,带给了读者无限的思考空间。

主人公到最后临死前,依然坚信自己是无罪的,并对死亡亳不在乎,这种执着,其实是源于他的真实。母亲死了,他是真的哭不出来;扣动扳机,也是真的因为太阳晃眼。可是他违背了“常理”,所以他只能是一个“杀人恶魔”,是处于整个世俗之外的“局外人”!这个世界究竟是谁在演绎“荒诞”?

杨广科

二零一零年九月于成都眷诚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局外人鼠疫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加缪
译者 杨广科//赵天霓//陈属玉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602595
开本 16开
页数 3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5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4
16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1: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