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麻雀案/晋江星光小说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许谋清编著的《麻雀案》内容介绍:职业使然,我在寻找下一个主人公。我有些迷失,不知道谁要读我的书,不知道我应该写什么样的故事给我亲爱的读者。我看过一篇文章,作者提到我的《女女过河》(十月小长篇丛书),他提出的问题是:小说还能给今天的思想提供公共资源吗?

内容推荐

许谋清编著的《麻雀案》内容介绍:我写小说,另一种路数,是写城市,写文化人,写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写他们的生活和追求。评论家李书磊就不赞成把我定位在乡土作家,我想也是。《麻雀案》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北方农民眼里的科学家,那农民崇尚文化。不是现在南方的农民企业家,有句流传很广的话:我是文盲,我手下都是大学生。一起来翻阅《麻雀案》吧!

目录

阿阔的城门

补冬

蚝壳土屋——海土:1979

挂着落地窗帘的客厅

孩子·大海·太阳

老货仔的街

绿魂

麻雀案

人瓜之谜

女儿贼

三片绿叶

鼠牛虎免龙蛇

外婆祭

消逝的名画

祖屋的门

后记

试读章节

阿阔为一张地图狂,所有的人都那么说。

人都叫他大傻子的阿阔。他和人尖子阿臭,一母所生,却是脾性各异,分家独过后,又合盖了一幢石头房子。盖石头房子是阿臭的主意。他说,石头房子万年古远,有白蚂蚁蛀木头房子,没有什么蚂蚁蛀石头房子。盖了一层,没钱再盖第二层,就停住了,又急着要住怎么办?这里的规矩,要盖房子动土得先敬土地公,盖好房子又得谢土,也就是答谢土地公,得办几桌也请请客。没钱盖了还得花钱,还是省下吧。要搬家,就得偷搬。看好日子时辰,一般都是卯时,偷偷地搬进去,没让土地公知道。那老头可能睡懒觉,乡下人比土地公勤快,起得比他早,他们和神的关系也搞得挺幽默。两家人,按尊长排队进新房。走在前头的是阿臭,挑着鸡笼,里边有母鸡和小鸡。第二个是嫂子,抱着摇篮竹椅什么的。这都是老规矩,阿臭以为阿阔明白,不用教,可阿阔没人教他就不明白,不明白就惹阿臭生气。

阿阔偏偏抱了一个旧镜框,那里边装着一张已经有点残破的北京地图,而且还把它摆在厅桌上,那是摆土地公的地方。阿臭一看就急了,哥俩吵了起来。阿臭说阿阔净办一些没卵的事。阿阔才不点儿的女儿娟娟不让爸爸和伯伯吵,阿臭竞一下把她推开了:死女子,大人的事你插什么嘴。当然,同时被推开的还有阿臭自己的女儿惠珍,她在小辈里边是头大的。娟娟小,伯伯平日里最疼她。她还要说:伯伯你不知道,这可是我老爸的宝贝,这是他的金不换。阿臭有气,金不换?你乘金子吗?有金子先打一个金土地公来给我看看。惠珍给叔叔递眼色:别理他爸。四个大人,一群孩子,惠珍夹在中间,她是半个大人。阿阔并不和他哥一般见识,咧着一张大嘴傻乐。两人的女人都拽着自家的孩子,不让他们掺和。这两个家能够住在一起,主要是因为两个女人不掺事。阿臭比较尖,阿阔比较憨,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一天,阿臭中了邪,或者是阿阔碰了他哪根神经。阿阔让着阿臭,阿臭的嗓门就越来越高。阿臭肯定是忘了他们是偷搬,要是吵醒了土地公跟他老人家怎么说?倒是把天吵亮了,母鸡已经带着小鸡在新房子门口觅食。

一班邻居来给他们劝架,圆头还带来一瓶番薯酒,大头龙带来一小布袋带壳的花生。有人说,阿臭知书达理,有人说,阿阔傻人有傻福气,说的都是哥俩的好话,说阿臭的好话帮了阿臭,说阿阔的好话帮了阿阔,这场狗打架就接着打下去。阿臭有一盘子理,他也是认字的人,还写一笔好字,过年的时候,帮邻居写大门联,乡里人说他肚子里有墨水。阿阔读书的时候闹“文革”,他读的书没有他哥多,可他到外面闯荡过,不像他哥死守着这片土地。等他哥说完了,他就说了:我生在这乡里,知道一辈子歹命,咱这达人去番的去番,没去番的就得理死锄头把。偏巧“文革”时让我上了一回北京,我这辈子有什么好说的,就是别人没去过北京我去过北京。我进过天安门,告诉你们吧,天安门的那个大红门有一掐厚,你们不知道吧。圆头说:瞧瞧,说说就没谱了,哪有门一掐厚的?阿臭得了理说:他就是成天说梦话,有一掐厚的门,你搬来让我们看看。圆头你说说:这世界上有一掐厚的门吗?大头龙给圆场:一样母十样兄弟,我看咱们怎么争也不行,我倒有个主意,咱们猜拳喝酒,今天阿阔能赢,我就信他的,阿阔要是不能赢,我就先不信他的。乡里人解决问题就是乡里人的办法,于是他们猜拳喝酒。第一拳阿阔输了,他把那杯酒拿过来要喝,大头龙抓住阿阔的手:你喝海水长大的啊,不懂咱们这的规矩?阿阔说:现在镇街上都是输的喝酒啊。阿臭又说:他又说梦话。圆头说:咱是乡里人,咱还是按乡里的规矩,输拳喝酒,这不便宜你了吗?阿阔笑笑,把那一杯酒放在桌上。那场架最后谁赢了,谁也说不清楚,邻里就都和稀泥,嫂子大凤和弟妹阿妹就分别把两个男人拉回自己的屋里去,都怎么劝说谁也不知道,反正过后,厅桌上服侍着土地公,阿阔的镜框被挪到边角上去了。P3-5

后记

我没赶上1980年前后小说有轰动效应的机会,那时想写小说也写小说,但不知道什么样的小说是我的小说。

1986年12月某日夜,妻儿已经睡了,让我接到北京的母亲和大姐在另一个房间也睡了,我的台灯却亮着,我写了《赤土路上的送葬队伍》的开头,可能就1000字,我自己读了一遍,心里突然有种充实感,我第一次觉得,我因此可以成为作家了。这种充实感来自故乡题材的写作。母亲和大姐,都给讲故乡的故事,母亲审美,大姐审丑,让我获益匪浅。半年后,1987年7月,《小说选刊》、《芒种》、《当代作家评论》组织了“许谋清新乡土小说讨论会”,讨论了我的8篇乡土小说,北京的青年评论家们参加了我的作品讨论会,《当代作家评论》发了“许谋清评论小辑”。

1988年,我继续构想乡土小说,于是有了《海土》系列,我在《中国作家》当编辑,业余时间,每个月写两个万字短篇小说,《土枪》等3篇在《北京文学》发表,接着,一个一个刊物都是2篇2篇地发下去,我打算一口气做它20~30篇。我1985年带妻儿回故乡一个月,1986年带妻儿回故乡一个月并把母亲和大姐接到北京,1987年送母亲和大姐回家又回故乡一个月,我的创作素材都来自这3个月的亲历感受,来自母亲大姐在北京这一年多所讲述的故乡故事。“古传:女娲氏用泥土造人。《海土》系列里的人物,是用闽南赤红的泥土,和了海水捏成的。大海在喧闹,他们被海水浸湿的心,首先躁动不安了……”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个小说集《海土》。

1994年,北京10位作家和《北京文学》发起新体验小说创作,当时强调的是文学要和大众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我发表了中篇小说《富起来需求多少时间》,我写的还是乡土小说,只是形式变了,1995年,我又连续发表4部中篇新体验小说,5篇连缀成长篇《世纪预言》,由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这等于我有两次系列地写故乡,都因故中断。《海土》只写了一半。《世纪预言》的续篇没有写成。

写了几部故乡的中篇小说。

2004年,我出版了《女女过河》(十月小长篇丛书)。《海有多宽》电视连续剧播出后,我想把它改成长篇小说,没改成。《带蚝壳的土屋》发表后,同一个故事,我想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写几遍,这种结构方式也带起我的创作热情,后来也放弃了。《十三省新娘》只完成开头部分。我力图写一部真正故乡味的小说。

我写小说,另一种路数,是写城市,写文化人,写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写他们的生活和追求。评论家李书磊就不赞成把我定位在乡土作家,我想也是。《麻雀案》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北方农民眼里的科学家,那农民崇尚文化。不是现在南方的农民企业家,有句流传很广的话:我是文盲,我手下都是大学生。

职业使然,我在寻找下一个主人公。我有些迷失,不知道谁要读我的书,不知道我应该写什么样的故事给我亲爱的读者。我看过一篇文章,作者提到我的《女女过河》(十月小长篇丛书),他提出的问题是:小说还能给今天的思想提供公共资源吗?

2012.8.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麻雀案/晋江星光小说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谋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99151
开本 32开
页数 4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08
140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5: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