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达尔文/六角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如今,《物种起源》已经为世界各国的人所阅读,书里提到的好多内容和观点也已成为人所共知的常识。然而后人对于著者又了解多少呢?我们可以从本书入手,去了解达尔文卓越而又伟大的一生,去了解那些影响了他人生的重要历史进程,去了解自然,了解人类,了解我们自己。

内容推荐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年)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主要奠基人。1809年生于英国什鲁斯伯里。1831年,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他大量地采集动植物标本,大范围地勘察地质,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恩格斯将其提出的“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本书为我们介绍的就是他的传奇一生及其学术成就。

目录

第1章 童年时代

 一 高尚的父亲和慈爱的母亲

 二 有趣而迷人的野外生活

 三 布特勒寄宿学校生活

 四 强烈并多样的兴趣

 五 离开布特勒寄宿学校

第2章 大学生活

 一 逃离爱丁堡大学手术室

 二 志同道合的朋友

 三 剑桥求学

 四 狡猾的大十字甲虫

 五 与亨斯罗教授一起散步的人

 六 第一次地质考察

第3章 环球旅行

 一 险些断送的旅行

 二 失败的出航

 三 贝格尔舰上的航海生活

 四 漫长的旅程

 五 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思索

 六 亲历火山爆发和地震

 七 踏上故土

第4章 学术与生活

 一 海上归来的游子

 二 考察期间标本的处理

 三 令人赞赏的地质研究成果

 四 要理性还是要信仰

 五 先成家还是先立业

 六 喜结连理

 七 疾病的困扰

第5章 物种起源

 一 更加深刻的思想困扰

 二 知音胡克

 三 达尔文与华莱士

 四 《物种起源》出版

 五 攻击者与捍卫者

 六 牛津大论战

第6章 晚年生活

 一 笔耕不辍的日子

 二 礼物和荣誉

 三 最后的实验

 四 与牛顿并肩

试读章节

一 高尚的父亲和慈爱的母亲

在蜿蜒回转的塞文河畔,有一个名叫什鲁斯伯里的英国古城,在这里,生活着3万虔诚的市民。每天,人们都过着自己虔诚并且平静的生活。1809年2月12日,一声嘹亮的男婴的哭声从什鲁斯伯里近郊一座红砖楼房里传了出来。没用多长时间,这里的人们就纷纷知道了一件事:在尊敬的罗伯特·达尔文医生家里,出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查尔斯·达尔文。

这一天,人们都在述说着这个男孩,都在为罗伯特·达尔文医生有了这个孩子而感到高兴。在他们谈论医生的话语中,总是能听到“高尚”、“正直”等词语。对于刚诞生的孩子,人们大多在猜测他的未来。人们不会知道,达尔文从诞生之初便注定要给这个古城带来荣誉和风波,注定要改写这座古城的历史。

被人们称为“高尚”、“正直”的人正是查尔斯·达尔文的父亲罗伯特·达尔文医生。这位远近闻名的医生被人称道不仅因为他医术高明,治愈了好多病人,也不仅因为他为人友善,穷富病人平等对待。人们更敬重的是罗伯特·达尔文医生的人品。

他为人精明能干。19岁时就获得了医学院博士学位,21岁就在希鲁斯伯里独立行医。由于他的精湛医术,他在第一年就获得了非常可观的收入。第二年,慕名而来的病人越来越多。这样,罗伯特·达尔文医生的名气越来越大,生意越做越好,口碑也流传得越来越广。就在这一年,他被接收成为皇家学会会员。

他为人极富同情心。城里曾经有位小工厂主来向他借一万英镑以缓解工厂和家庭的经济问题。一万英镑,对于当时还不富裕的罗伯特医生来说,并不是个小数。而且这位小工厂主还不能提供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抵押品,充其量只能留下一张写着“日后归还”的字据。即使是这样,罗伯特医生还是尽自己所能,给这位小工厂主凑齐了一万英镑,缓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这是怎样的品行啊,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同情心才能办到的!罗伯特医生正是这样的人。他的善心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小工厂主在渡过了难关后,没有失信,亲自把借款还给了罗伯特医生。

他为人医德为先。他看病不仅为病人着想,更为那些病人的家属着想。他曾教育查尔斯·达尔文说,做一名医生最重要的是所作所为要对病人有利,要使病人以及病人的家属能鼓起希望和勇气。在什鲁斯伯里城里,有一位地位显赫的老绅士生了病,请罗伯特医生去参加会诊。这位老绅士家里本来还有位家庭医生,这位医生断定病人已无救治的必要了,但罗伯特医生对老绅士的夫人说病人还有回转的余地。时日不长,老绅士病重去世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乡绅夫人不仅没有对罗伯特医生的诊断有微词,反而把那位家庭医生给辞退了,并把罗伯特医生请来为自己家人看病。原来,那位家庭医生的一句话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了绝望和悲痛,而罗伯特医生的一句话却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与安慰。

他为人正直。在罗伯特医生的一生里,他曾救治了无数的患者,在生活中,他也帮好多人解除了困惑和痛苦。不管是生活琐事,还是家庭纠纷,人们只要遇到问题,总会去寻求他的帮助。罗伯特医生成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人们甚至把他的行为准则尊为他们处世的道德标尺。在什鲁斯伯里城里,有位声望很高的人自杀了,而这人同时也是这城里银行的大股东。如果这个消息一旦被人所知,银行的业务势必会受到冲击。罗伯特医生当时被请去鉴定尸体,当他想到这些,他马上去通知了银行。第二天,银行大股东自杀的消息结果还是被传播了开来,更有甚者,有人说看到了罗伯特医生从银行取走了自己的存款。储户一听敬重的罗伯特先生如此,纷纷跑向银行去要求兑现,并还以罗伯特先生提款为理由。在众多人的压力下,银行不得不公开了罗伯特医生的账户,结果发现罗伯特医生的账户分文未动。于是,人们对于正直的罗伯特医生更加敬重了。  出生于这样的环境下,达尔文无疑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父亲渴望达尔文能继承他的医术,所以总是严格要求达尔文。由于达尔文的天性使然,达尔文并没有从父亲那里获得许多理性知识,但罗伯特医生却一直是达尔文的道德榜样,这种影响一直伴随了达尔文一生。

父亲总是严厉的教师,母亲才是关爱的天使。在达尔文眼里,母亲苏珊娜·伊丽莎白·韦奇伍德就是这样。

苏珊娜·伊丽莎白·韦奇伍德是英国著名陶瓷技师乔赛亚·韦奇伍德的大女儿。罗伯特医生的父亲和苏珊娜的父亲是好朋友,在罗伯特随父拜访苏珊娜的父亲时他们两人双双坠入了爱河。由于两家家庭宗教信仰不同,苏珊娜的父亲不同意这门亲事。然而两人的恋情之火并没有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而止息,相反愈燃愈烈。这段长久的马拉松式爱情直到苏珊娜的父亲去世后的第二年才有了结果:他们终于结婚了。

1800年,夫妇二人用苏珊娜带来的嫁妆和罗伯特的行医收入在什鲁斯伯里最北端的塞文河畔修建了一幢红砖楼房。从这里能看到塞文河最美丽的风景,正是这优雅别致的环境见证了达尔文的成长。

达尔文是家里的第五个孩子,在他之前他还有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达尔文的母亲身体很瘦弱,在罗伯特医生创业之初没少操劳。达尔文记忆中一直记得母亲那张针线桌,母亲总是在那里不辞辛劳地缝缝补补。在他们家的生活逐步回到正轨后,他们又在房子两侧加修了候诊室和花房等房子。

有人说达尔文对于大自然的爱好是与身自来的。其实,实际情况是良好的早期家庭教育才使达尔文的思想得以启蒙。

达尔文4岁时,母亲就教他识字,唱歌。平时父母只要有时间就在花房里嫁接果树,这样在收获季节就有水果可以享用。达尔文常常在旁边看着他们,有时也会帮忙拿东西。母亲喜欢培养花卉,她总是会给达尔文看各种各样的植物,并给他讲关于植物的故事,还教他如何辨识各种植物。达尔文看着母亲的一举一动,问道:“为什么要给植物埋土呢?”母亲告诉他泥土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只要有充分的生长基础,植物就能成长起来。这个答案并没有使达尔文满意,于是他又问了妈妈好多问题,最后问到了关于人的起源问题。母亲给他解释说人是上帝造的,达尔文紧接着一句“上帝是谁造的呢?”,顿时让母亲不知如何应答。看着儿子闪烁着好奇的眼睛,母亲对达尔文说:“孩子,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事情对我们而言还是迷、未知数。不过,我希望你以后能好好学习,靠自己来寻找答案。”

虽然达尔文的母亲很能干,但她的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了。达尔文的母亲本身体质较弱,婚后不到六年又生育了四个孩子(达尔文之前的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再加上达尔文和晚他一年的妹妹凯瑟琳的出生,使得她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从1816年起,母亲卧病在床的日子越来越多。这时的达尔文由于有了妹妹的陪伴,经常在外面玩得很开心。看着这两个孩子开心的笑容,母亲的心里多少得到些慰藉。然而,两个孩子可能没有意识到,母亲的脸上的血色开始越来越少,父亲待在母亲身边看护的日子也变得越来越多。

两个孩子只是陶醉在红砖楼房外神奇的世界里,全然没有明白日后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样的生活。

……

P3-7

序言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有句名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从达尔文不平凡的一生经历来看,行千里路,远远胜于他在书本里所学到的东西。当然,“行是知之始”,正是这不断地探索与追求,才完成了他从一个懵懂少年到一个知识渊博的博物学家的“进化”。

由于对古典教育制度的不适应和对大自然发自骨子里的热爱,达尔文开始一步步迈向通往神秘自然的道路。这路上,达尔文有幸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和热心帮助他的导师。于是,他的思想得到了补充和支持。于是,他可以在生物学领域更大限度地拓展自己。长达5年的环球旅行考察,丰富了达尔文的头脑,开阔了他的眼界,同时更促使他进一步思考物种起源的问题。在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和证据后,他的关于物种起源的思想主张越发地明晰。后来,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带给他的启示使他更加确定了自己的进化思想。经过不断地整理和补充,他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生物学巨著《物种起源》。该书出版后迅即售完,创了当时英国发行史的奇迹,比这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这本书一经发表,在社会上立即掀起了一股狂澜。谩骂者有之,支持者有之。即使在达尔文逝去后,顽固派对他的攻击仍没有止歇。因为他的进化论的出现,严重地冲击了长久以来一直支配人们思想领域的神学观念。是他,使人类知道了自己的昨天。

其实,早在达尔文之前,就已经有人对生物进化有所研究,而且也有大量的进化证据。早在18世纪中期,法国博物学家布封就认为生物物种是可变的。之后,拉马克也曾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即使在同时代,也有与达尔文有着同样想法的人,华莱士就是代表。华莱士也是一位热爱生物学说的生物学家,他也在潜心研究物种变化。正是他的一封信,催生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进化学说早已有之,但历史选择达尔文成为进化论的奠基人并非纯属偶然。从小时候起,达尔文便热衷于收集昆虫和矿石,即使在步入校园后仍保留着这一爱好。童年的经历为他研究自然打下了良好的兴趣基础,而青年时的环球航海旅行更是大大激发了他的科学探索思想。在经历了学习、积累和努力后,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的思想越来越明确,越来越清晰。最后终于在朋友和亲密同行的支持下出版了生物学史上堪称最经典的著作——《物种起源》。

如今,《物种起源》已经为世界各国的人所阅读,书里提到的好多内容和观点也已成为人所共知的常识。然而后人对于著者又了解多少呢?我们可以从本书入手,去了解达尔文卓越而又伟大的一生,去了解那些影响了他人生的重要历史进程,去了解自然,了解人类,了解我们自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达尔文/六角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晓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68667
开本 16开
页数 1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616.15-49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