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气论与仁学/中国哲学前沿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气论与仁学》是作者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对气论与仁学进行长期探索的成果。如果把西方哲学比做奇峰断谷的一支山脉,那么中国哲学就是波涛相连的一条大河,而贯穿这条大河始终、决定其基本发展方向的,厥有两端:一为仁学,一为气论。本书即把气论与仁学作为中国“天人之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深入剖析这两端的思想内涵,并从二者的互补结构来体认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倾向。

作者从气论与仁学的互补结构来把握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倾向,并由此探讨了中国哲学和文化的近现代转型,关于新唯物论与“接着”气论讲、“三事”之说与文化的五要素、明代的两大儒与五四时期的德赛二先生等是作者就继承传统而综合创新的认识。本书力求把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实事求是与学以致用相结合,其中既留下了作者探索历程的印迹,又表达了作者持续贯通的一些思考。

目录

总序

气论探索

先秦时期的五行说与气论

先秦气论与古希腊伊奥尼亚哲学

气、实体与场有

从“两仪”释“太极”

庄子与惠施

庄子的薪火之喻与“悬解”

庄子思想中的“道”、“一”、“气”——比照郭店楚简《老子》和《太一生水》

《内业》等四篇的写作时间和作者

《内业》等四篇的精气思想探微

关于《内业》等四篇精气思想的几个问题

再谈《内业》等四篇的写作时间——与学友白奚先生商榷

如何探讨气论哲学的“一般性质”

“前哲学概念”的“气论哲学研究”——评曾振宇著《中国气论哲学研究》

“气”概念的几个层次意义的分殊

新唯物论:“接着”气论讲

仁学广议

仁学与气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结构

“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评儒家的“以神道设教”思想

礼仪之争与学教之辨勰

仁学现代化需要克服的几个理论问题

孔子的世界主义与民族文化认同

孔子智慧与实践智慧

忠恕之道与世界和平及环境保护

自然的“经济体系”还是“道德体系”?

从“郊社之礼”看儒耶分歧

儒家的民本与人权

“人本”与“民本”

“三事”之说与文化的五要素

宋明儒学散论

范仲淹与宋代儒学的复兴

李觏的性情论及其与楚简性情论的比较

“先识造化”与“先识仁”——略论关学与洛学的异同

“天人合一”与中国哲学的实在论

从性善论到泛性善论钾,

程朱的“格君心之非”思想

罗钦顺的儒释之辨——兼论其与关学和洛学的关系

罗、王、吴心性思想合说

“本天”与“本心”——儒释在本体论上的区别及陆王心本论的特点

明代的两大儒与“五四”时期的德赛二先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气论与仁学/中国哲学前沿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存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831614
开本 16开
页数 5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0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1
丛书名
印张 3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29
154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