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小记者志愿新体验》由童慧主编,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认识社会的新窗口、素质教育的新舞台;广州青年报社、都市人杂志社为广大青少年搭建了一个受益终生的体验教育平台,同时自身也获得了良好的品牌效益和发展机遇。我相信,亚运小记者志愿服务的体验模式在亚运期间探索的经验在后亚运时期仍将发挥出巨大的能量,受到社会更广泛的欢迎,并为全国青少年报刊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图书 | 亚运小记者志愿新体验/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服务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亚运小记者志愿新体验》由童慧主编,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认识社会的新窗口、素质教育的新舞台;广州青年报社、都市人杂志社为广大青少年搭建了一个受益终生的体验教育平台,同时自身也获得了良好的品牌效益和发展机遇。我相信,亚运小记者志愿服务的体验模式在亚运期间探索的经验在后亚运时期仍将发挥出巨大的能量,受到社会更广泛的欢迎,并为全国青少年报刊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目录 序 言 第一章 亚运小记者的诞生及其特点 第一节 亚运小记者的诞生 第二节 亚运小记者的特点 第二章 中小学亚运小记者队伍的构建 第一节 亚运小记者团的组织架构 一、亚运小记者核心团队 二、亚运小记者分新闻中心 三、亚运小记者分站 第二节 亚运小记者的培训 第三节 亚运小记者团的团队建设 一、亚运小记者团团队规模壮大的因素 二、亚运小记者团的团队管理 第三章 亚运志愿者通讯社队伍的构建 第一节 亚运志愿者通讯社的内部架构 一、高校亚运志愿者通讯社 二、中职学校亚运志愿者通讯社 第二节 亚运志愿者通讯社的招募 第三节 亚运志愿者通讯社的培训 第四节 亚运志愿者通讯社的团队建设 一、亚运志愿者通讯社的管理制度 二、亚运志愿者通讯社内部的文化建设 第四章 亚运小记者的志愿体验活动 第一节 体验活动的组织实施 一、体验活动的准备 二、体验活动的组织 三、体验活动的总结 第二节 亚运小记者志愿体验品牌活动 一、2009年重要赛事“大练兵” 二、小记者“六进”大体验 三、走进上海世博会体验 四、舞动亚运助威操 五、亚运小记者与名人面对面 第三节 亚运小记者志愿体验活动的社会反响 第四节 亚运小记者志愿体验活动的宣传策划思考 第五节 部分媒体报道 第五章 亚运小记者志愿体验活动的延续及其模式的推广 第一节 亚运小记者身份的转化及活动的延续 第二节 体验教育:青少年素质教育新探索 附 录 亚运志愿者通讯社文档管理制度 亚运志愿者通讯社干部值班制度 亚运志愿者通讯社会议制度 亚运志愿者通讯社行为规范 亚运志愿者通讯社分社、亚运小记者站名单 优秀亚运小记者新闻稿选登 亚运小记者精彩花絮图片巡礼 后 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亚运小记者志愿新体验/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服务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童慧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州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20462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0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5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首版时间 | 2011-05-01 |
印刷时间 | 2011-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811.23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30 |
宽 | 175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