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内容
编辑推荐

玛丽亚·蒙台梭利编著的《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一部系统阐述蒙台梭利方法和“儿童之家”教具使用的操作手册。蒙台梭利在美国传授教育方法期间,应无数对她的教育方法感兴趣的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写下了这本操作性手册。让老师和家长更易理解蒙氏教育方法的精髓,并指导儿童自由、健康地成长。这本手册提供了“儿童之家”运用得十分有效的教学用具,以及相应的教育原理与方法,堪称家长和教育者的必备手册。

内容推荐

玛丽亚·蒙台梭利编著的《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是一部系统阐述蒙台梭利方法和“儿童之家”教具使用的操作手册。蒙台梭利在美国传授教育方法期间,应无数对她的教育方法感兴趣的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写下了这本操作性手册。让老师和家长更易理解蒙氏教育方法的精髓,并指导儿童自由、健康地成长。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提供了“儿童之家”运用得十分有效的教学用具,以及相应的教育原理与方法,堪称家长和教育者的必备手册。中国蒙台梭利专家协会审定推荐!蒙台梭利早教经典权威注译本,原汁原味准确传递原著精髓。全球37种文字出版,至今畅销70余年。

目录

自序

英文版前言

第一章 总述

第二章 我们的“儿童之家”

第三章 教学方法

第四章 运动神经训练

第五章 感官训练

第六章 语言以及对世界的认识

第七章 自由

第八章 书写

第九章 识记乐谱

第十章 算术

第十一章 道德因素培养

试读章节

近年来,孩子的生活条件有了飞跃性的进展。在所有文明国家里,尤其是在英国,有统计数据显示,婴儿死亡率在不断下降。

由于婴儿死亡率的下降,相应的,儿童潜能开发方面也有所改观,孩子们身体更加健康、更加有活力。这正是科学的传播为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显著进步。孩子的母亲们逐渐学会遵循现代卫生学的条条框框,并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将这些规定实践出来。很多新兴的社会机构纷纷涌现并逐步完善,这些机构的宗旨就是为那些处在身体发育期的孩子提供帮助和保护。一群新新人类亟待产生,这些新新人类将高度发达,身体更加健康、更加强健,他们抵御潜在疾病的能力也会更强。 

科学是如何取得这些成效的呢?科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非常简单的法则,通过这些法则尽可能地保证了孩子们正常生活的条件,这些富有指引性的原则也帮助孩子的身体机能形成了良好规律。举例来说,科学建议母乳喂养,不再使用襁褓束缚婴儿活动,要经常给孩子洗澡,尽量多待在户外,多运动,给孩子穿简单宽松的衣服,让孩子有安稳充足的睡眠。这些科学法则还提倡,要根据孩子的生理需求确定合理的食物摄入量。

尽管如此,科学的日益进步也不可能完全改变人们的生活。母亲们还是循规蹈矩地照顾着孩子,她们给孩子们穿衣服,孩子们也像以前一样吃喝过活。

重点是:日复一日的身体行为,如果是盲目而混乱地进行,就可能导致疾病和死亡:如果是有序而合理地进行,就可以给人以能量和生命力。

科学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也会误导我们,让我们觉得自己可以为孩子做任何事。

我们需要仔细地斟酌一下:我们的孩子,仅仅是在我们的精心照料下成长得越来越健壮的那个小小躯体吗?他们的命运仅局限于拥有一个美丽外表的人类躯体吗?

如果那样的话,他们的命运和那些为我们提供鲜美肉类或负重劳作的牲畜来说,有什么区别呢?

人的天性本不局限于此,抚养孩子不仅仅是让他身体健康,还应包含其他更广泛的研究范围。给孩子洗澡,将孩子放到婴儿车里,带着他到公园去玩,母亲做到这些并不代表她已经完成了“人类母亲”的所有义务。因为鸡妈妈也能将自己的孩子聚拢在一起玩耍,猫妈妈也能温柔地用舌头舔自己的孩子给它洗澡,这些动物的行为与人类母亲物质上对孩子的照顾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由此可见,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一位母亲对自己孩子的照顾局限在这个范围,那么这种照顾不能算是“教养”。她会感觉自己内心更加崇高的愿望被扼杀了。因为,她毕竟是一位人类母亲。

孩子的成长不仅在于身体的长大,更在于心智的成熟。母亲希望陪着孩子走过这段神秘的心路历程,看着可爱的孩子慢慢成为一个有智慧的“全人”。

科学显然不会在发展中停滞。但科学刚刚在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因为到目前为止,科学还只停留在满足人的身体健康这一阶段。科学的脚步还在继续,还要向前发展。科学已经改善了孩子们的生活,拯救了很多孩子的生命。由此可见,科学将来的任务就是要改善和加强孩子们的内在心灵,而这才是真正的人类本质。科学正以同样的正面的方向,指引着心智、人格和那些深藏在人类神秘心灵深处的创造力的发展。

为了满足生理上的巨大需求,孩子的身体必须从外部环境中获得食物与氧气,同理,孩子的精神也需要根据自身的“成长规律”,从环境中摄取发展所必需的给养。我们不能否认,成长本身就是一项声势浩大的工程。骨骼的坚固、整个身体的成长、大脑精细结构的完善、牙齿的形成,这些都是生理器官的真实杰作。这也是每个人青春发育期必然经历的转变。  这种活动与人类所谓的“外部劳作”(即社会生产中人类的“产出工作”),是有很大不同的。这种“产出工作”可以是在人类进行学习的学校中,也可以是在人类通过自己的才智活动来改变环境的社会中进行的。

然而如果说二者都是“工作”,就有点欠妥。实际上,在一些最重要的生理发育过程中,器官也能完成一些外部任务,有时甚至还能做一些难度很高、超过个人能力范围的拓展性工作。只是由于这个缘故,人就有可能过度疲劳甚至死亡。

人总是想通过他人的劳动来逃避自己的“外部劳作”,但他永远也不可能逃避自己内心的思想运作。思想的运作永远强加于人,伴随着人,由生到死形影不离,每个人都必须亲力亲为。这种无法逃避的艰辛劳作,就是“儿童的工作”。

当我们说,小孩子应该多休息,我们所说的休息仅仅指的是“儿童的工作”中的一方面的休息,即让孩子从外部那些可见的工作中停下来放松一下。因为在这样的工作中,只凭借孩子们软弱微薄的力量,很难做出什么能为自己或他人带来益处的贡献来。P1-4

序言

玛丽亚·蒙台梭利,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她创立的蒙台梭利教育体系近百年来一直对幼儿教育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如今以她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学校遍及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蒙台梭利1870年8月31日出生于意大利的基亚拉瓦莱,1894年她作为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毕业于罗马大学,1899年她开始进行一项关于智力缺陷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她坚持在第一线工作,并取得了惊人的成果——在她监护指导下的智障儿童通过了全国正常儿童读写考试。蒙台梭利得出结论,同样的方法也可以成功地应用于年幼的正常儿童身上。1907年她在罗马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在这里,她运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进行教学。几年后,这些普通的贫寒儿童的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一个个变得独立、自信、自律而有教养。她在实验、观察和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崭新的、具有巨大魅力的教学方法,轰动了整个欧洲。

关于这些儿童神奇转变的报道,在世界各地迅速传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儿童之家”成立了。这种带来革命性改变的蒙氏教育法,赢得了世界各国同行们的尊敬和崇高评价。英国教育家称她为“20世纪赢得世界公认的、推进社会科学和人类进步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美国教育家赞誉道:“当代讨论学前教育问题,如果没有论及蒙台梭利体系,便不能算完整。”德国教育家更是盛赞:“在教育史上,能像蒙台梭利教育法这般举世瞩目的并不多见。这是唯一超越国家、种族、宗教差异,并在全球普及和推广的教育理念和系统教育方法。”

迄今为止,蒙台梭利的著作已被译成37种文字出版,在世界各地都成立了蒙台梭利协会或设立了蒙台梭利培训机构。在日益重视早期教育的中国,以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为基础创立的培训机构和幼儿园,也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青睐和认可。

为了让国内读者全面了解蒙台梭利的思想,我们策划出版了这套“蒙台梭利早教经典注译本”系列,力求做到原汁原味,真实而准确地传递原著精髓。希望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通过对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学习,真正发现孩子、了解孩子,在生活中扮演好观察者的角色,尊重孩子的内在需求,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而自由的环境,让孩子适时、适性地自发成长。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的第一本儿童教育专著,1912年在美国出版,旋即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这本书正是她对自己所创立的“儿童之家”的经验总结,是对她所进行的教育实践背后的理论原则的揭示。书中向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介绍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指导原则,配合书中所提供的方法,孩子可以在自由的环境中自发地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由成长。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一部系统阐述蒙台梭利方法和“儿童之家”教具使用的操作手册。蒙台梭利在美国传授教育方法期间,应无数对她的教育方法感兴趣的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写下了这本操作性手册。让老师和家长更易理解蒙氏教育方法的精髓,并指导儿童自由、健康地成长。这本手册提供了“儿童之家”运用得十分有效的教学用具,以及相应的教育原理与方法,堪称家长和教育者的必备手册。

《童年的秘密》,童年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儿童是“成人之父”,只有发现和解放儿童,我们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本书揭开了儿童成长的奥秘,提出了一系列极富革命性的理念。书中详细阐述了儿童有吸收力的心智及其功能、身心发展的敏感期、重复操作的重要性、导向内在约束的自由、工作中的专注和快乐、社会性发展等,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最生动的著作。

《发现孩子》,在这本书中,蒙台梭利揭示了培养孩子的新观点和新方法,描述了孩子的特性。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需要去观察并对外界作出反应,去学习,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让自己独处。为此,蒙台梭利一直致力于打破已有的传统教育,寻求发现孩子和了解孩子的新方法,以让家长和教育者认识到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和自由的发展。正如蒙台梭利所言:“即便是对那些非常幼小的孩子进行教育,我们的目的也不应是为他们上学作准备,而是为了他们的生活。”

《有吸收力的心灵》,蒙台梭利的封笔之作,集其理论思想和方法之大成,是蒙台梭利最知名,也是最能体现她革新思想的一部作品。这本书代表了她晚年的部分教育思想,极为称奇的是蒙台梭利的想法远远超越了她的同行们在教育以及心理学领域的认知。如,儿童有一颗“有吸收力的心灵”,他们有极强的自学能力;婴儿的语言并非来自于母亲,而是向周围环境学习的结果;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不是大学,而是出生后的最初三年,且学到的知识最多、最密集,等等。正如英国蒙台梭利学会会长克劳德·A.克莱蒙特所说:“如果我称本书是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著作(《圣经》除外),也许有些言过其实。然而,对人类的未来福祉而言,我确实无法找出还有哪本书比这本书更有价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
译者 葛文婷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418026
开本 16开
页数 1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3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家庭教育
图书小类
重量 0.2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1-62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0
15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