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端临(约1254年宋理宗宝祐二年~1323年元英宗至治三年),中国古代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字贵与,一字贵舆,号竹洲。饶州乐平 (今江西省乐平市)人。本书为论述马端临生平业绩,对其时代背景、家庭出身、政治理想、经济意向、史学思想、治史方法,共分九章分别进行解说,最后对其《文献通考》文献学成就、写作旨趣及历代评议作了简介,如实反映了马端临的真实面貌与史学成就。
图书 | 马端临评传(精)/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马端临(约1254年宋理宗宝祐二年~1323年元英宗至治三年),中国古代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字贵与,一字贵舆,号竹洲。饶州乐平 (今江西省乐平市)人。本书为论述马端临生平业绩,对其时代背景、家庭出身、政治理想、经济意向、史学思想、治史方法,共分九章分别进行解说,最后对其《文献通考》文献学成就、写作旨趣及历代评议作了简介,如实反映了马端临的真实面貌与史学成就。 内容推荐 马端临是宋元之际著名史学家,他为谋求治国安民之术,探讨会通因仍之道,讲究变通张驰之故,以杜佑《通典》为蓝本,完成明备精神之作《文献通考》。《文献通考》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方面的集大成之作,体例别致,史料丰富,内容充实,评论精辟。本书为论述马端临生平业绩,对其时代背景、家庭出身、政治理想、经济意向、史学思想、治史方法,共分九章分别进行解说,最后对其《文献通考》文献学成就、写作旨趣及历代评议作了简介,如实反映了马端临的真实面貌与史学成就。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 马端临生活的时代 第一节 昏君奸臣祸国殃民 第二节 百姓挣扎于水火之中 第三节 元初“遗民”心态管窥 第二章 马廷鸾与马端临 第一节 “勤谨和俭”与“四留” 第二节 马廷鸾的学术造诣 第三节 马廷鸾教子有方 第四节 《文献通考》:父子心血的结晶 第三章 马端临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知时识变通古今 第二节 改革弊政轻赋税 第三节 恤民疾苦反滥刑 第四节 广开门路选贤能 第四章 马端临的经济意向 第一节 量入为出而节用 第二节 裕国而不致困民 第三节 力田致富安其民 第四节 铸钱造币贵流通 第五章 马端临的史学思想 第一节 实事求是,秉笔直书 第二节 重视演变,探寻规律 第三节 独立不感,成一家言 第四节 不从流俗,肯定变革 第五节 通裁别识,异彩纷呈 第六章 马端临治史方法 第一节 综合分析,明其原委 第二节 比较异同,区别优劣 第三节 纠谬正误,还其真相 第四节 弥补疏失,为求全备 第五节 谨慎存疑,不妄臆断 第七章 《文献通考》的文献学成就 第一节 承前启后,推陈出新 第二节 层次井然,有条不紊 第三节 内容丰富,重点突出 第四节 史实确凿,论证精辟 第八章 《文献通考》的旨趣 第一节 谋求治国安民之术 第九章 《文献通考》评议与研究 小结:马端临的人生追求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马端临评传(精)/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瑞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03757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41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08 |
出版时间 | 2001-12-01 |
首版时间 | 2001-12-01 |
印刷时间 | 200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7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81 |
丛书名 | |
印张 | 14.2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