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上班这点事(第1季)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以电视访谈集结而成的职场攻略!

上班这点事,让上班变成容易的事!20个高频场景——轻松模拟求职状态!37位体验者真实讲述——告知你上班族的种种辛酸苦辣!重量级嘉宾剖析实质——传授应对突发事件的100个技巧!300万观众翘首企盼——最受大众肯定的快乐求职法则!

让刘仪伟、曹启泰、温喜庆、简昉……陪你一起欢乐上班!

内容推荐

★由第一财经和唯众传媒联合打造的国内第一档轻松喜剧风格的原创日播职场脱口秀;

★入围“2008中国电视榜年度最佳脱口秀节目榜单”;

★主持人入围“2008中国电视榜年度最佳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榜单”;

★2008年5月获“中国传媒百强栏目创新贡献奖”提名;

★2008年7月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经济委员会评选的栏目类创优二等奖。

《上班这点事》始终站在员工的立场与角度说话,主张“你的节目你做主”,节目中五百余位嘉宾与话题体验者均由白领毛遂自荐,让更多对职场有体会的白领站到了这个舞台上,把工作中的牢骚、烦恼拿到这里来发泄,把生活中的快乐拿到这里来分享。节目以轻松诙谐的方式、最贴近上班族的话题,还原真实的职场生态,并且成功打造出温喜庆、简昉、薛莉、孙虹钢、“500强”这样的白领明星。

目录

PART ONE 面对毕业,我该何去何从……

 毕业了,考研还是就业

 毕业了,就业还是创业

 招聘会,可怕吗

 先择业还是先就业

 

PART TWO 求职,你准备好了吗

 看我“七十二变”——花样简历

 “摸爬滚打”出来的求职信

 长相的优势有多大

 求职花费知多少

 

PART THREE 应聘,这事儿怎么就这么难

 招聘也歧视

 找工作,实力还是人脉?欲哭无泪

 天才还是鬼才?强势盘点个性求职

 职场“拒”无“罢”——求职被拒之后

 番外:我是竞聘者

 

PART FOUR 面试,你招架得住吗

 面试过招知多少

 四两拨千斤的开场白——自我介绍

 面试,你还敢说实话吗

 面试,薪水到底该怎么谈

 我的500强面试记

 番外:委屈的招聘官

 

PART FIVE 我就是一只菜、菜、菜鸟……

 我的实习生活

 实习路上的“拦路虎”——打杂

 人家说这是试用期的感觉

 

PART SIX “中级职称”的概念

 我的第一份工作

 你喜欢你的工作吗

 当你的性格不适合你的工作时,该怎么办

 痛并快乐着:白领升职记

 一招险棋,你为什么不敢提加薪

 你会写辞职信吗

 炒焦了的鱿鱼:你被解雇了

 

PART SEVEN 高处不胜寒

 敢对职场骚扰说不

 入职两年之痒

 做鸡头还是做凤尾

 离职遭遇老板挽留

 初到新东家,请客吃饭也得过五关

 想说转行不容易

 跳错槽了怎么办

嘉宾麻辣语录

试读章节

明晰择业的方向

刘仪伟:大多数人是先就业后择业,如果是先择业,一般人会把哪些条件放在前面,哪些条件放到后面去考虑呢?比如说是专业对口放第一,工资放第一,未来放第一还是老板放第一?

小石:一份工作能不能给自己带来挑战,自己是不是能从这份工作里面持续获得成长,这个对我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一点;第二点,上班就是为了让自己吃饱,所以物质收获也不能太差;第三点,工作越来越多地跟生活结合在一起,你的生活状态与工作环境其实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工作和生活应该保持协调的关系。

韩笑:我倒觉得应该是在不同的状态下有不同的选择。你要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资格择业就只能选择就业。跟自己专业对口或者是老师推荐,或者是家里头找的。但是如果你已经在这个行业有一定的位置了,你再选择的时候,可能公司的前景和未来就会比较重要。所谓择业呢,恐怕不是你主动去择,而是你创造条件,修为到了那个份儿上,你才能择业。

刘仪伟:比如我在北京闲着的时候总有事来找,那时花着我爸的钱在北京闲着,然后我们家亲戚就说要不然你帮帮我好了,我说行。然后我在餐厅里边给别人端盘子,后来冯小宁跟我说,你干脆跟我去拍电影得了。

韩笑:可是前提是你得认识他吧?

刘仪伟:他在我们的餐厅吃饭啊,我端盘子的时候跟我们家亲戚说了,我坚决不剃胡子,所以冯小宁说这哥们挺怪的,留一络腮胡子在那端盘子,然后我们聊天,聊来聊去成了朋友。我跟你讲我的心态,当时我真的只知道自己不适合在供电局工作,但我能干什么、会干什么,我真不知道。

罗军:其实刘老师内心有这份尊贵,机会自然会来。“尊贵”这个词就是自信,是信心。

择业的动机

韩笑:借刘老师这个例子来说,很多人只是就业了,从没有择过业。一方面他觉得现在这个状态不好,想要脱离,这就是一个择业的动机。像我们大学生刚毕业后,有的经历过很多实习,很容易就找到一份工作。但他做了几年以后发觉好像不喜欢这个工作,其实就已经造成了他重新择业的动机了。

小石:有的时候,择业的动机更多是出于对现状的不满意。比如说人家薪水涨40%,我才涨20%,走了。

罗军:我前两天看了本书,说世界上大多数人去旅游不是奔某个目的地,而是逃离现在的环境。我突然想到我们经常去做另一份工作,只是要逃避原来那份工作。可能是因为薪水不好,可能是因为与自己的兴趣不符,可能是因为上司不好,可能是因为同事讨厌,所以要逃避,重新进行选择。

小石:找工作其实跟找对象差不多,有的人觉得那边那个更漂亮,那就去找另外一个;有的人觉得现在家里这个对我实在太不好了,所以去找另外一个。

刘仪伟:那择业你选来选去总得有一个底线吧,不能一辈子都在选,我觉得择业和就业并不矛盾,你可以一边择业一边就业。就业的同时也不是说两耳不闻窗外事,只干这个工作,还是会看看不同的行业是什么情况,思考这份工作适不适合自己,所以择业跟就业好像是一个循环,但有些时候择业还出于家庭的压力。比如说我们在家里面老不上班,父母急;或者你老跳槽,父母也急。

职业生涯的规划不可少

韩笑:如果要把就业和择业说清楚,它就是一个人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必须给自己做的一个规划。我觉得这个规划可能是相对来说的,对于工作时间不长的人,他很难作出职业规划,因为他本身都是糊涂的,所以更得先工作。比如像我当时选择互联网这个行业之后,里面的很多职位都干过,刚开始做媒介,之后做客户服务,还做过创意,这些其实都是很好的历练。

刘仪伟:其实择业应该是一个平常的心态,就是一直都保持着择业的心态和就业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就业的时候看看还有哪些行业更适合自己,但同时也不要为了看哪些行业更适合自己,就不就业了,温饱总还是要保证的嘛。

罗军:现在年轻人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看不清自我,你要客观地来看自己,而且不要指望任何人比你更了解自己。

小石:可能我们大多数的前辈只有一个选择,而现在的毕业生就是面临太多选择,反而选择不出一个想要的职业。然后就迷茫了。选择太少也不好,选择太多也不好。

刘仪伟:很多人在择业和就业之间徘徊,主要还是做人的问题,做人本分又勤劳,机会自然会来,人很差劲,那你还择什么业呢?你好意思择业,择谁害谁不是?其实人品不是在工作当中造成的,是一辈子慢慢养成的,只是在工作当中体现出来。眼高手低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择业之前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准备好。

P25-27

序言

别把工作当“杯具”

你觉得你目前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每天没完没了的会议,老板没完没了的唠叨;莫名其妙的同事,抠门到死的客户;起不来的床,回不了的家;只有加班,从未加薪?

你觉得你目前最大的梦想是什么?钱多事少离家近,加薪,加薪,还是加薪?

或许你也可能说,如果没有很多很多的钱,那么就让我拥有很好很好的老板,如果没有很好很好的老板,那么就让我拥有很融洽很融洽的同事,如果没有很融洽很融洽的同事,那么,最低需求,请给我一个我无限热爱的工作。如果这些都没有,那我的人生一定是一个“杯具”。

在大千职场里,大多数人都希望做快乐的猪,却又有太多人不自觉地充当着痛苦的哲学家。于是,在《上班这点事》里,我们看到太多的怀才不遇、办公室牢骚,他们抱怨自己的工作环境,遭遇的不公平境遇,冒着被老板fire的危险,也要争先报名上节目一吐为快;我们也同样看到办公室里的乐观派、自信派,他们可能炒老板的速度比坐火箭的速度还快,可能比职场老鸟还要更理性、更豁达,也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自信,反正在他们眼里,没有过不了的桥,只有直不起的腰。《上班这点事》用两年半的时间记录着城市里小白领、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他们亲述职场经历,痛诉不平琐事,分享快乐生活。你听到的不是故事改编,而是亲身经历;你看到的不是情景剧演员,而是真实案例的现身说法。在《上班这点事》里,上班族们体会到了“下班我最大”的畅快宣泄,如同正在看这本书的你,一定也能同样获得如此的切身体会。

在你眼里,幸福是什么?不能说上海是一个最不具幸福感的城市,但如果要评选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上海一定排不上名。在我们看来,和“既然男人都是骗子,干吗不找个帅的来骗?”理论一样,我们三分之一的人生都摆脱不了工作,既然明天睁开眼还是得面对工作,我们干吗不能快乐地工作?

请相信,我们不是坐着说话不腰疼的“伪快乐一族”,我们是真的这么想,这么传递,也这么快乐。《上班这点事》里著名的“牛总”、“万万峰”就是这样的快乐元素,由导演们自编自导自演,有些自娱自乐,却也相信作为看客的你是真的发自内心地乐了。

我们从不正襟危坐地教导你职场的法则与禁忌,我们要与你分享的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如同我们的主持人在《你是工作狂吗》节目中说的,人一生当中所有重要的事,绝大多数都没有完成,到走的那一天才发现,没陪家人吃饭,承诺的旅游计划没执行,承诺的美梦没实现。所以说啊,上班,不过就这点事,别太当回事。如果你能学习从《上班这点事》一夜成名的非著名职场红人温喜庆的自我欺骗精神,每天早晨起来告诉自己,我非常愿意这么早起床,非常愿意这么早去工作,我很享受这份工作。你一定会过得比现在快乐许多。有些事情,假着假着,就真了。套用一句最近流行的网络语言:人生就像牙缸,你可以把它看成“杯具”,也可以看成“洗具”。

如果你一直将电视版《上班这点事》当作你的“安睡奶”,那么,你也可以将这本书当作你的精神食粮,每当你不快乐了,每当你又烦恼了,从床头的角落里拎出这本书翻上几页,如果能让你重拾些许快乐,将是我们最快乐的事。

《上班这点事》栏目组

2010年01月27日

书评(媒体评论)

看了《上班这点事》,许多观点精辟到位,某句话会让你有点到穴位的感觉!

——joycehuang

其实上班也就那回事,《上班这点事》非常有意思,把很多零零碎碎的事情拉出来咀嚼。

——斌斌有礼

《上班这点事》是给上班族和准上班族看的,教上班族如何应对老板,也让老板了解员工的想法。

——我就是爱小猫猫

幽默风趣的脱口秀,馒头式的搞怪片断,你说有了这样的节目还看台湾综艺做什么?

——心灵的回收站

谈话内容真实有趣又实际实用,一针见血但不是鲜血淋漓,有时候又有些温情脉脉。

——Linda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上班这点事(第1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上班这点事栏目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530742
开本 16开
页数 3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3.2-49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7
18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