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全面系统、视角独特、观点新颖的中国印章发展与艺术风格史通论。全书图文并茂,以历代印章的发展为主线,置于正直制度、文字演变、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述。文中贯穿了作者数十年来形成的有关中国印章史研究的一些重要学术结论,兼具通俗性和可读性。全书文字22万,共收1450件彩图,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所选印例皆为作者精心遴选自国内外博物馆的珍贵藏品(印花采用原蜕制版并均为原大,另标尺寸者除外),具有断代标准品和艺术风格代表作的价值。
图书 | 中国印章(历史与艺术)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全面系统、视角独特、观点新颖的中国印章发展与艺术风格史通论。全书图文并茂,以历代印章的发展为主线,置于正直制度、文字演变、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述。文中贯穿了作者数十年来形成的有关中国印章史研究的一些重要学术结论,兼具通俗性和可读性。全书文字22万,共收1450件彩图,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所选印例皆为作者精心遴选自国内外博物馆的珍贵藏品(印花采用原蜕制版并均为原大,另标尺寸者除外),具有断代标准品和艺术风格代表作的价值。 目录 绪论 古代印章世界与中国玺印的特质 第一节 古代东西方印章概述 中国印章的定义 东西方早期印章体系 中国印章与东亚印系 第二节 中国玺印的特质与形态 中国玺印的形制体系 玺印文字的独立性与稳定性 玺印功能的泛化 第三节 中国的篆刻艺术 篆刻艺术的形成及特征 篆刻艺术的审美 第一章 中国玺印文化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先秦 第二章 同意封建王朝的形成于秦汉印制的确立——秦汉 第三章 从因循到恣放——魏晋南北朝 第四章 印制鼎革与秩序——隋唐五代 第五章 印风格局的多元演化——辽宋夏金元 第六章 古玺印时代的终结——明清 第七章 文人印章艺术的兴盛——明清篆刻流派 第八章 经典与演绎——近现代篆刻与篆刻家群体 第九章 明清篆刻鉴藏与印章艺术的立体元素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印章(历史与艺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孙慰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外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906253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5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41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92.42 |
丛书名 | |
印张 | 2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7 |
宽 | 193 |
高 | 3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