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走出非洲/世界咖啡之旅
内容
试读章节

非洲,对许多人来说,或许只是一个赤日炎炎,森林茂密,草原辽阔,大象和狮子出没其间的大陆,旅行者们中意的是它的迷人的海岸,激情的音乐,土著的民风。而对于我,非洲却是一片向往已久的圣地,就如同穆斯林之于麦加,佛教徒之于尼泊尔,基督徒之于耶路撒冷一样。它也是我,一个“咖啡教徒”心目中最向往、最神圣的地方。

我的非洲之行的第一站是埃塞俄比亚,而之所以选择一个被许多人视作充满了贫穷和落后的同家,完全是因为这个看似普通,甚至老土得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方却在咖啡史上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它皂全世界阿拉比卡种咖啡的发源地,是世界咖啡界公认的咖啡圣地,是令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亚的斯亚贝巴(Addis Ababa)是非洲海拔最高的城市,也难怪,毕竟它是有“非洲之脊”之称的埃塞俄比亚的首都嘛!

据说一百多年前亚的斯亚贝巴还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除去茂密的草原上出没的野牛和羚羊,就只是间或出现的骑着骆驼,赶着羊群经过的牧人了,这倒让我想起了有关人类最初发现咖啡的故事。

据说大约在公元六世纪的时候,有一位阿拉伯牧羊人卡尔迪(Kaldi)赶着羊群四处游牧。有一天,他和他的羊群来到了埃塞俄比亚,这里一片水草丰美的大草原深深地吸引了他和羊群,于是卡尔迪开始在这里放牧。不久之后,他忽然发现他的羊儿们渐渐地变得兴奋异常,互相追逐嬉戏,欢蹦乱跳地让他惊诧不已,卡尔迪感到很奇怪,他开始留心起来。经过观察,他发现羊群是吃了某种草原上灌木的红色果实才产生了这样异常的行为。

看着羊儿们那欢快兴奋的样子,卡尔迪耐不住心中的好奇,决定要亲口尝试一下这似乎具有某种魔力的漂亮、艳丽的果实。于是,他小心翼翼地采摘了一些成熟了的果子,仔细地品尝起来。卡尔迪惊异地发现,原来这些小小的红色果子是那样的甘美香甜,吃过之后余香满口不算,他还感到自己的身体忽然轻松舒爽起来,精神也格外的兴奋矍铄,卡尔迪禁不住为自己的发现欢呼雀跃起来。从此以后,他便经常赶着自己的羊群到这片美丽的草原来放牧,同时享受那红色的小小的果实给他带来的无比的快乐。

那红色的果实就是我们今天的阿拉比卡种的咖啡豆。埃塞俄比亚至今还有许多咖啡馆以“卡尔迪”命名,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发现者。

阿拉比卡种咖啡(Anabica)原产于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上最早被发现和利用的咖啡品种,目前产量约占全世界咖啡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五,多生长在高山地区,所以又称“高山豆”。这一品质的咖啡不适于生长在高温、多雨的地区,咖啡豆呈椭圆扁平状,口味香浓,酸味较少,Crema含量适中,咖啡因较少,大约为罗布斯塔种咖啡(Robusta)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

亚的斯亚贝巴靠近赤道,但由于地处高原,终年气候凉爽,丝毫也没有想象中的非洲的炎热,是旅游的绝佳去处。我到达这里的时候,刚好是圣诞节过后的第二天,虽然当地人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对圣诞并不感兴趣,但到处充斥着西方游客的城市,还是洋溢在一片节日的气氛中。

P1-3

目录

[埃塞俄比亚]阿拉比卡种咖啡的诞生地

[肯尼亚]走近卡伦·布里克森,走进非洲

[乌干达和科特迪瓦]罗布斯塔种咖啡的溯源

[利比里亚]芳踪难觅的利比里卡种咖啡

[埃及]出埃及记

[也门]摩卡,淡去的影子

[土耳其]东方快车的起点

[越南]滴出来的香

[印度尼西亚]褐色的千岛之国

[菲律宾]咖啡荟萃之地

序言

从第一次真正接触咖啡到现在,掐指一算,已经整整二十年了。二十年前的那个冬天,当我第一次跨出国门,满怀着无限的激情,无限的憧憬,踏上澳洲大陆广袤的土地,热烈地播撒下一片斑斓绚丽的希冀的时候,我却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与咖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让我痴心不改地深深地爱上了它,以至于将当年出国求学的初衷一股脑地抛到了九霄云外,终于没能如初衷所愿,成为一名计算机专家,却神差鬼使地情迷于那初生于非洲,盛行于全世界的咖啡,不能自拔。

或许对于目下的国人来说,咖啡早已不是什么奢侈和神秘的东西了。但对于我们这些从那个禁锢和封闭的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来说,当二十多年前,黑白电视机里第一次播出的那则后来家喻户晓的“滴滴香浓,意犹未尽”的速溶咖啡广告,确乎是一时间在其时精神和生活乏味无比的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浓浓地倾注了一片芬芳,一片温柔,让许多人深深地品味出一种别样的生活浓情,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希望。在那个年代,咖啡几乎是代表着一种从禁锢中走出来的中国人对世界新奇的认知和感受,一种对开放的世界和现代文明的追求,一种国人在打开国门,敞开心扉后的精神寄托和承载。

当我第一次在朋友的引领下,怯生生地跨进悉尼街头一家极其普通的小咖啡馆时,扑面而来的醉人的咖啡浓香一时间包围了我,激荡着我的鼻息,充盈了我的肺腑,也紧紧地攫住了我的心,第一次领略过新鲜烘焙的咖啡豆的真香,第一次亲眼目睹了一颗颗咖啡豆在烘焙后周身泛着油亮的光泽,在磨豆机中跳跃着,终于粉身碎骨地化作一杯深褐色的粉末,在浓缩咖啡机的浅吟低唱中。涓涓地淌入杯中,成为浓浓地泛着Crema的Espresso。沉浸在近乎迷茫的兴奋中的我倏然之间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从那一刻起,和这充满神秘,近乎鬼魅般诱人的“小精灵”再也分不开了。从那一刻起,一个充满了浓香馥郁,甘美怡人的棕色的梦便开始紧紧地缠绕着我,而我那长达二十年的咖啡溯源之旅,也正是始于此时。

澳洲不是咖啡的故乡,在咖啡走向世界的行程中也难称是什么重要的坐标和必由之路,但它确是我的咖啡启蒙之地,我对于那令我二十年痴迷不已的咖啡的最初的认知和感受正是源于这个貌似与咖啡并没有任何紧密关联的地方。

初识咖啡,便被它深深地诱惑了,义无反顾地“失身”于它。澳洲的留学生活其实很平淡,甚至有些乏味,像当时每一个自费留学生一样,为了学业,为了生计,登陆伊始,我便开始了课余时间的打工生涯,但和大多数留学生不同的是,除去维持生活和学习的必要开支之外,我的全部劳动所得几乎全都扔在咖啡馆里,浸入了那一杯杯香浓甘美的咖啡之中。二十年前似乎还没有“发烧友”这个说法,但现在想来,自己其时确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咖啡“发烧友”。从最初的泡咖啡馆,到后来靠了节衣缩食大半年的积蓄购买了第一台浓缩咖啡机.及至终于不甘平庸,跑去悉尼一家著名的“咖啡学校”。正经八百地开始系统学习咖啡理论和制作,一步一步地让那个被中世纪欧洲的主教和君主们称之为“魔鬼”的褐色精灵引诱着,迷惑着,及至再也无法自拔。

我的世界咖啡之旅始于在悉尼的第二个圣诞节,在咖啡馆给Barista做了一年多的助手(说是助手,其实不过称谓好听一点罢了,实在也不过是个打杂的,不过为了我心目中的咖啡,我确是无怨无悔),积攒了自认为已经足够的银两,当然还有更多的对咖啡的执著和渴望,在激情鼓荡起的一阵阵心灵和周身的震颤中,穿云破雾地飞赴了浩渺遥远的非洲大陆。

内容推荐

作者的文笔,比较随意散漫,诙谐细腻,里面闲言了较多外国的风土人情,这是令人比较喜欢的作品,就像三毛写的书,毕竞同是女作家的风格,又十分的流畅,看起来自然是很舒服的。那些描写她与丈夫加了“咖啡颜色”的生活片段真是令人羡慕,感动,值得一看。

编辑推荐

初识咖啡,便被它深深地诱惑了,义无反顾地“失身”于它。

作者的世界咖啡之旅始于在悉尼的第二个圣诞节,在咖啡馆给Barista做了一年多的助手。积攒了自认为已经足够的银两。当然还有更多的对咖啡的执著和渴望,在激情鼓荡起的一阵阵心灵和周身的震颤中。穿云破雾地飞赴了浩渺遥远的非洲大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走出非洲/世界咖啡之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55986
开本 32开
页数 2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971-49
丛书名
印张 6.62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0
15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