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让你活得明白
内容
试读章节

一、如何理解神

现在很多道家庙宇中供奉着老子的神像,其实老子并不是神,而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哲学家。为什么把老子当神供奉起来呢?这和中国的文化传统有关。老子把世界规律称为道,世界万物皆由道来支配。这就给人以误解,以为道就是神。在古代中国人的眼里,只有神才可以支配一切。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长大的,对唯物论坚信不疑。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科学发现有神的存在。科学发现,只是可能存在外星人。也许多少亿年以前,地球的生物是由外星人播下的生命种子通过进化形成了今天的人类。但直到现在也没有发现外星人的踪迹。宇宙中也可能存在比人类聪明得多的外星人,即使存在,我们也把他们称作人,而不是称为神。我本人有一种假设:也许整个的银河系或宇宙中的某个星系就是一个生物体。我在“世界二元素论中”已经讲过,人是一种生物,如果把人身上的分子看成一个星球,那么人体就是一个星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宇宙中的某个星系看成某种生物体,只是人们不易理解而已。如果说神存在,它们就是这些星系。这样你就可以理解,刮风是神的呼吸,下雨是神在哭泣。

二、神(大自然)平等对待所有生物

大自然给予每种生物的生命意义是公平的。有人问:地球上有的生物例如虫子只活上几个月就死亡了,而人类可以活百年,这怎么能算公平呢?当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小生命的代谢是非常快的,它在几个月内就可以完成生儿育女的任务,经历从幼到老的过程,它有着类似我们人类的各种感觉:酸、甜、苦、辣;而乌龟的代谢非常慢,它活几百年也是经历这样的过程,也有同样的感觉。每一种生物都有它的生命意义,都会在自然之神的怀抱中享受到快乐。动物的生命同人的生命本质上是一样的,同样应该受到保护。

大自然给予了每种生物生存的不同技能,每种生物都有它的生存权利。一种生物的灭绝将会给其他生物带来很大的灾难。人类也同样应遵循这一自然法则。我们人类不能在这个地球上为所欲为,不能随意地屠杀、毁坏其他生物,否则就会自食恶果。最近几年自然灾害大量泛滥,这是给人类所犯罪行的教训。我们人类应该尊重其他生物(包括植物)的生存权利。这是自然之神(规律)给我们的教导。

三、神指使人实行公平原则

人类掌握了一部分大自然规律,也就代替了大自然行使某些职责。现在人类已经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主动去做维持生态平衡的工作。在各种生物种群中,担当起了法官的角色。当某种生物种群泛滥时,给予消减;根据某种生物的表现给予奖励和惩罚。狗是人忠诚的朋友,人类不愿杀狗;牛、马给人干活,所以人也不忍心杀死它们。有人问,为什么猪和羊就应该死呢?是不是也应该受到保护呢?这是因为猪和羊是人把它们养大的,它们是不劳而获者,所以人类可以享用。也许人类这样做是不对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将来人类可以生产出人造的猪肉、羊肉,且味道比真的猪肉、羊肉更鲜美。人类社会正向着更加文明的社会过渡。古代野人可以随便杀死一些野生动物,甚至同类相残。在过去,黑人就像动物一样被白人任意贩卖和屠杀。人类向文明社会过渡有一个过程。再过几万年,也许人类回忆起屠杀动物的历史会惭愧,就像回忆贩卖黑人一样。也许再过几万年,通过基因的改造,可以把某些动物变得和人类一样聪明,去帮助实现人类无法实现的活动,变成人类的好朋友。

人类社会实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规律同样是大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人类社会遵循公平原则,这是人类遵循规律的表现。法律的出现就是一个写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说法在中国流行了上千年,这些话是信佛的人讲的,由神来去报,实际上是由人代替神执行了。当今社会非常重视为善者,像雷锋、孔繁森、张海迪等人的精神、作为很快在社会上宏扬,受到社会每个人的尊重。而对作恶者,哪怕是一时得手,早晚会得到人们的制裁。社会宏扬每个人去创造,敌视不劳而获者,鼓励在不违背法律及道德的情况下去赚钱。但有些不违背法律的事情,很可能违背道德,在法律界得不到报应,在道德界同样是会得到报应的。我这里指的报应执行者不是神而是人。社会上的人越来越自觉执行公平的原则,执行公平的人是规律的化身,力量无穷。因此,人类是自然之神的一只手。P10-12

后记

此书的内容是我25年思考的初步总结。本书的写作都是我在业余时间完成的,时间跨度大约8年。由于没有大块的时间,写作采用了独立文章的形式。因此,书的各个部分会显得不太连贯,对各个问题的阐述也不是很清晰、到位。书中有些观点的提出还有待进一步的论证,肯定会有错误或不妥之处,希望广大读者特别是专业的哲学工作者给予批评和指正。我准备将这些思考结论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再给读者呈现几本像样的书。

我很高兴和读者一起来探讨本书中谈到的各种问题。“三人行,必有我师”,我想,广大的读者将会给我许多的建议和启发。因而,在此留下我的电子邮箱:niexiaoqing@126.com。尽管由于我的工作很忙,我还是会尽力做到来信必复。若有不周,敬请见谅。

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受到了首都经贸大学原校长张理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百春教授的热情指导,在出版过程中,中央编译出版社的韩慧强老师、经济管理出版社的杨世伟社长、郭勇生老师都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并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在此我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第一部分:认清世界

 我的终级祖先——宇宙的诞生与死亡

 宇宙万物的形成机理——世界二元素论假说

 大自是公平的

 人与人是平等的

 人的本性

 上帝是否存在

 物质世界与虚拟世界

第二部分:珍惜生命

 生命究竟是什么

 灵魂并不神秘 

 “我”是谁

 “我”为谁活着

 假我、真我、真真我

 超越生死

第三部分:提升自己

 对钱的看法

 如何选择挣钱的方式

 怎么才幸福

 爱会给你带来什么 

 谁是你最大的永远的敌人

 欲望强是坏事吗

 如何解脱精神痛苦

 你肯定需要这样的理想 

 人生的价值与目标 

 勤奋、创新与细心会成就你的事业

 做老板不一代表成功——事业成功的评价

第四部分:善待他人

 如何对待朋友、亲戚与仇人——从我的亲身经历谈起

 讲诚信有用吗

 忍让与尊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公德与职业道德

 道德与法律新论

 谈公司的用人机制

 谈企业员工的合理工资

第五部分:活用哲学——“超越哲学”的提出

 感觉是假的还是真的?——感觉论

 再讲盲人摸象的故事——人类的认识偏差

 1+1在什么情况下=10——真理的适用条件与范围

 物质可以被消灭,唯物论是对的吗——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无中生有”对吗——论有和无

 按照上帝的旨意办事不会错一论规律

 人和虫子是一个祖先,你信吗——量变与质变

 上帝会掷骰子吗——必然性与偶然性

 中500万大奖一定是好事吗——好与坏的辩证法

 8岁人的1天=80岁人的10天——时间相对论

后记——对于哲学批判的批判

后记

序言

自古以来,就不断有人在苦苦思索人生的意义。苏格拉底甚至说:“没有经过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0”人人都想活个明白。

是的,无论是否活得明白,所有的入都要走向一个共同的终点。在这里人和人之间没有任何差别。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是否愿意和希望活得明白。活得明白是什么意思?就是要理解生活.理解生命的意义。理解了,也就明白了。学章的这本书就是对人生意义进行理解的一个尝试,这个尝试建立在他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生命的体验的基础之上。

人不可貌相。从外表看,学章不像个商人,倒像个学者。我们一见面就讨论哲学问题。每次到我家,学章都拿几本哲学书去看。比如康德、马赫等人的著作。最近他开始关注现代哲学了。

几年前,当学章把自己用业余时间写的几篇文章给我看的时候,我吃了一惊。他动真格的了,真想当个哲学家。说实话,我当时除了吃惊,还有点儿怀疑。之后我们多次见面,他向我勾勒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最后,当我读到他的全部书稿时,我不再吃惊,因为,这本书就是他平时思考的结果。全书语言平实无华,阐述深入浅出,深奥的道理孕育在平常日用之中。最重要的是,书中所有道理,都经过他自己的深思熟虑,细心的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他思考的痕迹。

学章是个成功的商人,是个由时代造就的商人。但是,我在他身上却看到一种无奈。因为就气质而言,他是个哲学家。以前我总在想,真是命运的捉弄,阴差阳错,他竟然去经商了,而没有去搞学问、研究哲学。看到了这部书稿,我认为,学章成了-+g副其实的学问家、哲学家,但这不是时代造就的,而是天赋使然。他是如何实现自己的哲学天赋的呢?随便思考一些深奥的问题和哲学道理,这还算容易。但是,要把自己的思考写成书,这是需要很多条件的。作为专业处理文字工作的人,像我在写文章的时候,需要静下心来,写书更需要大块的时间。学章能在不耽误自己主业的情况下,在根本不适合做学问的条件下,做出了大学问。答案还得去到他的书里去找。

在当今中国社会里,有很多先富起来的人都达到了“小康”社会的标准。就经济实力而言,有些人甚至在“小康”社会里也是富翁。但是,到底什么是“小康”社会?除了经济标准之外,再没有别的标准了吗?在“小康”社会里,人们还会有烦恼吗?还会为“生命的意义”这样的问题伤脑筋吗?人们还会受生老病死的折磨吗?他们如何看待金钱与幸福?他们的追求会是什么?他们还需要奋斗吗?他们之间还需要爱吗?他们需要上帝吗?……

“小康”社会不会取消金钱,相反,金钱才是一般人理解的“小康”社会的基础;同样道理,“小康”社会更无法消除思地相反,那里的人们因为“衣食无忧”而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因此,那时候,会有更多的人进行哲学思考。而且,那里的人们所遇到的和思考的问题,和我们今天正在走向“小康”社会时所遇到的和思考的问题不会有实质性的差别!

如果“小康”社会里还有“穷人”的话,肯定都是些思想上的“穷人”。

张百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2009年10月10日

内容推荐

“我”的灵魂是一种记忆,我的核心也是一种记忆。记忆是物质运动的轨迹,实际上是无常、虚幻、不实的。因此“我”也是无常的、虚幻的和不实的。照佛教的说法,“我”是由因缘合和而成,根本就没有一个实质的“我”存在。就比如一栋房子,是由土、木、石、砖、瓦等材料构成的,土、木等任何一种材料都不是房子,但是离开土、木这些材料,房子也就不存在了。

佛说:诸法无我,万法空相。我们看到了一堵墙,但我们知道墙是由砖、泥构成的。墙并非神秘之物,因为我们在墙上发现了砖和泥。我们可以说:我们看到的不是墙而是一堆的砖和泥。我们甚至可以取消“墙”这个概念。我们看到了一只猫,而猫也是由各种元素乃至千千万万的细胞构成的……参破了这一层,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停止了对身外之物的盲目、疯狂的追逐。

编辑推荐

《如何选择挣钱的方式》、《怎么才幸福》、《爱会给你带来什么》、《谁是你最大的永远的敌人》、《欲望强是坏事吗》、《如何解脱精神痛苦》、《你肯定需要这样的理想》、《人生的价值与目标》……告诉你如何才能活得明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让你活得明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学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701985
开本 16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5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2: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