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了笔墨家园、我们为什么需要写生、关于写生与创作的几点看法、再谈写生、历史的真实、关于历史画、在“中国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研讨会”上的发言、回首见真情、告诫、关于99届毕业创作的思考、国画自由谈、中国现代人物画创作研讨会发言提纲、画家的能力、且说今年的毕业创作、艺术技巧与人文精神、对工笔画发展趋向的探讨等内容。
图书 | 关于绘画艺术的思考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包括了笔墨家园、我们为什么需要写生、关于写生与创作的几点看法、再谈写生、历史的真实、关于历史画、在“中国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研讨会”上的发言、回首见真情、告诫、关于99届毕业创作的思考、国画自由谈、中国现代人物画创作研讨会发言提纲、画家的能力、且说今年的毕业创作、艺术技巧与人文精神、对工笔画发展趋向的探讨等内容。 目录 序言 笔墨家园 我们为什么需要写生 关于写生与创作的几点看法 再谈写生 历史的真实 关于历史画 在“中国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研讨会”上的发言 回首见真情 画家心态、艺术创作和生活意义的散谈 告诫 关于99届毕业创作的思考 国画自由谈 中国现代人物画创作研讨会发言提纲 画家的能力 且说今年的毕业创作 艺术技巧与人文精神 对工笔画发展趋向的探讨 中国画的“线” 绘画中的造型问题 下乡写生总结 一种态度《写生状态》的序 写生与创作 对素描的认识 写生与绘画问题杂谈 生活的启示 绘画的理由 寻找舞鞋 我画《生民——1885·旧金山·黄遵宪与华工》 明明白白地画画人 我的选择 用心去听 自述(一) 自述(二) 自述(三) 自述(四) 自述(五) 自述(六) 我的思考 温读历史感受生活 向往·追求 从茫然中走出 一孔之见 《可爱的中国》《啊·长城》《靖宇不死》再版前言 《连环画手稿》题记 记忆的碎片 关于我的作品 《靖宇不死》之后的补白 体验生活 我们无家可归吗? 由模特儿想到的问题 《啊·长城》孕育散记 生活的馈赠 草原——创作札记 踽踽独行 重读宋人 一种应对 绘画理由 李宁素描作品展前言 施悦锋素描作品展前言 大石桥写生的前言 我的交待 笔记摘抄1983—1989年 读一份陌生如何呢 《连环画手稿》后记 蒋兆和笔墨形质的内涵 达·芬奇的启示 任伯年的造型研究 《我要读书》赏析 黄胄现象 朴素的想法 认识自己 《溥仪出宫·民国十三年》序言 绘画的眷顾,也是《溥仪出宫·民国十三年》的感想 教学座谈2002年11月22日 教学座谈2003年9月10日 教学座谈2004年7月13日 教学座谈2005年6月15日 教学座谈2006年3月22日 教学座谈2008年3月19日 教学讨论2008年10月8日 教学座谈2008年10月15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关于绘画艺术的思考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辽宁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144480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0-04-01 |
首版时间 | 2010-04-01 |
印刷时间 | 2010-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8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0 |
丛书名 | |
印张 | 2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30 |
宽 | 172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