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强主编的《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包括常用的、主要的教育与心理统计理论与方法、教育与心理的多元统计分析等内容。新加入相应的计算机统计分析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具有可操作性。第一章至第十章适用于教育系、心理系本科教学与教师进修培训班,教学时数为60学时左右。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适用于教育系、心理系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以及高级教师进修培训。
图书 |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重点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敏强主编的《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包括常用的、主要的教育与心理统计理论与方法、教育与心理的多元统计分析等内容。新加入相应的计算机统计分析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具有可操作性。第一章至第十章适用于教育系、心理系本科教学与教师进修培训班,教学时数为60学时左右。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适用于教育系、心理系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以及高级教师进修培训。 内容推荐 张敏强主编的《教育与心理统计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重点教材,注重新型师范教育模块课程的建设,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全面体现“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和“实用、适用”的教学要求。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是教育、心理量化研究的重要工具学科。它提供了收集数据、归纳数据并计算数据参数或统计量的基本方法。应用统计方法对数据作进一步的分析,达到以部分推知总体的目的,从而有助于我们作出决策或判断。学习与掌握好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研究水平和增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本书介绍的教育与心理统计方法包含三部分内容: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多元统计。为适应统计方法的发展,在统计功效、效果量、协方差分析等方面也有所介绍。为解决数据计算的繁杂,本书附录专门介绍了SPSS在教育与心理研究中数据统计分析的应用。 本书第一章至第九章适宜本科生学习,第十章至第十二章适宜硕士研究生学习。本书附有习题及阅读导航,可供拟报考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生练习、参考。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主要供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专业、心理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教学使用,也是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教育科研人员从事教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教育与心理统计 第二节 教育与心理统计的基本内容及本书体系 第三节 教育与心理统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第四节 预备知识 第一章 常用的统计表与图 [内容提要][学习目标][关键词] 第一节 次数分布表与图 第二节 几种常用的统计分析图 [要点小结][思考与练习][拓展性阅读导航] 第二章 常用统计参数 [内容提要][学习目标][关键词] 第一节 集中量数 第二节 差异量数 第三节 地位量数 第四节 相关分析 [要点小结] [思考与练习] [拓展性阅读导航] 第三章 概率与分布 [内容提要] [学习目标] [关键词] 第一节 概率 第二节 二项分布 第三节 正态分布 [要点小结] [思考与练习] [拓展性阅读导航] 第四章 抽样理论与参数估计 [内容提要] [学习目标] [关键词] 第一节 抽样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抽样方法 第三节 抽样分布 第四节 样本容量的计算 第五节 参数估计 [要点小结] [思考与练习] [拓展性阅读导航] 第五章 假设检验 [内容提要] [学习目标] [关键词]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原理与步骤 第二节 总体均值的显著性检验 第三节 两总体均值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第四节 两正态总体方差的显著性检验 第五节 其他假设检验5 第六节 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功效和效果量 [要点小结] [思考与练习] [拓展性阅读导航] 第六章 方差分析 [内容提要] [学习目标] [关键词]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完全随机化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 第三节 随机区组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 第四节 重复测量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 第五节 多个平均数之间的比较 第六节 协方差分析 第七节 方差分析的效果量计算 [要点小结] [思考与练习] [拓展性阅读导航] 第七章 回归分析 [内容提要] [学习目标] [关键词] 第一节 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三节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四节 路径分析 [要点小结] [思考与练习] [拓展性阅读导航] 第八章 X2检验 [内容提要] [学习目标] [关键词] 第一节 总体分布的假设检验 第二节 独立性检验 [要点小结] [思考与练习] [拓展性阅读导航] 第九章 非参数检验 [内容提要] [学习目标] [关键词] 第一节 非参数检验的特点 第二节 符号检验 第三节 符号秩次检验 第四节 中位数检验 第五节 秩和检验 第六节 秩次方差分析 [要点小结] [思考与练习] [拓展性阅读导航] 第十章 主成分分析与因素分析 [内容提要] [学习目标] [关键词] 第一节 主成分分析 第二节 因素分析 第三节 实例分析 [要点小结] [思考与练习] [拓展性阅读导航] 第十一章 聚类分析 [内容提要] [学习目标] [关键词] 第一节 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系统聚类法 第三节 实例分析 [要点小结] [思考与练习] [拓展性阅读导航] 第十二章 判别分析 [内容提要] [学习目标] [关键词] 第一节 距离判别 第二节 贝叶斯判别 第三节 费希尔判别 [要点小结] [思考与练习] [拓展性阅读导航] 附录一 SPSS统计应用 SPSS数据文件的建立与整理 本书统计实例在SPSS中的实现 附录二 教育与心理统计表 1.正态分布表 2.t值表 3.F值表(双侧检验) 4.F值表(单侧检验) 5.Fmax的临界值(哈特莱方差齐性检验) 6.q分布的临界值 7.积差相关系数(r)显著性临界值 8.相关系数r的Zr转换表 9.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显著性临界值 10.肯德尔W系数显著性临界值 11.X2分布数值表 12.秩和检验表 13.符号检验表 14.符号秩次检验表 15.H检验表 16.弗里德曼双向秩次方差分析X2r值表 17.一万个随机数字表 附录三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重点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敏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722442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73 |
版次 | 3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50 |
出版时间 | 2010-11-01 |
首版时间 | 2010-11-01 |
印刷时间 | 2010-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40-051 |
丛书名 | |
印张 | 37 |
印次 | 16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70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