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中外关系史论文集)》是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文集研究范围是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中国与东北亚、东南亚诸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诸多方面交流与合作的历史状况与历史意义,集中展示了历史学界在中国与周边诸邻国关系史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图书 | 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中外关系史论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中外关系史论文集)》是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文集研究范围是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中国与东北亚、东南亚诸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诸多方面交流与合作的历史状况与历史意义,集中展示了历史学界在中国与周边诸邻国关系史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目录 明代诏敕的类型 ——以明初外交诏敕为例 明初以德睦邻与劝和息争 高丽末朝鲜初对公险镇的历史记忆 明代滇西地区内地移民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1560:让世界知道澳门 ——澳门始见于西方地图年代考 传教士伯驾鼓动美国侵略中国台湾图谋的流产 美国驻新疆领事馆始末 西夏印度佛教关系考 伯希和与法藏敦煌西夏文文献考论 从方济各·沙勿略客死上川到耶稣会士大举入华 康熙朝御用玻璃厂与西方传教士 雅裨理中国观研究 由西到东:京师大学堂聘请外籍教习的转变 美国早期中国观再探讨 中国史料描绘遣唐使形象 中日文化交流的结晶 ——璀璨的天平文化 北宋的佛教祈雨礼法 ——以日本僧人成寻的祈雨为线索 元代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侧面 ——以无学祖元《临剑颂》为例 明代中日书籍交流之研究 ——以《卧云日件录拔尤》为例 义充市井 ——《泉州两义士》卷内涵探微 佚存东瀛的胡秉枢著作《棉砂糖大利之要论》 晚清游历官段献增事迹述略 日本侵占青岛时期的慰灵祭初探 李朝质子与清初中朝文化交流 ——以李朝质子与盛京宫廷为中心 18世纪朝鲜学者朴趾源的“利用厚生”主张 传统“天下”观念与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形态 诗歌反映的中外文化交流 古代中国人笔下的印度洋 东北亚海上交通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登州在唐代中日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莞香对岭南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 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区间贸易 中东铁路的修筑与近代哈尔滨犹太人的经济发展 越王勾践迁都琅琊考古调查综述 “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研究”学术讨论会总结报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中外关系史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甘肃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603939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60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829-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甘肃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