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管理者每天读点心理学知识
内容
编辑推荐

由于组织的主体是“人”,人们在管理的过程中的观点不尽相同,对利害的反应也不一致,其心理的变化、情绪的高低,都将会刺激其行为。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人与事的调适,也都易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招致许多非常情所能理解、非常理所能衡量的纷扰,所以,“管理”与“心理”之间具有一种互动的因果关系。

管理者必须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并知道被管理者行为的原因,从外部的刺激反应了解他需要满足的层次与内涵,进而多关切、多尊重、借以激发其生命共同体的团队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成功的管理者。

《管理者每天读点心理学知识》由启融编著,汇集了各种心理学派的精华,试图从多种角度阐释形形色色的心理现象,尽管对许多人来说,“心理”和“心理学”有些神秘、有些陌生——看不见、摸不着,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受到一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希望通过这本书,能为你的生活打开一扇有趣的窗户,通过这扇窗,你不仅能深入地了解自己,更能敏锐地洞察别人的内心。

内容推荐

心理现象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得好,世界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浩瀚的是人的心灵——企图用某一种心理学派去解释作为自然界最伟大的花朵——人类的心理活动,恐怕会是一种奢望吧!英国当代著名数学家兼哲学家罗素有一段话,“过去想只用一种哲学语言来描述整个世界,这个愿望是不能达到了。”

《管理者每天读点心理学知识》由启融编著,汇集了各种心理学派的精华,试图从多种角度阐释形形色色的心理现象,尽管对许多人来说,“心理”和“心理学”有些神秘、有些陌生——看不见、摸不着,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受到一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希望通过这本书,能为你的生活打开一扇有趣的窗户,通过这扇窗,你不仅能深入地了解自己,更能敏锐地洞察别人的内心。

目录

第一章 “谁”在潜伏?——心理学让你了解自己

 我是谁?谁是我?——自我知觉/2

 帮你认识自我——乔韩窗口理论/4

 你是怎样对待生活的——性格/6

 为何你是这样的人——遗传与环境/8

 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的构成/11

 工作狂的乐趣——自我实现/14

 说你行,你就行——心理暗示/16

 演好你的角色——角色定位/18

 你所忽视的能力——第六感觉/20

 “潜伏”的自己——梦的意义/22

 背负已久的包袱——思维惯性/27

 有啥不能有心病——病由心生/29

 谁不是好人?——自我宽恕/31

 系统化与感官协同——记忆规律/33

 身心需要外界刺激——感觉剥夺/35

第二章 总是有人唱反调——心理学帮你洞察人心

 把握化敌为友的技巧——心理准备/40

 知人善用,善莫大焉——按人分类/42

 你知道他的需求吗?——马斯洛效应/46

 四肢说话,眼神杀人——身体语言/48

 内心世界的几何图——面部表情/51

 你们的距离有多远——打招呼的方式/53

 人人都会“随大流”——从众心理/56

 龙多不下雨,人多瞎捣乱——责任扩散/57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异性定律/60

 人微言轻,人责言重——权威效应/62

 从喜好上轻松识人——颜色心理学/63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细节识人/65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链状效应/66

 具体看待每一个人——刻板效应/68

 让他自己暴露心境——投射心理/71

第三章 请再给我一分钟——心理学使你左右逢源

 一分钟亮出你自己——自我展示/76

 初次见面,请多关照——首因定律/78

 审美岂能疲劳?——近因定律/80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似定律/82

 优势互补,皆大欢喜——互补定律/84

 爱人者恒被爱——相互吸引定律/85

 得人好处会想着回报——互惠定律/87

 给上级留下好印象——尊重效应/89

 做善解人意的管理者——沟通定律/91

 对待下属,以人为本——霍桑试验/93

 好氛围有助交际成功——氛围定律/95

 学会信任和分享——团队协作/96

 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身教定律/98

 用赞美去满足员工——保龄球效应/100

 成为企业最受欢迎的人——交往效应/105

 倾听也是一种交流——沟通效应/108

 人际关系的润滑剂——糊涂效应/110

 获取他人的感激心——面子效应/112

 让他不知不觉喜欢你——多看效应/114

第四章 你最近还好吗?——心理学让你处事不惊

 如何面对新上司——积极应对/118

 成功的秘密——态度支配行为/122

 看准时机再行动——审时度势/124

 独自贪功最愚蠢——分享荣耀/126

 与其辩护,不如弥补——承担责任/128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面对缺陷/130

 不良心态容易伤身——告别忧虑/133

 希望改变命运——积极主动/136

 不要说“不可能”——相信自己/139

 换个角度看问题——情绪困扰/140

 智者的眼睛长在头上——机遇效应/143

 从现在开始做起——果断行动/146

 时来运转的关键——缔造人脉/149

 生意不成人情在——感情投资/151

 创新创造幸运——打破常规/153

 反败为胜的力量——变更心境/156

第五章 每天都有好心情——心理学使你魅力升级

 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好心情定律/160

 颜色对心理的影响——色彩心理学/16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气心理学/163

 噪音对心理的负面影响——环境心理学/165

 选择并不是越多越好——选择适度/166

 为什么会“急中生智”?——应激效应/168

 得不到的葡萄是酸的——酸葡萄甜柠檬/170

 不良情绪会导致疲劳——心理疲劳/172

 体育锻炼有益身心——体育健全性格/174

 敞开心扉给人好感——自我展示定律/175

 设身处地理解别人——换位思考/177

 得不到江山就要美人——心理代偿/180

 你我情深,只限友情——异性友谊/182

 最佳的美容处方——心理美容/184

 一开口就打动人心——说话心理学/186

 播种个性,收获命运——性格定律/188

 你是功能性文盲吗?——创造性学习/189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零缺陷”理论/192

 用%的热情做%的事——激情效应/194

第六章 留点时间给家人——心理学让你幸福一生

 女人渴望得到些什么?——女性的心理需求/198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吗?——心理误区/199

 怕老婆的三种境界——男人为何怕老婆/202

 男人哭吧不是罪——情绪郁结/204

 子不教,父之过——心理遗传/207

 应该怎样爱孩子?——爱,不是溺爱/209

 让孩子有爱人的能力——培养爱心/210

 怎样让孩子更听话?——控制与反控制/213

 为什么没有人爱我——单亲家庭子女/216

 家有“青春期叛逆”儿怎么办?/218

 婚前酿成的悲剧——不良结婚心理/220

 最熟悉的陌生人——婚姻期望/224

 两看两相厌——爱情厌倦症/227

 出轨者的心理变化——婚外恋四阶段/229

 怎样面对婚姻危机一婚外恋应对心理/231

第七章 心病还得自己医——心理学让你更加健康

 你的心理健康吗——心理健康的标准/236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心理调适/238

 扭曲了的自尊心——虚荣心理/239

 有的人疑心特别重——猜疑心理/242

 为何喜欢吹毛求疵——完美主义心理/244

 恨人有,笑人无——嫉妒心理/247

 莫说能撑船,小肚如鸡肠——狭隘心理/249

 一天不喝就难受——酒精依赖/251

 越看新闻心越慌——信息焦虑/254

 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失眠/257

 饮食失调是一种心理病——厌食与暴食/259

 整容也上瘾?——“幻丑症”/263

 总喜欢引人注意——表演型人格/266

 恨不能天天宅在家里——社交恐惧症/268

 控制不住自己,一点就着——愤怒情绪/271

第八章 心理学应用实战——心理学帮你解决问题

 怎样面对自己的双重性格?/276

 为什么越热情越容易受伤?/278

 逆耳的话要怎样说?/280

 对工作产生倦怠感怎么办?/283

 怎样避免成为夹心饼干?/285

 职场上受伤了怎么办?/287

 如何改善“灰色”心情综合征?/292

 突然失业了怎么办?/294

 怎样控制自己的购买欲?/298

 得了早衰综合征怎么办?/300

如何预防和应对“退休综合征”?/302

附:心理学大事记

附:心理测试

 最适合你的工作——天赋智能测验/313

 你是成功者吗?——核心素质测验/322

 大脑的运用程度——大脑能力测验/324

 好情商,好管理——情商调查问卷/328

 你是什么样的人——性格调查问卷/331

 你的信心怎么样——安全感调查问卷/335

试读章节

几乎所有心病的根源,都可以溯源到这三个主要问题上: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往何处去?

“我是谁”,包含着对自己的外表、体质、举止、性格特点、气质类型、能力、兴趣、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等方面的认识:

“我从哪里来”,涉及籍贯、家庭状况、学历、工作经历、阅历、现有知识水准、能力、社会地位、社会资源等:

“我将往何处去”,则指向一个人对自己未来人生的设计,比如在经济、情感、社会成就等方面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及实现的具体方法。

这些问题概括来说,都属于自我知觉的范畴。

自我知觉,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自我认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需要、动机、态度、情感等心理状态以及人格特点的感知和判断。它可以是有关自我的一套观念,也可以只是有关自身认识的一些直觉,但不论是观念还是直觉,都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准确的自我知觉,有助于个体的社会调适和心理、行为素质的良好发展。

几乎所有的事都与自我知觉有关。

粗心的人一般不会选择会计为自己的终生职业。但在我们身边,由于不了解自己的性格、天赋、气质,盲目求职的人还少吗?

规划人生同样牵涉到自我知觉。我为什么而工作?我的经济条件允许我买什么样的房子?我对生活有什么要求?我准备为理想承担什么样的代价……这些问题不想清楚,往往活成一团乱麻。

与人相处也离不开自我知觉。亲友、同学、同事、师生、上下级,每个人在不同的人面前有不同的身份。要求一般同事像朋友一样理解自己,要求老师或上级为自己办私事,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碰钉子。不懂得按照基本的社会角色规范行事,就可能给自己制造麻烦。

一个人缺乏自我知觉,做事是不可能成功的!

有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公务员,但他还是很自卑,因为他认为自己是从偏僻的小山村里出来的,家里穷,也不认识什么后台,跟身边的同事、朋友相比是“先天不良”。由于自卑,年近三十都没有恋爱过,总担心女孩子瞧不起他,也觉得自己配不上那些时尚、骄傲的女孩子。其实,他身边的人都觉得他很优秀,也有女孩对他另眼相看,他自己却没有意识到。因为他对自己的认识还是停留在那个“贫穷的山娃子”上,他总是对自己进行负面评价,结果不仅造成了心理上的困惑,更是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感情。这些都源于他没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自我认识”。

假设这位年轻人,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职务,不得不靠做苦力为生。如果他只看到自己“寒门学子”的一面,天天抱怨社会不公,感叹自己大材小用,怎么可能做好事?而这种只会怨天尤人,不能脚踏实地工作的现状,又怎么可能走出困境?

相反,那些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将往何处去的人,不论因何种原因,沦落到何种地步,最终都会以脚踏实地的顽强努力,为自己赢取光明的未来。

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由于外部世界的复杂多变,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而不能正确地认知自己。

P2-3

序言

“心理学”——多么诱人的学问!所谓心理学,用一句带点哲学意味的话来说,就是当人类的意识返回到自身,用智慧的解剖刀解剖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科学。

谁不想认识认识自己呢?谁没有过独处一室,透过镜子,悄悄打量自己是什么模样的经历呢?“心理学”则是另一种镜子——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文明人,没有不渴望照照这面镜子的。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本质。恩格斯曾将人的心理意识赞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在英文中,“心理学”叫“Psychology”,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但它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出现却是在1502年。有_个叫马如利克的塞尔维亚人,在这一年首次用“psychologia”一词发表了一篇讲述大众心理的文章。此后过了70年,一位名为歌克的德国人又用这个诃出版了《人性的提高,这就是心理学》一书。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记载的以心理学这一术语发表的书。

“Psychology”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灵魂之科学”。在希腊文中,“灵魂”也有呼吸的意思。因为古希腊人认为人的生命依靠呼吸,呼吸一旦停止,生命也就完结。随着心理探索的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心理学也就变成了心灵哲学。在我们中国,人们习惯认为思想和感情来源于“心”,又把条理和规则叫做“理”,所以,“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人的任何行为都离不开心理活动,通常说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特征等等都可称之为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得好,世界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浩瀚的是人的心灵——企图用某一种心理学派去解释作为自然界最伟大的花朵——人类的心理活动,恐怕会是一种奢望吧!英国当代著名数学家兼哲学家罗素有一段话,“过去想只用一种哲学语言来描述整个世界,这个愿望是不能达到了。”

本书汇集了各种心理学派的精华,试图从多种角度阐释形形色色的心理现象,尽管对许多人来说,“心理”和“心理学”有些神秘、有些陌生——看不见、摸不着,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受到一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希望通过这本书,能为你的生活打开一扇有趣的窗户,通过这扇窗,你不仅能深入地了解自己,更能敏锐地洞察别人的内心。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生活,我们更有必要读点心理学知识。懂得运用心理学管理自己,管理别人,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幸福、更有意义,我们的工作才更有成就,我们和他人的关系才会更加友好、互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管理者每天读点心理学知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启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37073
开本 16开
页数 3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5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3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