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智慧的明灯,照亮修行的道路……
本书以对谈答辩的方式向现代人阐释了诸佛菩萨、高僧大德的观点。愿本书成为一把进入佛法之门、悟入佛之知见的钥匙,愿书中答辩式的阐释能开阔你的思路,启迪你的智慧。
图书 | 藏传佛学问答(清华博士与藏地格西对谈录) |
内容 | 编辑推荐 点亮智慧的明灯,照亮修行的道路…… 本书以对谈答辩的方式向现代人阐释了诸佛菩萨、高僧大德的观点。愿本书成为一把进入佛法之门、悟入佛之知见的钥匙,愿书中答辩式的阐释能开阔你的思路,启迪你的智慧。 内容推荐 本书以对谈答辩的方式向现代人阐释了诸佛菩萨、高僧大德的观点。本书首先从破除无知和偏见入手,进而分析、破斥对于现世的贪着和对轮回、因果的不在乎,带领人进入出离心与菩提心,最后介绍如何理解和修习空性。另外还破斥一些对于密法的邪见,介绍一点密法的基本观点,为将来真正开始学习密法打下基础。本书旨在引导人们从正确的门径进入佛教,避开修行的误区,获得真实的利益。 目录 前言 1 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教育 为何佛教最殊胜 佛教如何看待外道和科学 教主、活佛和法王 藏传佛教的戒律 信佛与发展经济是否矛盾 2 无常 不必畏惧死亡 死亡的原因 修行人将死亡转为道用 超度是利益凡夫的方法 断除对今世的贪着 莫做无用之准备 在家人也要抓紧修行 3 轮回 前世后世存在之理 意识和身体 六道轮回存在之理 轮回的痛苦 减少痛苦的方法 4 因果 因果规律 善业和恶业 业的大小轻重 如何修持因果 5 出离心 出离轮回的必要性 何谓真正的出离心 6 菩提心 慈悲心 七支因果 自他相换 7 空性 空性是佛法的核心 空性与无我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我”从何而来 轮回的本质 如何修习空性 8 密宗 密宗是纯正的佛法 密宗的清净观 9 基础修法——六加行 [第一加行]洒扫居所,陈列身语意之所依 [第二加行]供品清净,端严陈设 [第三加行]在舒适坐垫上,身具足毗卢七支,在殊胜善心中做皈依发心等 [第四加行]明观资粮田 [第五加行]积资净障集要之七支供及供曼扎拉 [第六加行]启请如窍诀务令与心续相合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藏传佛学问答(清华博士与藏地格西对谈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格西索南//裴云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海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33602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1-03-01 |
首版时间 | 2011-03-01 |
印刷时间 | 2011-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46.6-44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海南 |
长 | 230 |
宽 | 15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