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
内容
编辑推荐

研究一个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演变的出发点是厘清其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的市场结构变迁,而不是制度变迁。罗马共和的谢幕是因为私人武装集中引起其暴力服务市场走向寡头竞争,内战之后则走向垄断,帝制建立。共和谢幕时各市场大体上是竞争的,但是帝国时期的内战让各市场走向垄断。到西帝国晚期,教会垄断着宗教市场。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打破天主教在宗教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朱全涛,吴欣望所著的这本《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还从市场结构变迁的角度详细讨论了英国、美国和德国的政治经济演变,分析了古代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原因。

内容推荐

与新制度史学研究社会从空泛的概念“制度”开始相比,本书认为研究社会的出发点是市场结构(包括政治市场结构和经济市场结构);在经济学中,市场结构有非常明确的内涵,它包括三类:接近完全竞争、寡占和垄断;人类社会历史的变迁应该用市场结构的变迁来描述;政治市场结构的变迁是法律和制度变迁的基础;产权能够改变市场结构,从而影响社会变迁;激励创新和反特权垄断(或者说建立具有竞争性的市场结构)是社会进步的方向,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手段。

朱全涛,吴欣望所著的这本《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应用上述观点和方法重新考察了古代中国土地市场结构与政治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欧洲宗教改革的市场结构特征;指出罗马共和谢幕的原因在于军事力量的集中(暴力服务市场从竞争走向垄断);罗马帝国崩溃的原因在于经济市场从竞争(罗马共和的遗产)走向垄断。此外,《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还简略地探讨了英国、美国和德国政治市场结构变迁的历程。

目录

自序

引言

第一章 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及经济学解释

 一 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

 二 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与唯物史观的比较

 三 与新制度经济史学派的比较

 四 宏微观经济学视角

 五 寻租与反特权垄断的作用

第二章 古代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原因

 一 王朝建立时的土地市场结构

 二 皇帝与诸侯土地的经营

 三 土地的交易

第三章 罗马共和为何谢幕

 一 罗马王政时代

 二 罗马共和时代

 三 马略兵制改革

 四 罗马共和的谢幕

 五 罗马共和时期的经济市场结构

第四章 罗马帝国的崩溃

 一引言

 二 罗马帝国盛期政治经济演变

 三 武力专政时期的政治经济

 四 内乱及其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五 古罗马宗教的演变

 六 西帝国的灭亡与遗产

第五章 欧洲宗教改革历程及其影响

 一 引言

 二 宗教改革背景分析

 三 路德宗教改革及其影响

 四 新教导致了资本主义的兴起?

第六章 大英帝国的兴衰

 一 引言

 二 初期

 三 王权强化时期

 四 百年战争与英国宗教改革

 五 光荣革命

 六 朝现代社会转变

 七 创新与殖民扩张

 八 衰落的帝国

 九 教育市场的垄断与创新低效率

第七章 美国史

 一 殖民时代

 二 美国独立

 三 从邦联走向联邦

 四 走向内战

 五 美国反垄断

 六 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

第八章 德意志政治经济史

 一 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竞争格局

 二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崛起

 三 从德意志第二帝国到魏玛共和国

 四 德意志第三帝国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全涛//吴欣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18841
开本 其他
页数 2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6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19
丛书名
印张 14.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5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5: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