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增广贤文解读/国学解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增广贤文》内容丰富,几乎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观点兼采儒道佛诸家,还有很多百姓自己的生活哲理,包罗万象。其中的格言警句几乎都曾出现于民间通俗文学作品中,这也说明它真正是中国老百姓自己立身处世的智慧结晶,是老百姓在自身生活经验基础上的自觉感悟。

《增广贤文》是一部处世哲学的大辑要。其中心是讲为人处世之道,并希望能治世育人,敦伦劝孝,美化风俗。

李正堂编著的《增广贤文解读》对原文作了较为详细的注释,对原文的当今意义也作了阐释,同时结合原文,适当增加了一些国学故事和文化常识,意在帮助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了解词语的渊源,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内容推荐

《增广贤文》,原名《昔时贤文》,亦称《古今贤文》,或简称《增广》。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形成这些内容。关于其作者,史书未见任何记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李正堂编著的《增广贤文解读》对原文作了较为详细的注释,对原文的当今意义也作了阐释,同时结合原文,适当增加了一些国学故事和文化常识,意在帮助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了解词语的渊源,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广贤文解读》在“当代阐释“部分,融会了我多年的人生感悟以及思考,相信对年轻的读者朋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目录

一、平韵

二、上韵

三、去韵

四、人韵

试读章节

【原文】

英雄行险道,富贵似花枝①。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有冷时。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②来时各自飞。早把甘旨③勤奉养,夕阳④光景不多时。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⑤。

【注释】

①似花枝:比喻不久长。

②大限:死期。

③甘旨:指美味食品。

④夕阳:喻父母晚年。

⑤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比喻失势。出自清代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比喻人不自重,被人轻慢;人不得志,被人凌辱。

【经典原意】

英雄敢行险路,荣华富贵就像短暂的花期。不要说人情就像春光一样美好,还要经过秋风的考验。父母恩情深厚终有离开子女的那一天,夫妻情义重也有分开的时候。人与人的关系就像生活在树林中的鸟儿,死期到来时各自离开。要拿美味食品孝敬父母,因为父母的晚年时光分外珍贵。人过分老实就会被别人欺负,马儿太温驯就容易被人骑。人们惧怕恶人但天不会怕,善良的人被别人欺负,但老天不会欺负善人。善恶终究有回报的那_天,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龙游到浅滩会受到小虾的戏弄,老虎离开深山来到地势平坦和明亮的地方会遭到狗欺负。

【当代阐释】

人间有正气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的诗句道出了世间的真理。丑恶、落后、反动的势力虽然逞凶一时,但因为它违背了人民的意愿,终究逃脱不掉灭亡的下场;善良的人难免受到坏人的欺负,但法理和道义最后会站在善良的人这一边,善人总会得到好的报答。

很多人埋怨世风日下,说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满是消极悲观,他忘了一条,人们是趋善的,是向往光明的,只有善的、合理的社会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才能给广大的民众带来福祉,才能得到人们的维护和法律的保护。

世间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只要我们往好处努力,事物总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要相信,世界上还是好人多,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光明终究会战胜黑暗。

【国学故事】

周瑜与诸葛亮对诗

三国时代,周瑜嫉妒孔明(诸葛亮的字)的才能。有一天想出了一条妙计,设宴相请,并以对诗为名加害孔明。孔明早已觉察出周瑜的心意,便故意说:“谁输了就砍谁的头。”周瑜暗自大喜,忙说:“君子无戏言,戏言非君子。”

鲁肃(字子敬)见他俩击掌为定,急得出了一身冷汗,埋怨孔明聪明一生,糊涂一时,轻易地入了圈套。而孔明假装不知,泰然自若,反拉着鲁肃的手说:“子敬也算一个。”  周瑜见孔明中计,十分高兴,首先作诗:“有水也是溪,无水也是溪。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得志猫儿雄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

孔明听了,心中暗想,自己身为蜀国军师,今日落入周瑜之手,岂不是“落毛凤凰”吗?便立即对曰:“有木也是棋,无木也是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周瑜闻言大怒,鲁肃早已留意这场龙虎斗,见周都督意欲爆发,急忙劝解道:“有水也是湘,无水也是相。去掉湘边水,加雨便是霜,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风波平息了,周瑜怒气未消,他更换内容,又吟道:“有目也是咀,无目也是丑。去掉哑边目,加女便是妞,隆中女子生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孔明见周瑜奚落自己的夫人,也就毫不客气地反唇相讥,遂吟诵道:“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数二乔,难护铜雀不锁娇。”

孔明的嘲讽,激得周瑜怒火万丈,暴跳如雷,暗令伏兵团团围住。孔明毫不惊慌,稳如泰山。鲁肃立即上前劝阻:“都督息怒!我有一诗奉献:‘有木也是槽,无木也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今自这事在破曹,龙虎相残大事糟。”

鲁肃以诗指点,周瑜恍然大悟,遂喝退刀斧手,与孔明共议破曹妙计,干出了后来流传千古的火烧赤壁的大事业。

P63-65

序言

刚上大学时,同学的一个手抄本《增广贤文》中的句子朗朗上口,涵盖了人生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使我如获至宝。我曾用小毛笔抄了一遍,经常翻阅。谁曾想,30年后我又与《增广贤文》有缘,重新解读它。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我有了更深的感受。

《增广贤文》,原名《昔时贤文》,亦称《古今贤文》,或简称《增广》。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形成这些内容。关于其作者,史书未见任何记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增广贤文》篇幅不长,通行本只有3800字左右。全书以韵文的形式,将格言排列在一起,各种句式交错而出,灵活多变,从而突破了传统蒙学读物一种句式贯穿始终的基本格式,使语句更接近口语,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更易于被人们接受。这也是《增广贤文》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

《增广贤文》内容丰富,几乎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观点兼采儒道佛诸家,还有很多百姓自己的生活哲理,包罗万象。其中的格言警句几乎都曾出现于民间通俗文学作品中,这也说明它真正是中国老百姓自己立身处世的智慧结晶,是老百姓在自身生活经验基础上的自觉感悟。

《增广贤文》是一部处世哲学的大辑要。其中心是讲为人处世之道,并希望能治世育人,敦伦劝孝,美化风俗。《增广贤文》所编选的格言警句,有的来自经史诸子,如“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荀子》),“鹪鹩巢林(原文为‘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庄子》);有的来自文人诗文著作,如“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古诗十九首);有的来自同类著作中,如“志从肥甘丧,心以淡泊明”(《菜根谭》原文作“志以澹泊明,节从肥甘丧”),朱用纯的《治家格言》几乎全部收入,如“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勿l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有直接取自民间谚语熟语的,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有不报,日子未到”,“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有来自民间通俗文学的,如“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即是出自于宋话本《碾玉观音》;而“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地;露冷黄花,烟迷津渡,悉为旧日争战场”简直就是《红楼梦》第一回中《好了歌注解》的改写本。正是因为出处不同,所以全篇“有文言,有俗言,有直言,有婉言,有恶善言,有勉戒言,有在家出家言,复有仕宦治世言,有隐逸出世言,士农工商,无一不备”。

《增广贤文》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这部分内容是全书的核心。对他人之事,要尽量少管,免得给自己添麻烦,“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交友要慎重,要对自己有帮助,“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判断朋友的原则是:“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它教人守信、本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许人一物,千金不移”。引导人们和睦相处,恪守诚信。

二是十分强调读书的重要。封建社会,崇文重德,很尊崇文化教育。老百姓都感觉到读书重要了,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读书,通过科举道路能够走上官道,走上仕途,从此荣华富贵,光宗耀祖。所以《增广贤文》认为“积德百年元气厚,读书三代雅人多”,“祖宗富贵,自讨书中来”,“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孙愚”因此,“要好儿孙须积德,欲高门第快读书”。老百姓当中,穷人居多,所以,《增广贤文》也有“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公卿”这样的句子来勉励人穷志不穷的读书人,而且读书不要附庸风雅,因为“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也用“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强调知识的重要。

《增广贤文》虽以道家思想为主,但对儒家的说教并不排斥。书中强调了读书的重要之外,还强调了孝义的可贵:“孝弟母光为务,本立而道生”,“万恶淫为首,百善教为先”,何况“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告诉人们要“以孝律身”、“谦恭待人,忠孝传家”、“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这些观点,体现了正统的儒家思想,与全书所弥漫的道家思想有所不合。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庞杂、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从其中看到自己认可的格言,使《增广贤文》具有了广泛的代表性。

在《增广贤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虚伪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书中说:“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人情似纸张张薄”、“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人们既然不能以真诚相待,那么他们追求的必然是真情以外的东西,这就是金钱:“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种恶劣的世俗现象,使作者发出感慨:“画人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其实书中并不是片面地反对金钱,它是深知金钱的重要的:“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有钱堪出众”。财富的占有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怎样才能富有呢?书中有两种说法,一是“混财不富命穷人”,二是“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当金钱与其他事物相比时,书中说道:“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积金千两,不如一解经书”、“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很显然,《增广贤文》认为金钱是不可缺少的,但有比金钱更为重要的东西。  《增广贤文》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书中说:“大富由命”、“命薄福浅”。所以人们要“达人知命”、“守分安命”。由于“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人们应该行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人有善念,天必佑之”。那些作恶的,迟早会遭到报应:“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书中的这些内容有消极的一面,但它倡导行善做好事,则是值得肯定的。

书中有些内容是讲及时行乐韵:“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增广贤文》也不是一味地主张自我保护和谨慎忍让,相反,他也十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欲求生富贵,须下苦工夫”、“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等,都在说明事在人为。

人们把《增广贤文》与《幼学琼林》并列,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伟人毛泽东对《增广贤文》就爱不释手,一本《增广贤文》伴随他老人家一生,对其修身治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本书中也夹杂着一些消极的成分和封建糟粕,读者在阅读时要加以甄别。

本次编注,参阅了较多的资料,没有众多资料的启发和帮助,我不会将本书写得这么饱满,这对我也是一次思想的提升。在此,本人对所有资料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对原文作了较为详细的注释,对原文的当今意义也作了阐释,同时结合原文,适当增加了一些国学故事和文化常识,意在帮助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了解词语的渊源,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本书在“当代阐释“部分,融会了我多年的人生感悟以及思考,相信对年轻的读者朋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错讹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0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增广贤文解读/国学解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正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68796
开本 16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94.1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28
16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3: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