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较全面细致地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从1949年至2009年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与成就。其入选资料均保留最初发表时的原貌,力求带领读者亲历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
本书是1999版陈思和主编的《当代文学史教程》有力的史料学的支撑,堪称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重要的史料汇编集。主要供高等院校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与研究参考,也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份综合性的资料。
图书 | 中国当代文学60年(1949-2009卷2)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较全面细致地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从1949年至2009年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与成就。其入选资料均保留最初发表时的原貌,力求带领读者亲历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 本书是1999版陈思和主编的《当代文学史教程》有力的史料学的支撑,堪称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重要的史料汇编集。主要供高等院校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与研究参考,也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份综合性的资料。 目录 三、文学创作引起的讨论 诗歌形式的讨论 何其芳:关于新诗的百花齐放问题 何其芳:关于诗歌形式问题的争论 卞之琳:谈诗歌的格律问题 [题解9:诗歌形式的讨论] 《青春之歌》的讨论 郭开:略谈对林道静的描写中的缺点——评杨沫的小说《青春之歌》 茅盾:怎样评价《青春之歌》? 何其芳:《青春之歌》不可否定 [题解10:《青春之歌》引起的讨论] 《创业史》的讨论 严家炎:谈《创业史》中梁三老汉的形象 冯健男:再谈梁生宝 朱寨:从对梁三老汉的评价看“写中间人物”主张的实质 [题解11:《创业史》引起的讨论] 历史剧的讨论 吴晗:论历史剧 李希凡:“史实”和“虚构”——漫谈历史剧创作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题解12:关于历史剧的讨论] 四、创作现象与艺术规律 创作现象 冯雪峰:论《保卫延安》 侯金镜:一部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读《林海雪原》 茅盾:谈最近的短篇小说 黄秋耘:一部诗的小说——漫谈《风云初记》的艺术特色 [题解13:创作现象] 艺术规律 阿垅:论倾向性 王朝闻:再论多样统一 何其芳:论阿Q 秦牧:辩证规律在艺术创造上的运用 [题解14:艺术规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当代文学60年(1949-2009卷2)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思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18565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09-12-01 |
首版时间 | 2009-12-01 |
印刷时间 | 200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9.7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89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