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展现”、“空间”、 “道具”和“方式”等四个展示设计的共通性原理为内容架构。强调通识性、原理性和基础性的教学目标,即可作为单门课教学的主体蓝本,也可用于系统的独立专业教学的基础课程教学,为专业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本书与常见教材的编写方式不同,即没有冗长的理论阐述,也没有过详的案例分析,而是采用“口语点化”的知识点的描述,以及通过课题练习的过程来理解和把握关键的知识点与原理,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极积性,也有利于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性教学。
图书 | 展现的艺术(展示原理教程第2版)/高等艺术设计课程改革实验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展现”、“空间”、 “道具”和“方式”等四个展示设计的共通性原理为内容架构。强调通识性、原理性和基础性的教学目标,即可作为单门课教学的主体蓝本,也可用于系统的独立专业教学的基础课程教学,为专业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本书与常见教材的编写方式不同,即没有冗长的理论阐述,也没有过详的案例分析,而是采用“口语点化”的知识点的描述,以及通过课题练习的过程来理解和把握关键的知识点与原理,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极积性,也有利于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性教学。 目录 代序 前言 第一讲 话起天坛/展现原理 1 话起天坛/展现行为 2 事件与围观/展现的形成 3 古老摊市/朴素的商业展示 4 三尺手卷/打开的艺术 5 大地红伞/广义的展现 课题练习 第二讲 老子与器/空间原理 1 老子与器/辩证空间 2 情侣的雨伞/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3 容器和蜂巢/功能空间与结构空间 4 步移景异/四维空间 5 旗动心动/心理空间 6 跟着感觉走/行为空间 7 围而分之/空间限定与区隔 8 展示的舞台/浏览空间 课题练习一 课题练习二 第三讲 托的艺术/道具原理 1 托盘和水果/承载道具 2 透明的匣子/贮藏道具 3 说话的工具/陈述道具 4 艺术的“托儿”/表现道具 课题练习 第四讲 把故事戏说/展现方式 1 系统化展示/传达的艺术 2 集合化展示/包装的艺术 3 形象化展示/广告的艺术 4 体验化展示/触感的艺术 5 戏剧化展示/逐梦的艺术 课题设计一 课题设计二 鸣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展现的艺术(展示原理教程第2版)/高等艺术设计课程改革实验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叶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114979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116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0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06 |
丛书名 | |
印张 | 6.4 |
印次 | 4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5 |
宽 | 210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