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和珅传(世界第一大贪官)
内容
编辑推荐

和珅的谜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数不清的传奇和疑问。本书以此为主旨,全面描述了和珅从普通官学生,到权倾朝野的“二皇帝”,最终被缢杀于狱中的一生,是中国历史人物传记创作上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

内容推荐

他堪称世界第一大贪官,他贪污的财产竟相当于乾隆朝十余年的国库收入;他的私生活比皇帝还要奢侈、糜烂;他与乾隆皇帝的关系有些“不明不白”;他与刘墉、纪晓岚斗得死去活来……这一切都是真的吗?本书将为您一一道来。

目录

第一章 孩童时代

第二章 叩开权力之门

第三章 侍君如父

第四章 查处李侍尧

第五章 审办国泰案

第六章 积极参与战事

第七章 主持外交工作

第八章 和珅和他的对手们

第九章 疯狂敛财

第十章 温馨的家庭

第十一章 并非仅仅是贪官

第十二章 末日来临

附录

试读章节

和珅出生的年代与他生活的整个青少年时期,正赶上清朝的“鼎盛”时期,即人们常说的“康乾盛世”。当时上距清军入关已经有一百余年,清朝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实施的一系列积极措施与励精图治,缓和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全国统一,疆域扩大,政权巩固。与此同时,恢复并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广大人民有了一个较为安定、祥和的生产与生活的氛围,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学术文化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有集以前各代大成之趋势。这个时期人们安居乐业,普遍都感到有奔头。例如,康熙帝从亲政开始,为了长治久安,国泰民安,使百姓休养生息,他接连发布了一些“惠民”的诏谕,宣布停止“圈地”,实行“更名田”;奖励开荒;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淮河、永定河,并多次亲临工程现场视察,指导治河工作;改革赋役制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蠲免钱粮,改革地丁银的征收方法,宣布滋生人口永不加赋。此外,康熙帝特别是在其统治前期,还大力整顿吏治,裁减冗员,惩治贪污,表彰清廉,为“康乾盛世”进入“鼎盛”,打下了基础。雍正帝统治时期,从实际出发,大刀阔斧,雷厉风行,以“猛严”的作风和姿态,惩治各种弊端,一改其父康熙帝统治后期的“宽仁”之法。从而一扫康熙末年以来的固守因循之风,使全国呈现出一派“政治一新”的景象。他“立志以勤先天下,凡大小臣功奏折,悉皆手批”,“朱批奏折,不下万余件。”国家大政,事无巨细,他均要经过熟思详虑,然后下达诏令。他亲自处理奏章,每日批阅文件往往至深夜。此外,雍正统治时期,十分重视选拔、使用人才。他深知“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其余皆枝叶耳”。例如,他对鄂尔泰、田文镜、李卫等人的重用就很能说明情况。这几个人都不是科举出身,且原来地位低微,但因为他们都有办事的能力,又精明强干,认真踏实,富有经验,故而将他们都提升为封疆大吏(即总督、巡抚),独当一面,成为朝野闻名的股肱之臣。同时他十分重视整顿吏治,采取坚决措施粉碎朋党,对八旗大员也进行了各种限制,并严惩贪官污吏,使政风为之一新。为了保证官吏清正廉洁,他决定实行“耗羡归公”制度,并以发放“养廉银”作为补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专制制度,他决定设立“军机处”。这是皇帝亲理政事,独揽军政大权的有力措施。在他统治时期还实行了开豁“贱民”,废除各种人身依附关系,从而缓和了尖锐的阶级矛盾,解放了部分生产力。为了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繁荣,他下令实行“摊丁人亩”的政策,这样就减轻了无地、少地,而人口多的贫苦农民的负担。他为了巩固边疆,笼络少数民族的上层人士,增加其“向心力”与凝聚力,继续实行其父康熙帝所采取的重视藏传佛教(即喇嘛教)的做法。与此同时,他还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这对于消除分裂割据,巩固边疆,从而进一步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加快民族融合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雍正帝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使社会繁荣昌盛,面貌为之一新。具体表现在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加,国库存银数量不断上升。例如,康熙六十年(1721年),户部银库实际存银为3262余万两,可是到了雍正七年(1729年),短短的七八年间,就迅速增加到存银6000余万两,史载当时“积贮可供二十余年之用”。

乾隆统治时期,采取了“宽”、“严”结合的持“中”政策,缓和其父统治时期社会各阶层间的紧张关系。他采取了“罢开垦,停捐纳,重农桑,汰僧尼”与八旗家奴“开户”等一系列措施。为了发展生产,他继续注意兴修水利工程,加紧治理黄河、淮河,兴建海塘,提高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每当遇有灾荒之年,政府还借贷灾民口粮、种子、“耕牛价银”,只要借贷人按期归还,一般都不收取利息;或以工代赈,甚至蠲免不还。因此,这一系列积极措施,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以至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耕种面积不断扩大。例如,顺治八年(1651年),全国耕地面积只有200多万顷,到雍正二年(1724年),就增加到680多万顷,至乾隆三十一年(1761年),又增加到740余万顷。与此相应的是粮食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农作物种类有了增加。此时是农产品生产开始向商品生产转化的重要时期。

当时的手工业生产也有了较大发展,例如,制盐、冶铁、冶铜、采煤、纺织、陶瓷和造船等行业,均比前代有了长足的进步。商业活动也比前代更加活跃,商业贸易与商品流通亦很发达。皇商、徽商、晋商、闽商、粤商、秦商、江右商人,以及吴越商人集团都十分活跃,他们几乎垄断了国内、国外的商品交易和外贸往来。随着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业、手工业的资本主义萌芽,在原来的基础上,又缓慢地发展起来。具体表现为社会生活中人身依附关系削弱,工农业生产中使用雇工进行商品生产的作坊、手工工场比以前增多,生产中雇佣关系比前代更有发展。

乾隆帝统治时期,进一步加强了对新疆蒙古厄鲁特四部、回部与西藏的统治,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现有的疆域。当时我国的疆域北自恰-克图,南到南海诸岛,西始葱岭巴尔喀什湖,东至黑龙江库页岛与太平洋西岸。当时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亚洲最大的繁荣昌盛的大国之一。当时中国空前统一,社会相对和平安定,封建经济繁荣发展。这就是所谓“康乾盛世”的鼎盛时期。和珅一生几乎都生活在这一时期,他从降生以至童年、少年到青、壮年都是在这一时期度过的。这种条件与氛围为他展示才华,实现抱负提供了有利条件;当然也为他凭借着手中的权力,蠹国肥私,大肆贪污也提供了可能。前文已述,虽然和珅出身并不是太卑微,乃是将门之后,原本有可靠的保证,可以令他过上悠闲、舒适的生活。也许这样就没有成为大清王朝乾隆帝的最大宠臣和宰相的和珅了。然而,还在和珅年少之时,家中就陡发变故,将他一下推到了人生的危境之中。

和珅三岁丧母,在幼年时期就遭遇了人生的第一大不幸。

和珅的父亲常保,史书上对他的生平记述不多,仅可以知道他为人中正平和,做官清正廉明。因身为福建都统,所以很少留在京城,多年戍守在外,无暇照顾和珅及其弟弟和琳。继母对待他们兄弟苛刻暴戾,根本无温情可言,和珅兄弟每日在继母的白眼中过活,甚是凄苦。所以,和珅是在既缺父爱,也无母爱的环境中长大的。

也许正是这样的环境,使得和珅小小年纪即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兄弟二人刻苦攻读,和珅九岁时(乾隆二十四年)与和琳一起双双以优异成绩被选人咸安宫官学。

咸安宫官学是当时京城最好的学校,要进入该所学校,必须是八旗子弟中长相俊秀者及内务府子弟,同时学业要十分优异,每年只选八十名左右的学生入学(八旗中每旗选十名),而且坚持宁缺毋滥。学校设管理大臣、协理事务大臣,另有满汉总裁。总裁须是翰林,教师也多是翰林,极少数不是翰林的,也必是享有盛名的饱学之士通过考核后方可担任。学校不仅开设一般的经、史、子、集课,而且还开设满、汉、蒙、藏等多种语言课,同时教授骑射、习用火器。可以说,咸安宫官学是培养文武全才的贵族学校。

P9-13

序言

一提起和珅,大多数人的脑海就会浮现出一个贼眉鼠目、大腹便便的贪官形象。其实历史上的和珅是清朝乾隆年间一个著名的美男子,他性格机敏,头脑聪慧,二十七岁时,官职已至军机大臣,掌管国家内政外交,赢得了乾隆皇帝的绝对宠信,成为把握大清王朝实权的重要人物。和珅集国家行政权、财权、兵权、人事权于一身。他是理财高手,办事奇人,却把许多财产都”理”到他自己家中。乾隆死后,和珅的家产被嘉庆皇帝抄没,人被赐死,其家产数额甚巨,民间遂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和珅的谜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数不清的传奇和疑问。本书以此为主旨,全面描述了和珅从普通官学生,到权倾朝野的“二皇帝”,最终被缢杀于狱中的一生,是中国历史人物传记创作上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当然,本书并非一本历史学著作,因此,我们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根据行文和读者的需要,合理、大胆地进行了合乎文学规律的再创作和艺术加工,以期为读者带来最大的精神享受和阅读享受。

由于学识所限,加之时间仓促,本书的不当之处自是难免,诚望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在此先予致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和珅传(世界第一大贪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国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151069
开本 16开
页数 3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49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9
169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0:5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