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The Answer(阿伦·艾弗森传)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由著名NBA作家张佳玮先生历时一年,倾心写作而成。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翔实的赛事史料和技术数据统计资料,书中收集了上百张艾弗森从高中至今的珍贵图片,对艾弗森生平重要的历史时刻做了完整记录,超强图文展现艾弗森的传奇人生路。

内容推荐

本书是介绍NBA篮球明星阿伦·艾弗森的名人传记类图书。人称“答案”的阿伦·艾弗森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汉普顿黑人街区,并不幸福的童年记忆,塑造了他狂放不羁、自由随性的性格。1996年成为NBA选秀状元拉开了阿伦·艾弗森征战NBA的精彩战幕。从贫寒的家庭身世、充满挫折的成长过程、到后来光芒耀目的成功,铸就辉煌的NBA职业生涯经历,这位从入行以来就充满争议的黑人球员,成就了一个美国式的成功梦想,激励着许多热爱体育的年轻人。

目录

第一章 少年时光·从弗吉尼亚到乔治城

第二章 状元·新秀季·世界的偏见

第三章 艾弗森VS布朗·巨星与风霜·矛盾

第四章 天穹之顶·2001年的神话

第五章 漫长的告别

第六章 丹佛·妥协

第七章 底特律·命运的偷袭

尾声 归根

试读章节

15岁时,安·艾弗森迎来了人生第二个转折点。三年前她12岁时,她的妹妹跑来告诉她,“妈妈出事了”。然后她亲眼看着母亲因医疗事故死亡。而这一次,一个医生面无表情地站在她面前,轻描淡写地说了句让她天旋地转的话:

“您怀孕了。”

忽然之间,她就没法过以往的日子了——本来,15岁小姑娘,可以在犹太区打架、吵嘴、捉弄手脚慢的老商贩,胡作非为,快乐得像只狡猾的猫。她爸爸威廉·艾弗森和四个女人生了十七个孩子,她是老大。许多人都说她像她爸爸。她健壮、结实、活泼好动,爱打篮球,街区的小伙子都爱和她闹。谁给她抛个蔑视的眼色,她就敢上去和人打一架——可是,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她有了个孩子。

好了,得想法子应付这个小玩意。

20世纪70年代的黑人街区,15岁怀孕的姑娘比遍地踢啤酒罐的野猫都多。好吧,那就等孩子出生呗。结果,为了抢男人,她和一个姑娘打架,被姑娘叫来的两个男人打败了。安·艾弗森去了弗吉尼亚的汉普顿,那里是她的娘家。一路上怨恨着那个男人:那个和她恋爱造就了肚里这孩子,然后又抛弃她的男人。

在汉普顿,她情绪宁定了下来。她决定生下这个孩子。女人迟早都要过这一关的,何况,周围七嘴八舌地建议说,“生个男孩子,你会有所依靠。”她甚至早早决定了男孩儿的名字:“如果是男孩儿,就叫伊泽尔(EZAIL)好了。”

可是,1975年6月7日那天,当她的第一个男孩儿出生时,她却改了主意。她想起了那个混蛋——这时他本该在床边抱起孩子做慈父嘴脸的。算了吧,那时他也只有15岁,胡须都来不及长硬,在哈特福德念中学。可是,他毕竟是孩子的父亲。伊泽尔,留给孩子做中名。这个孩子的姓氏随了母亲——艾弗森。而名字,随了父亲——阿伦。

阿伦·艾弗森,1975年6月7日,出生于弗吉尼亚州汉普顿。安·艾弗森后来说:“我发现他的手臂非常长。我想他能当个篮球手。”孩子的昵称用了两个舅舅的名字:布巴扎克。

那个给了阿伦名字和生命的家伙,也就是那个有爹名没爹样的二愣子,名叫阿伦·布鲁顿。这厮始终没去汉普顿看自己的孩子和女人。知道安·艾弗森怀孕后,他就跟所有闯了祸不知道如何收场的毛头小子一样,完全负不起责任;——或者,不想负责任。很多年后,他接受采访时,蹦出来的理由显示他完全不算个爷们儿:“我也想去看他们,可是我也只有15岁嘛。”

安迅速做了她人生的重大抉择。她没有像其他贫民窟女人一样,生个孩子当猫狗一样弃之不理,恍若无事地接着过日子。她转移了人生重点,迅速完成了从一个好动少女到一个负责母亲的转变。阿伦·布鲁顿?既然这个可怜虫负不起责任也不想负责任,那就再见了。

汉普顿这个布满暴力、毒品,而且还害死自己母亲的城市,让安·艾弗森深感厌倦。一个单身母亲,带着孩子在这个腐烂的沼泽里成长,显然是桩艰难的事。幸而,不久她遇到了新男朋友迈克尔·弗里曼,一个至少可以依靠的男人。

这是阿伦·艾弗森的新父亲——虽然小艾弗森,很长时间,都不愿叫这个不爱笑的弗里曼做爸爸。

他们所住的地方,是汉普顿行政下的独立市——新港,这是个盛产运动员、流行斗狗的市井之区。新父亲也没有完全担负起一个父亲的责任。如果你剖开阿伦·艾弗森的脑袋,提取他的童年记忆,会发现几个街区之外的枪声,角落里毒贩小声交流、打斗、谩骂,未成年人隐瞒年龄买来的酒瓶,停电、停水,空荡荡的厨房,下雨天泥泞的地板。安·艾弗森和弗里曼抓紧一切时间吵架,互相推搡谩骂,发泄对生活的不满,剩下的时间就各自出外谋生填饱肚子。弗里曼假装内行地去贩毒,做贼心虚地躲避警察。而安·艾弗森去打字、洗衣服、修电路、当司机,忙里偷闲还生了两个女儿。

可是,她从来没有向命运示弱。她没有去找过阿伦·艾弗森的生身父亲。她也没有怨恨这个改变了她命运的孩子。就在外面枪声四起、杀声连天、白粉飞扬的环境中,她教导艾弗森像她一样,用拳头去对付那些试图以强凌弱欺负自己的孩子。她不断对阿伦·艾弗森说:“你一定会有所作为,你一定要努力,好好生活。”

街区位于汉普顿的排污管道上。于是,每当排污管爆裂,街区就成了下水道的延伸。墙壁时常潮湿到发霉,房间里到处是腐烂和死亡的气味。这阴暗潮湿、随处是死亡与罪恶的街区,以及他那坚韧的母亲,构成了阿伦·艾弗森的世界。他和他的母亲一样,就像在死亡沼泽里生长的植物一样,吸取一切可以吸收的养分生活着。他没有富家子弟那么幸福,能生活在阳光海岸名车别墅的世界。他的世界,阴暗与快乐参半,危险与幸福并存。他必须不择手段地抓住一切,以免沉沦进那已淹没他许多伙伴的泥潭。他变得机警、聪明而又坚韧。他周围的伙伴在一次次枪击、追逐、逮?和械斗中或伤或死,他亲眼看到过许多鲜血。在他的世界里,只有一线始终光明温暖的希望——母亲满头大汗、衣衫褴褛地对他说:“一切都会好的,你一定会扬名立万。”

如此这般,阿伦·艾弗森在齐膝深的污水、灰头土脸的母亲和死亡如乌鸦般漫天乱飞的街道中长大了。在他后来名动天下的那些文身中,最重要的一个便是他心口上母亲的画像。

“我不崇拜任何明星,我只崇拜我的母亲。我庆幸,我是她的儿子。”

很多年后,他还会如此补上一句:

“我最怕的是妈妈死去。所以,为了免得痛苦,有时我真希望在她死时我已不在世上了。”

因为,在那风声鹤唳的岁月,当上帝、政府、父亲和朋友都似乎靠不住时,只有母亲在他身后,把手放在他肩上,对他说那些温煦的话语。母亲与自己的努力便是生活的全部,是与这黑暗之街战斗的武器。

P8-9

序言

邀请你走进艾弗森的世界

我至今仍然难以忘怀我第一次见到艾弗森本人时的情景:奥克兰全明星周末,一头地垄沟发式的AI端坐里三层外三层的记者之中,用他轻蔑的目光对准了一个刚刚提问过的记者,“你说我不想给队友传球就不传是么?我有这权力么?上帝啊!如果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我现在就想有一百万美金,我能有吗?真是可笑。” 记者先生讪讪地赔笑。而在艾弗森身后的墙边,他的母亲身处另一群记者包围之中,不停地在说她的儿子并不坏,而是媒体的错,把她的儿子写成了一个坏人。眼望着她周遭的记者均作尴尬的表情还要不停地记下她说的话,让我顿觉自己面对的是少见的、已经升堂入室却活得异常真实的母子。

即使那个时候,艾弗森还没有让太多人喜欢他。

在新秀赛季,他可以在媒体众目睽睽之下豪言:在场上我没必要对乔丹有任何尊敬。说这话之前,他刚在76人对公牛的比赛里用蝴蝶穿花般的跨下运球晃过乔丹一投中鹄,于是这言论引得公众勃然大怒。1997年,艾弗森球队成绩继续下滑;自己被从车后箱搜出大麻;全明星新秀MVP的奖杯由于被媒体热炒是否应该颁给科比,被艾弗森出门就扔进垃圾堆。直到1998年他还没有从孤独的阴影中走出,那时他甚至和乔丹一样孤独。巴克利骂他自私,他反唇相讥:你个大肥屁股最好拿了总冠军再和我说话!其实现在想来,他所说的话和做的事只是随性而出,没有任何问题。两军斗者阵前,本该不讲情面,又何来保留和矜持可言?但公众不接受,更重要的是媒体不接受。于是艾弗森变成了牛魔王白骨精威震天,大反派的形象几乎根深蒂固,甚至有人怀疑若干年后大卫·斯特恩的“禁装令”矛头直指艾弗森。

艾弗森就像一块化作顽石的璞玉,找寻着属于他的机会。从1999年开始艾弗森星路转折,那个短赛季让查克·戴利的艾弗森法则不攻自破;2000年入选全明星,季后赛被淘汰的泪水让所有人心动;2001年艾弗森挺进总决赛,每一轮进军历程都是艰苦卓绝的悍战。AI对麦迪、AI对卡特、AI对阿伦,得分高手们在艾弗森的进军之路上把任何比赛一场都演绎到决战般精彩。

自此后艾弗森只有技术统计,再难有球队战绩;只有一己之力,再无左膀右臂。费城之痛,痛由心生。艾弗森和费城的感觉完美结合,独立之城所具备的狂放不羁、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以及天纵奇才都和艾弗森的特点丝丝入扣,使艾弗森在费城留得顺理成章,人们已经很习惯在提起费城时报出独立宪章和艾弗森的名字。从 1996年到2006年的这蹉跎十年间,艾弗森已经和费城水*融。尽管他很叛逆,尽管他很孤独,但费城从第一联合中心换成沃乔维亚中心,球票上最醒目的永远都是艾弗森的身影。所以依照艾弗森的性格,他不容许球队有任何背叛他的行为,他不能容忍球队因为质疑而将他转手而出。关系实在过密的双方,一旦分离,就会像从伤口刚刚愈合的皮肤上硬生生撕去血痂,那是透彻心脾的痛。

艾弗森的确就像是费城的一道伤口。

此后无论是在丹佛还是在底特律,包括我们可以预见到的孟菲斯旅程,艾弗森不会再有如此适合的机会,他的球路、秉性再也找不到那一群完美合拍的搭档,和那极为理想的环境。这也恰好会让我们明白:为什么他会对乔治城大学的桑普森教练敬若生父,因为那时的艾弗森就像一根桀骜的野草,桑普森给了他最为理想的阳光空气和雨露。

好吧好吧,这样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的人,这样一个曾经被媒体妖魔化的人,如同约翰·列侬、科特·柯本、迈克尔·杰克逊一样可以单纯到极致来维护自己的追求,又岂能是我这粗潦几笔可以写尽的呢?所以我郑重向您推荐我在虎扑网结识的好朋友张佳玮的新书《The Answer:阿伦·艾弗森传,他为了写这本书翻阅了大量的史料和技术统计数据,看过你也许会发现,被很多球迷顶礼膜拜的那个艾弗森,也许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看着张佳玮寄来的文稿,我不停地回忆艾弗森曾经带给我们的一切。忽而就想起了2005年,艾弗森来到中国,在吴大维那座官邸酒吧的包厢里,我在他不设防的前提下私下和他聊了两个问题:对你来说篮球是什么?你有没想过退役后的生活?得到的回答平淡却震人心魄:篮球对于我是灵魂的救赎,因为没有篮球就没有我;退役之后我想天天陪着家里人,没人需要上班,因为我已经有了很多钱,我们不需要辛苦地生活。

好吧,现在我再次邀请你和我一起,跟着张佳玮,走进艾弗森的世界。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著名主持人 于嘉

2009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The Answer(阿伦·艾弗森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佳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600791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0-02-01
首版时间 2010-02-01
印刷时间 201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5.47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9: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