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旅行改变人生(你应该看到的世界).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生从来不是条直线,旅行原本就是为了改变。所谓的“改变”,那就是你本来就有成为某个人的因缘,又恰好被外面的世界——诸如一片风景、几个旅行中的朋友、异域的风俗——而激发出来的变化。而这样的变化就是每个人生命中的转折点。

10位对生命有思考的人,10段不同的旅行故事,用他们探求的眼睛带着你走出去,取回来。

内容推荐

一场对旅行或者人生的诠释,10位对生命有思考的人,10段不同的旅行故事,10条最私家的全球旅行路线推荐。王石、徐静蕾、梁冬、陈辰、胡因梦、陈宏、刘江、王菁镁、胡恃珲、曾李青带你踏上他们的旅程,讲述旅行如何改变人生。

目录

序 改变命运的秘密

1 行者的自省

 什么是旅行?——就是有参照地看清自己

2 因梦之缘

 台北—纽约 浮华世界里的漂逐与沉淀

3 三次行走的成人礼

 “趣”,就是走出去,取回来

4 如果你相信使命感

 在英国撞中医

5 换个地方发呆

 写一份遗嘱给自己,放手之后的自由

6 在进退之间

 腾讯进军印度市场背后的故事

7 辗转中的自我认知

 从凤凰女主播到投资银行副总裁

8 在家是度假,出去是工作

 一顿也许导致了分众与聚众合并的晚餐

9 时尚之旅二十年

 不能像尸体一样被人扔来扔去

10 一个生活主义者的美食游历

 吃吃喝喝看欧洲

试读章节

王石这个人,很怪。很多人以为他是万科的大老板,其实他几乎没有万科的股票,他给朋友的印象是一个极为内敛守旧的人,却总是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只有一样东西是大家都一致认定的,那就是:他是中国最有名的“玩主”之一。

王石热爱行走。围绕着他和他的行走,各种说法就没有断过。两本在路上的手记《生命在高处》、《让灵魂跟上脚步》,两本传记《王石这个人》和《道路与梦想》,还有若干关于万科创业和成长的商业书籍里……哪一本离得开行走?在很多人的理解里,王石是中国第一个用行走来定义自己、传递声音,甚至树立企业形象的企业家。他的人生光华刺眼,爬着最高的山、做着中国最瞩目的地产企业、被认为是当下最有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家。在他身后,追随者众。

但是据王石身边一位熟悉他的朋友说,行走对他似乎并不意味着什么。在登山队里,他总是一声不响埋着头走路的那个人。

王石自己说,儿时的经历就是迁徙。童年起他从广西柳州一广州一衡阳一辽宁一北京一郑州一路成长;“文革大串联”时“窜”到重庆和昆明;成年以后的岁月更是南奔北突,至于现在,他的秘书比他更清楚,一年里要飞地球上的多少个地方。在路上,早已是一种生活的常态。

他喜欢走,喜欢看,喜欢和人分享。所以有了王石著名的博客、一场场张罗起来的探险活动、一本本书以及一次次关于环境的呼吁。他企业公民的道德感、自律、率真、勇敢,常常被津津乐遒,以至于朋友圈子里开始揶揄他:“再往后,您老就只能挂墙上了。”

近几年来,在爬完了地球上七大洲的最高峰后,王石开始穿行在南北两极之间,呼吁关注人类共同的生存状态、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

对于行走之意义,王石用自己的一生在表达;而外界也尽其所能在解释。当我们再次谈论起旅行,他只是只言片语,想哪儿说到哪儿,全是最具象和实际的“干货”。我想对于一个走过地球上最高点、跨越过两极的人而言,还需要渲染什么呢’

王石:一定要定义某次旅行吗?我比较不理解这种问法。

我们很多思维方式是非黑即白,有很强的对比,没有中间的过渡,但实际生活中不是这样。

所有的东西都有联系,所有的线索都会潜移默化,彼此影响。

南极怎么玩?还是说回南极,最近我说南极比较多。南极实际上是一种概念,第一是亚南极圈,包括在船上看的冰川;第二是南极大陆;第三是南极点。怎么去呢?先飞到中国的南极科考站,在南纬65度,然后换美国一家探险公司的飞机再往南,飞到南纬79度;又或者从智利或阿根廷飞到南纬81度,再往回飞到南纬79度。接着大家再换专业的小飞机往里飞,再飞到南纬89度,最后一度是要走着进去了,这就是南极点,极点在南纬90度。

最后这一度走进去大概有100公里,得走六七天,最顺利的情况下一天能走20公里,不顺利的情况下只能走五六公里。大部分人说的南极都是亚南极圈,而我们说的是极点。飞机要租专用探险的机型,且需提前半年预订。以一周计算的话,一次只能带十天的食物。可是到了那里还得看天气,上午7点不能飞了,还得等到下午2点。有人等了七天都不能飞,最后物资也不够了,只能往回撤。这一趟的费用就算全砸了,差不多40万元吧。

2004年那次我去南极,等了足足两天,出去也没什么好玩的。不是黑不见五指,而是白不见五指,天天在酒店里猫着。到第二天下午终于熬不住了,我跟同伴说,溜出去在旁边的小岛玩玩吧。开了足足一小时的船,到了岛上还没半小时呢,酒店那边就来了电话,催说要起飞,我们又赶紧坐船冲回去。

所以去南极是奢侈一点的旅游,去北极就比较适合大众。商业飞机就能飞到北纬78度,而南极,商业飞机只能飞到南纬64度,剩下的就只能租专业飞机了。

印象中靠近北极点最近的岛屿,商业路线可以飞到挪威的一个岛——上世纪20年代国际联盟托给挪威管理。有趣的是,现在美国人在那里建起了煤矿、机场。有矿,意味着几千年前那里曾是热带,有很多的古生物化石。你想想沧海桑田,就是这个意思。

去北极,一定要夏天去。在北冰洋上,每年夏天都要开裂,会形成冰谷和冰湖,壮丽恢弘。而南极是一马平川,风一起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见。

我们到北极一般是先降落到北纬88度俄罗斯的一个科考站,然后换小飞机飞到89度,再走一度,也是要6~10天。北极的冰层厚度在2000米左右,漂在大洋上。所以好玩的是,有时候走了一天夜里扎营了,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瞅GPS,退回去2公里。但也有一天只走了6.5公里,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GPS,7.5公里了,那就是风向对了,冰层顺着往前滑了。

我们也会突然遇见冰层裂开的情景,裂宽了就叫冰湖。我们每人拖着40公斤重的装备,有条腰带扣在腰上;如果掉下去,第一时间是松腰带扣,这样人不会被雪橇拽着往下沉,然后会有直升机飞过来救人。

裂冰时有危险,但是也有美丽又安静的刻。那是在夜里,万籁俱寂中你还醒着——听到冰在裂开的声音。

北极的俄罗斯科考站旁,有一个机场建在冰上,每年只能用两个月,冰化了就得把机场挪走。全球越来越暖,冰也化得越来越快。我有一次正赶上他们撤机场,看见一帮俄罗斯的科学家在零下36摄氏度的户外和机场告别。所有人站在户外,不戴手套拉着手风琴的,喝伏特加的,还有的跳着俄罗斯的民族舞,太有力了!这个民族怎么不叫人肃然起敬呢?他们的科学考察能力、他们的乐观主义、他们在最恶劣环境下的那种不屑一顾,迸发出来的热情和激隋。民族性真是不一样!

什么叫旅行?就是有参照。在世界民族之间,看到自己是个什么样子。

很多媒体说勇者、冒险、英雄主义等等,其实,没那么多意义,但你一定要去走,走出去,你就看到了差距。

什么叫探险?不期而遇,意料之外就叫探险。探险不是冒险,是有选择的。比如我登山时,不希望有女队员,尤其是漂亮的女队员,一来女的体能总是比男的差点;二来会分心,教练总要多照顾一点女孩子。到北极时,我们有女队员;但是到南极,我坚持一定不要女队员,这是原则。我希望所有队员的体能都能经历这个严肃的过程。

走在路上,当然没有人会希望遇见危险。可是很多时候事后再想想,没遇见危险偶尔还会觉得失落,因为危险才意味着真正的交手、经历,否则过于平淡。P9-12

序言

这本书名叫《旅行改变人生》,其中“改”这个字极有趣。改,左边是一个自己的“己”,右边是个反文旁。

先说左边这个“己”——其实所有的改变都是基于事物“自己”内在原因而来,不管是后来成为荡涤人心灵的诗人,还是行走于江湖的游侠,他们在幼儿园都还一样是“青沟子、浓鼻涕”的小屁孩儿的时候(甚至更早),各自的内心里就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取向,只是自己都还没有发觉而已。而右边的反文旁,其实代表了一种外力。所以,为什么进攻的“攻”右边也是个反文旁,道理是一样的。

因此,所谓的“改变”,那就是你本来就有走出去,成为那样一个人的因缘,又恰好被外力——外面的世界——诸如一片风景、几个旅行中的朋友——而激发出来的变化。

《旅行改变人生》这本书,借由我的一些朋友的访问,例如:万科的创办人王石、时尚传媒的创办人刘江、太美旅行的创办人胡恃珲等人的旅行经历,来呈现出的人生剖面。你会发现令他们成为现在你所知道的这个人,是有一些奇妙的、自我的内心动因在里面的。

有一本书叫《秘密》,它用了一大,本只讲了一句话,那就是“今天的你,是昨天的你思维的结果”。但在本书中,我们采访到了一位身心灵导师——胡因梦,她又告诉我们,所谓改变人生的旅行,说不定也是一场早已安排好的邂逅。到底怎样呢?见仁见智吧。

这本书里还有三个很可爱的人儿:一个叫徐静蕾,一个叫王菁锳,一个叫陈辰。

老徐与我,在某一个落日黄昏里谈到了死亡,她告诉我:如果你体验一下,写份遗嘱,那么你会发现,自己开始了一段新的生命。

那位叫王菁镆的美女,曾经与我在一家叫凤凰卫视的电视台共事过。她在这次的采访里与我们谈到了她是如何进入“凤凰”的。她在“9·11”那一天,以一个台湾文艺女青年的身份来北京旅行,看到了那一个似风车状台标的电视台的惊天旷世大直播。正是这样一种原因,她才知道了“凤凰”从而加入。后来又有一次旅行,让她决定离开“凤凰”,一不小心成为澳洲最大投资银行——麦格理的副总裁。

至于那位叫陈辰的东方卫视台柱美女,那更是一个生活主义者。我一直好奇,在整个游历过程中以吃为主的人,为什么又能那么迅速地把食物都消化掉。

这本书中,还有个有趣的人,叫陈宏。他和他的汉能投资,主导了分众与聚众的合并。让每一个中国白领每天在电梯间里看到的东西,背后都充满了某种神奇的力量。而令陈宏成为今天这样的一个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的蜜月旅行中,为了一顿20块钱的晚餐,在餐厅门口徘徊了一个小时的记忆。

另有一位达人,叫做曾李青。

把腾讯一手带成市值过千亿公司的曾李青,是个兼具湖南人与广东人特性的男人。他在某次去印度的商务旅行中经历了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飞机颠簸。那之后,他做了两个重要的决息第一,建议腾讯进入印度市场,第二,退休。

至于我本人,则比较乏善可陈。不过,我却常常在旅行中碰见各种奇形怪状,但又似乎是命中注定的人,一次又一次地把我引向生命的某个地方。

客观上来说,这是一本貌似在说旅行的人生故事读物。作为本书的召集人,我是本着这样的一种信念去邀约各位采访对象的: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就像一个巨大的时空机器,它所形成的运和气,决定了这个地球上每一个人、事、物的生命格局。我只不过试图用这些像切片一样的小故事,来印证这样的一个假设。  特别感谢如上提到的这些朋友接受我们的采访,进而成书。

另,由于时间或其他原因,对一些朋友的访问过于仓促甚至未能达成,而没能在这本书中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故事。这让我深感遗憾!在此也要特别感谢他们: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先生、哈尔滨红太阳商学院院长冯玉良先生、太美国际旅行总裁郭明先生。

感谢毛译敏女士,完成了这些有趣的人们的访问。

感谢所有为这本书的最终呈现做出努力的可爱的人儿。

你相信旅行会改变人生吗?如果你对现状不满,旅行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本书总召集人:太美控股总裁 梁冬

书评(媒体评论)

什么叫旅行?就是有参照。在世界民族之间,看到自己是个什么样子。

——著名企业家 王石

世间一切的选择必定有其因果,一个人,尤其是女人,若想在众说纷纭的影响下穿透种种的虚荣、投射、幻想与瞳憬,充分地活出自我,不是一朝一夕能达成的果。

——作家、心灵导师 胡因梦

有时候你走得远一点,只是为了让你接受更多旁边的信息,用来验证内心应该有的坚定。

——知名传媒人 梁冬

我在旅行中寻求的,就是一种无意义的空白。也许只有这种无意义的空白状态,才能令一些有意义的思考自然浮现。          ——著名演员、导演 徐静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旅行改变人生(你应该看到的世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毛译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674939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5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2
163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