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性格决定一切(读史记品历史人物性格成败)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类走过几千年,祖辈们为我们留下了什么?

是战乱,使人们流离失所,但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是文化,使人们摆脱无知,但也会禁锢人类的前行;

是宗教,使人们拥有向心力,但也使人们的双目迷惘;

是科技,使人们生活更加完美,但也助长人性的贪欲。

我们的未来不可知,但人类的历史是可以回味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这个世界的轮回。正如培根所言——读史使人明智。

本书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将《史记》中一些帝王、臣相、名将、圣贤、名人的性格特征摘出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分析研究,将他们一生的角角落落挖掘出来以作评判。

内容推荐

《史记》群星闪耀,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时代的典型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许多人生的真谛,为自己的人生导航。本书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将《史记》中一些帝王、臣相、名将、圣贤、名人的性格特征摘出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分析研究,将他们一生的角角落落挖掘出来以作评判。

目录

第一章 品味震古烁今之帝王

 1.夏代的第一个君主——夏禹

 2.商朝最后一任君王——商纣

 3.春秋五霸之一——郑庄公

 4.战国开国雄主——魏文侯

 5.千古之帝,一统天下——秦始皇

 6.西楚霸王——项羽

 7.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邦

 8.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汉武帝

第二章 解析名垂千古之臣相

 1.西周政治家——周公

 2.匡时济世的良才——管仲

 3.齐国贤智宰相——晏婴

 4.战国时著名政治家——蔺相如

 5.乱世英雄——吕不韦

 6.西汉开国良相——萧何

 7.西汉开国元勋——张良

 8.汉相国——曹参

 9.不识时务的侠士——窦婴

 10.一代英雌——吕后

第三章 正看雄姿英发之名将

 1.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范蠡

 2.战国中的璀璨将星——乐毅

 3.吴国的一代名臣——伍子胥

 4.汉朝开国名将——韩信

 5.西汉著名的军事将领——李广

 6.击破匈奴的大将军——卫青

 7.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

 8.治军有方的一代名将——周亚夫.

第四章 新解一代奇人之圣贤

 1.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2.无为而无不为——老子

 3.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

 4.战国中期儒家代表——孟子

 5.逍遥的隐士——庄子

第五章 透析古书《史记》之名人

 1.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2.忠义侠客——荆轲

 3.“指鹿为马”者——赵高

 4.秦朝股肱之臣——李斯

 5.威震匈奴千里的秦国大将军——蒙恬

 6.社稷之臣——汲黯

 7.草原上崛起的英雄——冒顿

 8.盛世文豪——司马相如

第六章 不可不知的小人物

 1.有着奇特的发迹史——邓通

 2.一代智圣——东方朔

 3.“窃符救赵”中的重要人物——侯赢

 4.野心勃勃的小人——李园

 5.铁面无私的汉臣——申屠嘉

 6.汉代著名贤士——冯唐

 7.西汉著名策士——蒯通

 8.汉初“忠义”第一人——贯高

 9.一代赫赫威名的“大侠”——郭解

 10.西汉的酷吏群

试读章节

1.夏代的第一个君主——夏禹

人物简介

夏禹是史前华夏诸族的共同领袖,是富有神话色彩的传奇人物。因率众降洪有功,受舜帝禅让,为上古夏、商、周诸朝第一位天子。

禹为黄帝轩辕氏之玄孙,姓姒,名文命。夏禹在位期间,勤政爱民,一秉大公,注重教化,仁爱为本。他是中国人所知的一位治水英雄,他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贵为天子,保持本色,亲近百姓,吃苦耐劳,为民谋利,是君主制度下的君主典范。

吃苦耐劳,治水有功

尧在位期间,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那里的庄稼全部被淹了,房子全部被毁了,百姓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往高处搬。还有许多地方有害人的毒蛇猛兽,那时人们的日子真是苦不堪言。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他就是禹的父亲。

不过,尧对鲧存有一些怀疑。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了,你试一下吧!”尧这才勉强答应了。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伏。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更厉害了。所以,百姓就搬到地势较高的地区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于是就把鲧杀了,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接替了父亲的治水工作,联合共工氏以及其他众多的部落,在伊、洛、河、济一带,逐步展开治水的工作。他改变了他父亲的治水方案,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

大禹除了做指挥工作外,还亲自参加劳动,为群众做出了榜样。他手握木锸(形状近似于今天的铁锹),栉风沐雨,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不辞劳苦。历时十三年,终于制服了洪水。不过,由于他常年在外,人也消瘦了,皮肤也晒黑了许多,手上长满了老茧,脚底布满了血泡,腿上的毛磨光了,连束发的簪子和帽子掉了也顾不上收拾。百姓见禹如此大公无私,无不流下感动的眼泪。

在禹治水期间,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可以畅通无阻了。

经过十三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很多土地都变成了沃田,所以,原来集中在大平原边沿地势较高地区的大多数居民,都纷纷迁移到比较低平的原野中,开垦那些肥沃的土地。那些草木茂盛、禽兽繁殖的薮泽地,成为人们乐于定居的地方。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当然,这就为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而后代的人为了称颂禹治水的功绩,尊称他为大禹。并且,传说大禹为了完成治水重任,娶妻涂山女四天便离开家,在外十三年,没有回过一次家。而且,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也成了千古传颂的佳话。

《史记·夏本纪》说:“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也就是说,禹治水时,刚结婚没多久,为了治水四处奔波,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子因分娩在呻吟,还有婴儿哇哇的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十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  大禹治水之所以会成功,除他采取正确的方法外,还有就是他一心为公、吃苦耐劳、身先士卒、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所以,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当然,直到现在,嵩山一带还流传着许多大禹治水的动人故事。传说,大禹治水时,要在介于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间的轩辕山打出一条疏洪泄流的信道。他顾不得回家,于是便与妻子涂山氏约定,以击鼓为号,把饭送到山上。为了加快挖山的速度,他化作一头神力无比的大黑熊,连推带扒,很快把山挖了一大半。正干得起劲时,一块劈山崩裂的石头误触皮鼓,禹妻闻听鼓声,连忙烧火做饭。当她拖着已有孕的笨身子送饭到山上时,东张西望不见丈夫踪影,却见一头威猛的大黑熊在跳跃奔跑,吓得她扭头就跑,大禹见到这样的情形,顾不得变回原形就冲向妻子,妻子受到惊吓,顷刻间化作一块巨石。大禹大声呼唤着妻子和将要出生的孩子,只听一声巨响,巨石突然开裂,从中蹦出一个婴儿,这就是禹的儿子启。于是后人便称这块裂开的巨石为“启母石”。西汉武帝游览嵩山时,被这个传说深深地打动,下令要在这里修建一座启母庙。虽然启母庙现在已荡然无存,但东汉时在庙前修建的启母阙还依然保留着。从残存的碑文中,依稀可见汉代对禹治水的记述和对启母涂山氏助夫治水的颂扬。尽管民间传说具有神话色彩,但由此可以看出大禹为治洪水而付出的艰辛和做出的牺牲。

在治水过程中,大禹还注意百姓的生计,指导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治水患时就考虑到兴修水利,修筑沟渠,使其兼具排水和灌溉的功能。《史记·五帝本纪》说:“(禹)令稷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一方面救济灾民,一方面组织农业生产,提倡种植水稻。《尚书》中有“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即不但疏通大江大河,还开通了田间沟渠。因此,在先秦时期人们的心目中,禹和后稷同为农耕的始祖,并且,后稷是继承禹的事业。《诗经·闭宫》说:“(后稷)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柜。奄有下土,缵禹之绪。”《论语·宪问》中说:“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可见,大禹教民耕种与治理洪水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体现了大禹的爱民之心。

后来,因为禹治水有功,使他拥有了极高的威望。舜死后,禹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P2-5

序言

我们喜欢某个人,往往是因这个人的性格能够吸引我们,比如说他是一个外向的人,说话率直,做事通明透彻,开怀一笑,总是给人一种朗如晴空的舒阔;比如说他是一个内向的人,少言寡语,做事沉稳有余,与他交朋友,往往会有一种踏实豁然的感觉。

而我们讨厌某个人,也是因此人性格中有令我们难以接受的地方。比如说,他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说话时往往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做事非常莽撞,与这种人交往,无异于将友情放在烈火上炙烤,非烂即生,很难把握好尺度;比如说他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三脚踢不出个痛快话,做事优柔寡断,与这种人共事,往往会使人无所适从,费尽心机。这是我们对别人的感觉,而别人对我们也是一样。

不过,人的性格并不只是这两种,性格本身也并不是用几句话就能说得明白的。诚如我们所知道的,一个人性格的复杂和多变,并不是其他人所明了和掌控的,它往往是随着人的出生环境、成长氛围及其之后的生活经历而形成的,它是一个人为其人的特征与明证,更是一个人存其世、成其人、就其事的基本依据,甚至用“命悬于此”来形容也并没有什么。

如此,我们再来说《史记》。我们翻检《史记》中的朝代,总免不了被它浩如烟海的记录所迷惑,在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中游来荡去,这里看看,那里翻翻,合上书本时脑子里除了对一些人和一些事件的记忆外空空如也,即使通过博闻强记对所观之史书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但对其间的事和人也总会有一些感到迷惑不解的地方。所以,我们便有了这样一个念头:要想透彻了解这个朝代,必须将其放在整部《史记》中去考究;要想知道一个历史事件的外延与内涵,不能离开其所处历史年代的思想政治与文化理念。那么,想要了解一个离我们几千年远的古人呢?当然,以上两者都不可缺少,否则,就会功亏一篑。

这样说,好像研究一个人要比研究一部《史记》更难,其实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事情。就是说,你只要了解了那个人以后,他所处朝代的历史背景等你自然就会一清二楚,甚至还能帮你解决一些现实中的问题。

所以,从研究一个人的角度向浩如烟海的历史进发,或许我们会像科学家一样,因为能够正确品出一滴水的味道,就可以掌握整条河流的渊源,为自己的知识层面和研究方向打开一个口。

本书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将《史记》中一些帝王、臣相、名将、圣贤、名人的性格特征摘出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分析研究,将他们一生的角角落落挖掘出来以作评判,希望广大读者能够从中得到人生的真谛。

今天的我们想要明辨是非,领悟昨天的精髓,就必须以史为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性格决定一切(读史记品历史人物性格成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铁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852019
开本 16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7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4.2-49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2
出版地 天津
240
16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