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教育孩子其实很简单
内容
编辑推荐

每一个成功父亲的教子指南!每一个优秀母亲的育儿心经!每一个孩子获益匪浅的成长礼物!一个让无数父母惊讶不已的教育理念!

一本让无数父母欣喜不已的教育书籍!

书中没有重大的理论知识,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只有细微、简单的灌输。为你展示一些教育的“小动作”,或是一个点头,或是一个微笑,或是一个拇指,这些常常被家长忽略的细节,才是塑造孩子成才最精致的工具。并为你提供教育新理念,让你在轻松读完这本书的同时发现:原来,管好孩子,这么简单!

内容推荐

“知心姐姐”卢勤说:“想帮助孩子成为学习的赢家,只要打开孩子的四个‘心门’就可以了,即兴趣之门、好奇之门、梦想之门、习惯之门。”

马云如是说:“给孩子树立榜样。不要多说教,说多了就没人听你了。孩子永远是打败父亲的,绝大部分年轻人会超越我们,而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超越了父辈。我们留给孩子三样东西:品德、身体、教育。”

作为一名家长,你想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吗?你想成为孩子的朋友吗?你想让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吗?那么,你就勇敢地走出误区,用智慧的眼光认识孩子的世界,用智慧的方式走进孩子的世界。

目录

第一辑 好家长胜过一百个特级教师

1.现在的孩子这么难教育吗?

2.责任感是一个人的魅力之所在

3.从小沈阳看中国孩子的教育

4.孩子是需要家长来管理的

5.生命状态如何影响着孩子

6.父母的失态会让孩子绝望

7.你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吗?

8.马云:我留给孩子三样东西

第二辑 积极的养育:孩子生活中的每一天

1.生活是再好不过的课

2.上学:帮助比唠叨效果更好

3.早餐:没有道德说教的进餐

4.鼓励孩子自立,关爱而不溺爱

5.孩子天生不会撒谎

6.小孩子发脾气,大人先冷着他(她)

7.当代孩子的生活世界

第三辑 如何让孩子成为学习的大赢家

1.孩子的心灵成长需要梦想

2.小学时期的用脑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

3.尽情玩耍能激活孩子的大脑

4.和孩子一起玩转智力魔方

5.勤动手方能创造奇迹

6.让学习成为自然而然的一种习惯

7.中小学生写作文的最大技巧

8.如何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

第四辑 孩子一生最重要的8个引导

1.告诉孩子:跌倒了,爬起来

2.让孩子每次只做好一件事情

3.鼓励你的孩子去尽情体验

4.帮助孩子在交往中增加自信

5.以身作则建立威信是关键

6.其实孩子不必太听话

7.培养能输得起的孩子

8.如何让孩子自觉的少玩游戏

第五辑 做一个开明的父母

1.爱孩子就要向孩子学习

2.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帮他(她)一把

3.做坏了不要紧,只要尽了力

4.为孩子喝彩,真的很重要

5.让孩子成为你的好朋友

6.中国家长,请对孩子说声“我爱你”

第六辑 交流密码:父母与孩子的对话

1.幸福的家庭就像五星级宾馆

2.不要把对话演变成争吵

3.蹲下来看一看孩子们的世界

4.两代人的沟通靠的是什么

5.怎么说,孩子才愿听

6.怎么听,孩子才愿说

第七辑 鼓励孩子与家长积极合作

1.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2.惩罚孩子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3.“不管”其实是最好的“管”

4.引导孩子去主动弥补自己的过失

5.让孩子体验自己行为的自然后果

6.寻找替代惩罚的有效手段

7.成长中的祖孙关系

8.鼓励有方,称赞有度

试读章节

5.生命状态如何影响着孩子

爱孩子就要理解孩子,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产生的是满足感,而往外掏,产生的是成就感。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渺小的生命是多么伟大,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

打个比方说,教育是鞋,孩子是脚。削足适履的错误我们绝对不能犯。不过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一定要对我们自己的孩子有个全面的概括的了解。当然,假如家长想对孩子作一个更全面的评价,可以参考下面一些分类:

身体方面:身高、体重、身体素质、营养状况、疾病等;

智力方面: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实践操作等;

个性方面:气质类型、性格特征等;

兴趣方面:兴趣方向、投入程度、特长表现等;

习惯方面:学习、睡眠、饮食、礼貌、卫生等;

能力方面: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情商方面:情绪情感特征、情绪调整、人际关系、自我激励等;

……

假如你能够根据以上这些分类对孩子进行一次评价,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你就对你的孩子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

生命状态的不同会直接体现为孩子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等各个方面的不同。

深圳有位李姗璟老师曾经用两个很生动的词来形容青少年的两种不同生命状态:发啦和趴啦。这绝对是一种创新,家长不妨来看看她描述的发啦和趴啦的状态:

发啦:自信、勇敢、正直、开朗、积极、乐观、温和、友善、坚强、勤奋、开放、灵活、大度、自立能力强、有毅力、愉快、身心健康、聪明、学习能力强、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精神抖擞……

趴啦:忧愁、烦闷、自卑、孤独、消极、拘谨、脆弱、怯懦、保守、固执、懒惰、自私、狭隘、吝啬、软弱、依赖性强、目光无神、萎靡不振、悲观厌世、学习能力下降、记忆力差、注意力不能集中……

现在,我们可以根据孩子平时的状态来判断一下,我们的孩子是在发啦的状态多呢,还是在趴啦的状态多?假如你的孩子是发啦的,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她)会在很多领域表现很好,如果他(她)的大多数情况是属于趴啦的,那么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他(她)会在很多领域中遭遇发展的瓶颈。

那么,不同的生命状态又是如何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呢?

笔者也曾经接待过很多的家长,他们经常述说自己孩子学习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很差,不听话,一说到学习就打不起精神,不知道该怎么办。很多家长一般会把孩子的这些问题归因于学习不认真或者学习能力差,但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注意力无法集中或者记忆力很差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是他(她)的生命状态出了某种问题。

处于趴啦状态的孩子,他(她)的情绪状态往往也是消极的。这时候,大脑皮层下面的情绪中心——边缘系统就像一道电动闸门,它会自动关闭大脑皮层,使大脑皮层丧失了工作的能力,只让皮层以下的低级部位继续工作,产生脑功能向下移位的现象。只有当我们的孩子消除了紧张、焦虑的情绪后,它才可能重新开放大脑皮层,恢复记忆、思维等各种高级功能。

相反,处于发啦状态中的孩子,内心会体验到轻松、愉快的情绪,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也会达到颠峰的状态。这种状态的孩子也很懂事,不用家长费太大的精力。

明白这一规律的老师,会在上课前讲一两个小笑话让孩子们轻松一下,这样孩子的学习效率就会有很大的提高,整堂课下来就会很有效果。

同理,在家庭里,每当孩子要开始学习时,家长如果在一边不停地指责或埋怨,那么,孩子的大脑皮层就很有可能马上产生强烈的抗议,进入低效能工作状态或者干脆就不工作了。“越骂越傻”、“越急越容易出错”的现象也就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假如家长们懂得这个规律,就不会再在孩子学习时间不断给孩子输送负面信号了。

学习如此,生活和活动也是如此。

当一个人处于放松状态时,是他(她)潜意识慢慢打开的时候。而最佳的学习状态正是一个人潜意识很开放,并且和显意识保持畅通交流的状态。

良好的生命状态,可以让孩子保持最佳的学习、生活、情绪、健康状态,从而使孩子的生命潜能获得最大可能性的开发。

笔者仔细地读过周弘老师对女儿进行赏识教育的那些小故事,其实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了合适的方法,不断地把孩子的生命状态调整到发啦的最佳状态。当女儿因为考试不理想出现情绪低落的时候,他用打消顾虑的方法消除了女儿的负面情绪,当女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他总是用一些很幽默的方法调整好学习的氛围。

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家长真心地赏识过自己的孩子?

一次,“知心姐姐”卢勤应邀去中央电视台谈“怎样教育淘气的孩子”,一个看上去挺“蔫”、好像并不淘气的男孩坐在那儿。

卢勤担心,原定的话题讨论不起来了。谁想到,一开拍,这个挺“蔫”的男孩子冲着镜头说了一句特别精彩的话:“每次我爸说我的时候,都要说:瞧人家孩子怎么怎么好,瞧你怎么怎么差;瞧人家孩子多聪明,瞧你多笨……我心里很不服气,我老想,你要觉得人家孩子好,你就给人家孩子当爸爸算了,干嘛给我当爸爸!”

卢勤回头看了一下他爸爸,他爸爸的眼睛瞪得跟豆包一样,嘴咧得老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等电视节目拍完后,这孩子的爸爸流着泪来找卢勤:“我是一个司机,就这么一个儿子。我对他那么好,挣钱全是为了他,他凭什么这么冤枉我?”

卢勤对他说:“您爱您的孩子,可是您的孩子不知道。您没有表现出对他的爱和赏识,您赏识的只是别人家的孩子。所以,您的孩子认为您不爱他。”

有这种烦恼的孩子和家长,为数并不少。

因为,现在许多家长教育孩子的心理有些错位,不是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优点,而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最可怕的是用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去比较自己孩子的短处,越比较越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其实,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必要总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她),这就是父母对自己孩子的赏识。

当父母,高高地翘起大拇指时,就是高高地鼓舞起了孩子的生命状态!

轻轻地告诉你: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我们的孩子,做父母的都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称颂他、赞美他,为他们感到自豪,这才是每个孩子的成才之本。”这是一位聋童父亲在为改变女儿命运的坎坷途中发现的一个奥秘。

做父母的,没有任何理由对孩子说泄气话,因为孩子成长的道路犹如赛场,他们多么渴望父母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为自己呐喊加油,哪怕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们一千零一次能站起来,去争取人生的辉煌。P17-20

序言

如何管好孩子对很多父母来说都是一本难念的经。

孩子不听话、不爱学习、偷偷上网打游戏……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父母。许多父母对此束手无策,对孩子不知是该管该打,还是该劝该哄。

对父母来说,面对自己有“问题”的孩子不在于想不想管,而在于会不会管。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可循,任何问题都有其应对的方法和策略,如果父母们掌握了其中的奥妙,就会觉得教育好子女,让孩子学习好一点也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困难,管好孩子更不是像摘星揽月般难以企及。

许多父母往往把孩子的教育搞得很隆重、很复杂,他就很难从孩子身上众多的问题中理出头绪,抓住主要问题,并有效解决,甚至会因不得当的解决方法引出新的问题。

那么如何转变父母们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把教育的“简单”理念灌输给父母就显得尤其重要。

简单教育,并不意味着不负责任,它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呈现真实自然的教育方式,是一种丰富、健康、和谐的教育方式;

简单教育,也不意味着只重表面,它是经过透彻分析后,呈现实质内涵的教育法则,是一种本质、积极、合理的教育法则;

简单教育,更不意味着不管不问,它是经过深刻讨论后,呈现最真关怀的教育方法,是一种快乐、经典、有效的教育方法。

很多时候,孩子就像一棵幼苗,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这时,父母就应像幼苗上绑着的两根结实的木棍,在孩子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帮助他、鼓励他、教会他如何战胜困难,使孩子能顺利而健康地成长起来。

智慧的家长身教胜于言教。正因为父母一举一动对孩子都有着陶冶习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父母在家里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父母不仅是一种权威,而且是孩子言行举止标准的提供者,父母的表现在很多情况下会成为孩子的参照。父母要使孩子的言行有所遵循,切不可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言行相悖比对孩子放任自流效果更糟。古人云:“以教人者教已”要求在孩子身上形成的品质和良好习惯,父母都应具备。

此外,我们还想给年轻的父母提几个建议:

一是,娇生绝不惯养。孩子可以娇生但绝对不能惯养,要放养,放养的孩子才经得起挫折;二是,自作必须自受。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起责任,父母不要对孩子的错误承担责任,这样他才有责任感;三是,独立必须自主。父母要给孩子独立的生活空间。

本书没有重大的理论知识,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只有细微、简单的灌输。为你展示一些教育的“小动作”,或是一个点头,或是一个微笑,或是一个拇指,这些常常被家长忽略的细节,才是塑造孩子成才最精致的工具。并为你提供教育新理念,让你在轻松读完这本书的同时发现:原来,管好孩子,这么简单!

教育是一种生活,管好孩子是生活的重要方式。爱孩子就要管孩子,管孩子一定要懂方式方法,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欢欣与快乐。

愿普天之下的家庭都能快乐幸福和谐地生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教育孩子其实很简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146638
开本 16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2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8: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