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子评传(2次修订本)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诗人,他超越了时间、甚至超越了空间,所以他永存……海子是一个既不可重复,也无法效仿的诗歌英雄。他的独一无二来自将个体生命直接化为诗歌光焰的渴念,来自他孤军深入的勇气和“只能如此”的语言形式。

燎原把海子还原成一颗真正的太阳,拨开迷雾,喷射出万丈光焰。可以说,《海子评传》是一次诗性创作,是一部独特的诗篇。因此,燎原和骆一禾、西川一起,甚至是以后二者所不具备的“完形”能力,终于把“海子”这部具有创世意味的长诗写完了。

内容推荐

《海子评传》是一位诗人用优美如诗的语言,在讲述着另一位诗人的足迹与诗心。《海子评传》以诗的灵性,再现了诗的精灵,这样的上乘力作,非大手笔莫能为之。燎原老师的诗词、诗评、诗研作品很有影响力,有这样的知音为之作传,这对于海子,是一件有着再生意义的大事情。

目录

二次修订本前言

首版序言

第一章 春天,十个海子

第二章 “风吹在海子的村庄”

 1 查湾:落日中的山岗

 2 你的母亲是樱桃,我的母亲是血泪

 3 形形色色的造访者

 4 西川:安抚了逝者魂灵的《海子诗全编》

 5 高河中学

第三章 北京:大学时代

 1 三位安徽现代文人的背影

 2 在古典哲学的黑暗王国

 3 浩瀚夜空中的先秦星相

 4 骆一禾:朝霞派遣的使者

第四章 烈日烤红的北方平原

 1 《河流》:从水中划上北方陆岸

 2 《传说》:北方心头难受的火啊

 3 泅泳在《但是水,水》中的玄武

 4 家园洪水中的龟王

第五章 雨水中的草原与麦地

 1 追随:高原腹地的三幅风景

 2 欢乐顽劣的先锋少年

 3 学院派的技术主义时代与王

 4 麦地:刀子割下的良心

 5 诗坛上尴尬的“傻弟弟”

第六章 在昌平的孤独

 1 昌平:没有回声的寂寞

 2 B:阳光灿烂的初恋

 3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4 S:“对我有无限的赠予”

第七章 大地上的放逐

 1 南方冬雨中的浪子叶赛宁

 2 江湖水暖的四川之旅

 3 A与P:妹妹和姐姐

 4 在西藏:今夜拉萨河没有女神

 5 “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第八章 《七部书》:焚身于太阳的幻象

 1 《太阳七部书》的缘起

 2 《七部书》概要

 3 《七部书》核心的太阳

 4 诗学文论:《七部书》之外的第八部

第九章 形而上死/

 1 几个相关的事件

 2 桃花的幻象和七份遗书

 3 “适时而纯洁的死亡”

第十章 后缀:一个备注

试读章节

02 你的母亲是樱桃 我的母亲是血泪

关于海子的生辰,我在《扑向太阳之豹:海子评传》(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4月出版)和《海子评传》修订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中都这样写到:“海子:1964年2月19日出生于前边所描述的查湾。这个日期作为最基本的个人资料,标明在他的身份证上。但据其父亲介绍,这却是一个以农历记时的日期,也是早先的农村人常规性的生日记时方式。这样,海子的出生日期若以我国户籍档案制度规定的公历来记,当是1964年4月1日。”这个说法,我当然认为就是铁的事实。但在此后相继出现的有关海子研究的出版物上,对这个问题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在同一个作者的笔下竟相互矛盾。比如在余徐刚的《海子传》中(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其封面勒口处关于海子的介绍为:“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但在该书的末尾却是这样的表述:“1989年3月26日,这天是海子的公历生日。一大早……”对于这一矛盾的表述,我在书写《海子评传》修订本时并未特别在意,因为这部《海子传》几乎是一种接近小说的写法,并且其中众多的原始材料和理论分析原文,都来自我的《扑向太阳之豹:海子评传》,而作者却尽力把它们模糊成自己的原创。因此,对于这部《海子传》中的诸多表述,我觉得既不必特别当真,也不必特别计较。但是,其他人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说法呢?他们的根据又是什么?

在对这部书做第二次修订的此刻,也就是2010年11月12日傍晚,我拨打了查湾海子父母家中的电话。接电话的是查振全老人。当我再次核对这个问题时,查振全的回答却让我大吃一惊。他说:海子的生日是1964年农历2月11日。这件事,海子的母亲在去年县里办的诗歌朗诵会上,当着众人的面专门做了说明。我问:那么,海子身份证上的时间是怎么来的,他自己还不清楚吗?答曰:海子这小子他记混了。

所谓“去年县里办的诗歌朗诵会”,是2009年3月26日,在海子去世20周年时,由怀宁县委宣传部举办的“中国·海子诗歌研讨会”。研讨会前我接到了邀请,其间海子的二弟查训成又数番电话催促,但我终因其他琐事未能成行。而海子的母亲在由官方首次举办的这个研讨会上特别说明此事,显然也曾多次遇到了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询问,故而在这个官方举办的研讨会上,做出这一郑重其事的权威发布。毫无疑问,一个人生日最可靠的知情者,并不是他本人,而只能是他的母亲。

那么,海子的生日按公历来记,便是1964年3月24日。

到此为至,我想这个问题将从此不再成为问题。

海子的父亲查振全1933年生人,其母操采菊小其父两岁。这样算来,海子出生时,其父已3l岁,可以称得上是中年得子。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其实在海子出生之前,查振全夫妇还曾生育过两个女孩。其中老大长到两岁时,因疾病缠身而夭折;之后的老二更是短命,出生仅一天后便离开了人间。这样的境况,对查振全夫妇的精神打击可想而知。但自从海子这个男丁出生后,却鬼使神差般地顶住了查家的这一颓势。非但如此,查家的人丁竟以此为转折由衰而盛。随之,海子的三个弟弟相继出生,头碰头的四个男丁,与父母合成了六口之家。对此,笔者没有相关的理论予以解释,但农村人对这种现象却有一个现成的说法,这就是这个孩子的命硬,和家族中的人命中犯克,而家族中亲属们的精气,遂独聚于这个孩子一身。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不知道。但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量类似于这种神秘主义的结论,却是来自对无数现象和规律的总结。

儿时的海子肯定不是一个神童,但却的确具有良好的天资。查振全夫妇都是约略能识得些文字的人。据海子的母亲操采菊老人讲,当年家中时而有从亲朋邻里处借来的一些杂志画报,她得闲时便常一边翻看着,一边为身边的海子“讲书”。记得大约是在海子三岁的时候,有一次她为海子讲完书后,海子第二天拿着那本《安徽文学》杂志,给她指着封面上刊名的第一个字,说这是一个“安”字。

这似乎并不能说明更多的问题,一个儿童对于陌生事物的好奇,人类都有的炫耀心理以及在大人跟前获得赞赏的满足,都会成为个人潜能开发的某种动因。而操采菊在自己六十四岁的年龄上,仍能对儿子童年的这一表现记忆如昨,实则透露了她自己的青年时代,那种浮动在内心终而又被沉重的生活消磨了的、对予文化和由此打开的广阔世界的向往。这是一位首次见面便能使人心头蓦然一紧的老人。她平静、茫然、浮着一层雾翳的眼睛,一霎间会让人感受到那种艰辛生活在一个农村妇女心理上的叠压,尤其是失去爱子巨大的打击,使她十年来仍走不出那一疼痛。老人身材不高,本来紧凑精干的身型因着这一精神变故,而似乎负着一重拖累。见面之后刚听完同行者的介绍,她便拉着我的手微微抖索着,并仰起脸端详了良久,似乎要在我的面部找到海子在另外一个世界活着的见证。这一瞬间,我能强烈地感觉到她内心的亮堂,她知道那另外一个海子活着的世界——在距离查湾一个小时汽车路程的安庆城,在安庆以北上百公里的合肥,在合肥以北更远更大的北京,也在这个国度所有对诗歌和文化怀有理想与热情的、那些文化艺术人生活着的地方——她知道,自己的儿子一直是那一广大群体中的在场者。

而这些人,又偏偏都不在查湾,也不在他们的高河镇。

当老人在我的面部获得了某种信息后,只轻轻地说了一句:“一看见你们我就心里发痛。”眼睛便随之潮湿。

P15-17

序言

燎原

这部《海子评传·二次修订本》,是《海子评传》的第三个版本。最初的版本为《扑向太阳之豹·海子评传》,2001年出版;第二个版本为《海子评传·修订本》,2006年出版。从第一个版本出版后至今,由其他人写的“海子传”或关于海子“故事新编”式的版本,已经不下四个。但2010年11月初,北京巨蟹文化与我联系,希望再次出版《海子评传·修订本》。因为全国的书店已久无此书,网络上不断有人求购。作为作者,这样的信息无疑让我愉快。

于是,就有了相对于上一个“修订本”的,这个“二次修订本”。再次修订此书,是我个人的意愿。关于这项工作,大体上有三种性质:

其一,增补了新的资料。增补的成分不可谓不大。比如:海子在其法律专业上的表现;他在大学期间的文学社团状况,及随骆一禾“舌战群儒”的片断;原版本中不曾涉及的同学友人眼中的海子形象;原版本中的匿名人士,在这个版本中的实名出现及详细介绍;个别关节性人物对此前版本的信息反馈与回应……等等。

其二,对原先的个别表述进行了修正。其中最关键的,是对众说纷纭的海子的生日,经再次核对后的最终确定。在这个问题上,我原先的说法虽然事出有据,但结论有误。另一点,对海子生活中的一位重要人物P,进行了线索上的些微修正和更丰富的还原。

其三,对原版本大幅度的删减和文字调整。删减的总量超过了增补量,大多为过时的信息。这也是我期望此书不断变薄并更趋结实的需要。此外,原版本毕竟是多年前的文字,此番重读,一部分文字让我惊喜,另一部分则让我脸红——当年那种“文学青年”式的表达的飘扬感,此次经过调整后变成了向内膨胀。这也是时间赋予我的新的能力与趣味。

记得最初书写这部评传时,出版者就把它定位为一部常销书。没想到今天正在兑现这一设想。我想这首先与海子诗歌的高能量有关,它所引发的持续的读者热情,尤其是新资料的不断涌现,也使这部评传成了一个“吐故纳新”的活体,并不断走向丰富和精确。当然,也与这部评传扎实的大盘底座有关。正是由于这样的底座,才使得这种“吐故纳新”,能在一个有效的载体内循环运行并不断生成。

这样说,并不是我期待这部评传还会有第四个版本,但许多事情却很难预料。

2010-12-9·威海双岛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子评传(2次修订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燎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104034162
开本 32开
页数 3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32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46:16